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71.
新型混凝土空心砌块房屋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集承重与保温于一体的新型混凝土砌块房屋的抗震性能的研究结果。文中采用具有负刚度的四折线恢复力模型,用Newmark数值积分法,选用代表I-Ⅳ类场地的10地震记录,分别对两栋典型的新型砌块房屋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在抗震设防“三水准”情况下房屋的抗震能力。计算结果表明:新型砌块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7、8度地震区分别建造7层和6层的这种房屋可满足抗震设防三水准要求。文中还介绍了一个足尺新型砌块房屋模型的模拟振动台试验,用本文给出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计算,且将振动台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做了比较,验证了本文选取的计算模型是合理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2.
弹性波CT技术在码头加固效果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岛港是我国北方一个很重要的港口码头,但由于年久失修,码头的使用出现安全隐患。经多种修补方案比较,最终采用垂直注浆加固方案。为了检测码头高压注浆加固处理效果,采用弹性波CT方法并结合岩芯波速测试及强度试验对其进行检测。本文简要叙述了弹性波CT法的原理与测试方法,探讨了该法在灌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试验证实,弹性波CT技术在探测水下高压注浆效果检测方面有其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3.
王良奎 《世界地质》1998,17(4):43-46
通过对白山市石碑岭公路隧道K241+290-255段网络模拟,剖面切割,块体搜索及稳定性分析,从而进行块体危岩超前地质预报。  相似文献   
174.
地球化学块体制作方法主要是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的理论与方法技术,利用GeoMDIS2000软件系统制作地球化学块体图及统计与块体相关的参数。并通过对贵州区域化探资料剖析,划分出不同级次的地球化学块体,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和矿床规模预测。为矿产资源勘查及新一轮异常查证提供了战略靶区。  相似文献   
175.
本文论述了利用IBM—PC/XT微型机和CdBASE-Ⅲ关系型DBMS,建立微机汉字大地测量数据库MC-GDB(Micro-computer Chinese Geodetic Data Base)系统的方法。系统采用了分块存贮和有效的数据压缩方法,实现了大规模数据的微机管理。最后,简述了检索、统计、报表等使用方式。针对大地测量数据的特点,还讨论了有关平差和绘图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6.
郯庐断裂走滑活动与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宏伟  许坤 《地学前缘》2001,8(4):467-470
渐新世晚期 ,郯庐断裂的右行走滑活动控制了辽河盆地的构造古地理格局。研究认为 ,岩石圈断块沿郯庐断裂的走滑活动与大型板块构造的活动方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即伴随着郯庐断裂的右行走滑 ,从断裂的增压弯曲部位到断裂的释压拉张部位将发生岩石圈断块的汇聚与离散现象 ,由此造成了走滑断裂带上增压弯曲部位与释压拉张部位局部应力场性质的不同 :增压弯曲部位应力相对集中 ,岩石圈断块发生汇聚、挤压、隆升 ;而释压拉张部位由于应力释放 ,岩石圈断块发生离散、伸展、沉降。岩石圈断块的隆升与沉降造成了渐新世晚期辽河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7.
华南(东)晋宁—加里东海盆地形成,演化及封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8.
华南早三叠世的古地磁学与大地构造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华南几个具代表性地点的下三叠统灰岩中,获得了有意义的古地磁学初步结果。这些结果支持华南存在分离板块的设想。根据新近获得的地质与古地磁学证据,推断华南存在4个岩石图板块。它们是扬子(D=232.4°,I=-11.8°,K=28.2,α95=5.5°),湘桂(D=198.0°,I=32.2°,α95=12.9°),华夏(D=88.0°,I=13.0°,K=20.1,α95=9.1°)和海南(上二叠统D=338.2°,I=15.9°,K=10.2,α95=14.3°)板块。4个板块的古地磁极位分散,纬度差明显,并存在碰撞后的局部与区域性的旋转作用,尤其是顺时针旋转。华南早中生代的大地构造可理解为4个来自古特提斯和冈瓦纳的岩石圈碎块与欧亚大陆聚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9.
某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主变洞确定性块体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黄河上游某大型电站地下洞室群主变洞为例,通过在AutoCAD软件中建立洞室与结构面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自编程序切割,展示这些结构面在主变洞边墙及拱顶的出露情况,在此基础上检索出组合块体21个,最后对这21个块体进行了确定性块体稳定性评价,给出其在主变洞上下游边墙及拱顶的块体组合情况、滑动方式、出露桩号和高度、出露面积、分布深度、体积、稳定性系数等。  相似文献   
180.
长江中游武汉-九江河段河道卡口及其阻洪可能效应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长江中游武汉九江河段河道卡口的地质地貌方面特征,并通过对历史水文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的阻碍作用。并以田家镇卡口为典型案例,利用研究河段的水文资料,分析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排泄的阻碍作用;如若实施田家镇扩卡,将对中游的防洪是有利的,而且会大大减轻中游特别是武汉的防洪压力,但有可能对下游河势的稳定、河床演变等造成影响,并可能造成其它环境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当前全球变暖、水循环加剧、长江中游降水增多,长江中下游将面临更大防洪压力,通过长江中下游扩卡增泄,以适应当前全球变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