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2篇
  免费   1100篇
  国内免费   750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378篇
地球物理   2113篇
地质学   1412篇
海洋学   972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282篇
自然地理   3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选取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公路线的磨子沟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弯道超高法推算其泥石流流速。进而可以计算出该次泥石流的平均流量,为公路的改建工程提供设计依据。经过实地调查,用此方法计算磨子沟2005年8月17日暴发的泥石流流速为4.4m/s。同其他流速方法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前者值偏大,且偏向于工程安全值。弯道超高法可以解决泥石流观测的局限性和泥石流发生的不可重复性。此方法简便易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叠前时间偏移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的角度较详细地论述了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的过程。在给定合理的偏移孔径下,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利用均方根速度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逐道处理,从而得到准确的归位数据。叠前时间偏移相对叠后时间偏移而言,前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地下信息的成像质量及归位准确性,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得到了改善,能够满足精细的地震资料的解释。因此,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对于速度变化平缓、地下构造较复杂的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VTI介质多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系数求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研究了多波速度与地层各向异性系数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应大偏移距以及强各向异性介质的双平方根方程,进行速度和各向异性系数分析,并将批量计算与交互解释相结合,实现了高精度各向异性介质多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系数提取,并形成了一套利用多波地震资料求取地震波纵、横波速度及各向异性系数的方法和软件。所求取的参数可用于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提高多波资料的成像质量,也可为地层地质解释提供参考。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方法和软件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地面地震层析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地表条件, 适合于探测层状介质的地震反射方法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提高地震记录的横向分辨率, 探测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隐伏岩体等, 需研究相应的地震方法技术, 地面地震层析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研究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展的。本文就非线性地面地震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 并就该方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
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测量技术 在近岸海洋工程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底浅地层声学探测技术的发展情况, 简述了新型参量阵声纳探测的原理和特点, 通过SES-96参量阵测深或浅地层剖面系统在山东半岛海区的应用实例, 对此新型参量阵声纳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6.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的岩心进行了声发射测量,确定了301~1531m深度的最大主应力。并与钻孔崩落法(深度1269~1655m)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声发射测量所得测值基本上落在钻孔崩落法测值的趋势线上,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说明测量结果可信。测量结果表明科学钻探主孔地应力大小随深度增加,在浅部301m最大主应力为13.4MPa,在深部1655m为55.2MPa。随深度的增加率为0.0279MPa/m。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54°±3.3°E,且方向不随深度变化。  相似文献   
97.
裂隙型单斜介质中弹性系数的计算及波的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Hudson等关于裂隙介质弹性系数计算的扰动理论及Bond变换矩阵原理,给出了各向同性介质中含多组垂直裂隙时等效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含两组斜交的垂直裂隙形成的单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等效弹性系数,并根据Christoffel方程推导、得出水平面内平面波传播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随方位变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98.
We formulate an algorithm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table phase relations of a system with constrained bulk composition as a function of its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e basis of this algorithm is the approxim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free energy composition surfaces of solution phases by inscribed polyhedra. This representation leads to discretization of high variance phase fields into a continuous mesh of smaller polygonal fields within which the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hases are uniquely determined. The resulting phase diagram sections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hase relations of complex metamorphic systems and for applications in which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variations in rock properties such as density, seismic velocities and volatile‐content through a metamorphic cycle. The algorithm has been implemented within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is general with respect to both the choice of variables and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and phases possible in a system, and is independen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equations of state used to describe the phases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99.
IntroductionTrial-and-error forward modeling of wide-angle seismic reflection/refraction traveltimes for 2-D velocity structure is extremely time-consuming, even for experienced data interpreters. For wide-angle seismic reflection/refraction experiments that consist of numerous shots along a single line, it is quite difficult through repeated trial-and-error forward modeling to construct a 2-D model that fits the data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 (Cerveny, et al, 1977; ZHANG, et al, 200 . In ad…  相似文献   
100.
Introduction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special structures such as nuclear power station, marine platform, long-span bridge and dam, generally the time-history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 is imperative, which was coded in most seismic design codes. The earthquake records suitable for the seismic situation and site condition are necessary to be used as the seismic input in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structures. As a result of the limited observational condition of 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