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概述了迄今在实验室和现场已获得气-水热力边界层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持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探索内在的客体结构,研究其输送机制和发生机理等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文中还对未来应当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Carbon dioxide (CO2) is principal greenhouse gas. Its air-water exchange is important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for climate change (Frankignoulle et al., 1998; Schimel et al., 2001). The direction of CO2 gas movement depends on the CO2 concentration gradient between air and surface water. The amount of CO2 exchange is related to the gas exchange coefficient, k. All lakes, with their small area but large atmospheric CO2 flux a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O2 fluxes …  相似文献   
13.
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具有钻进效率高、工艺配套简单、孔内干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但由于配套的双壁钻具结构设计主要依据经验进行,在理论研究方面不成熟,导致对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深度分析。文章借助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气举反循环技术中双壁钻杆环形空间与气水混合器两个重要部件的流场速度与压力特征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减少双壁钻杆环形空间的变径或增加变径长度更有利于减少压力损失和能量损耗,气水混合器完全对称的进气孔结构更有利于上返速度的均匀性,减少堵塞问题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气举反循环钻具的设计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气液界面气体传输问题对于科学和工程的许多领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简述了主要影响气液界面处气体传输的因素后,重点评述了气液界面处气体传输的研究现状和讨论了目前研究热点剪切气液界面附近湍流相干结构及其对界面气体传输的影响,最后指出了今后发展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水-气平衡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水CO2分压(partial pressure,pCO2)的测定。该方法采用水-气平衡器,使海水与平衡器上部顶空中的空气进行CO2交换,达到平衡后测定该顶空空气中CO2的浓度,再换算成海水pCO2。水-气平衡器是海水pCO2测量仪器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所获得的pCO2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水-气平衡器的平衡原理、平衡器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归纳了现有的4种用于海水pCO2测量的水-气平衡器即喷淋式、鼓泡式、层流式及混合式平衡器的结构与特点,着重介绍了两种新型的水 气平衡器即基于射流器的鼓泡式平衡器和基于球形降膜的层流式平衡器,比较了不同水-气平衡器的尺寸、运行参数及时间常数,分析了设计和应用水-气平衡器时需考虑的因素。本文可为使用水-气平衡器测定海水pCO2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库或湖泊的热分层结构是其动力与环境过程的重要研究方面,虽然很多学者针对水体分层结构和演变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水体通过水-气界面与大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各气象因子的贡献机理等研究成果还很缺乏。本文基于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间的水温、水位及气象等监测数据,针对水-气界面热交换过程如何影响水温垂向结构及表层水体湍流混合作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香溪河水体年内呈高温期分层、低温期混合的基本特征,高温期混合层深度小于8 m,低温期混合层深度超过30 m。(2)太阳短波辐射是香溪河水体的主要热源,潜热通量和长波辐射是香溪河水体的主要冷源,感热通量贡献极小。(3)香溪河平均风速较弱,约为1.6 m/s,主要通过增强潜热和感热通量的方式影响水体垂向稳定性结构特征,其机械扰动作用较弱。(4)表层水体湍能通量在高温期较低(10-7m3/s3量级),此时水体处于分层状态,风应力大概率主导表层水体湍流发育;低温期表层水体湍能通量较高(10-6 m3/s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