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依托山西晋煤集团赵庄矿三维地震勘探项目进行三维地震属性分析解释技术的应用研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描述,并应用多种属性联合解释方式与三维可视化技术、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相结合,对小的断层和陷落柱等进行了解释。同时,选取多种属性作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基本参数,预测了煤层的厚度。通过对比目前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通行的常规资料处理解释和属性分析解释两种方法的效果,认为属性分析解释更加精细,成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22.
东胜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田,具有含煤层数多、厚度不均、层间距不稳定等特点,勘探区内地震反射波追踪对比存在多解性,严重影响了煤层的追踪对比。为破解该难题,对东胜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了以模型为基础的多井约束岩性宽带反演,即:利用该勘探区的地震数据资料、对煤层反射波解释层位、断层数据,结合测井数据、岩性柱状数据及其它地质资料,进行多井约束下的二维叠后反演,对所得到的反演数据体再依据反演原理,结合已知测井数据进行地震属性反演,最终得到能够反映岩性变化的波阻抗数据。对波阻抗反演数据进行煤层追踪对比解释,准确圈定出区内煤层的赋存范围,并合理解释了煤层分叉、合并、尖灭及厚度变化等地质现象,取得了较为可靠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羌塘盆地南北两侧构造带地质特征、构造演化历程及盆地内部中生代地层充填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属性及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羌塘盆地经历了早、中三叠世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早、中期被动陆缘盆地,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羌北前陆盆地和羌南陆被动陆缘裂陷—坳陷盆地及早白垩世前陆盆地等地质演化历程;盆地南北边界构造带复杂而有序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构造演化,决定了羌塘盆地中生代为一复杂的多旋回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124.
DLG数据接边检查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接边检查的必要性,给出DLG数据接边检查算法,实现对线要素、面要素的几何位置和属性信息的一致性检查。  相似文献   
125.
针对面向对象技术和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将两者相结合,探索一种将面向对象思想应用到关系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的方法,并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对方法的使用详细地进行了阐述.还就对象映射成关系数据库的方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6.
复杂野外地质属性数据的快速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开发计算机辅助填图系统的野外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关键是要解决快速采集数据的问题。通过编制特别的野外数据录入专用软件 ,把数据库的前端和后端分离 ,使用多数据表单界面录入技术和标准词条的屏幕提示录入技术 ,大量使用组合快捷键 ,采用动态数据模型技术 ,综合集成先进设备和空间坐标的实时自动捕获等方法 ,可以有效提高野外地质数据的采集速度。  相似文献   
127.
通用三维GIS场数据模型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应用的发展,空中电磁信号场、空气与水体污染场、地下地质属性场等连续、非匀质的三维空间属性场数据进行建模、可视化与分析计算对GIS基础软件提出了新的挑战。已被广泛应用的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与栅格数据属于表面模型,通常用来表达二维场数据,其中由TIN组成的封闭表面可用于表达三维体,但两者都无法描述非匀质、连续变化的三维属性场。探讨了在通用GIS基础软件中基于TIN和Grid进行升维表达,实现不规则四面体网格(tetrahedralized irregular mesh,TIM)和体元栅格(voxel grid)两大类三维空间场数据模型,分析了两类数据模型的特点,探讨了三维场数据在可视化和分析计算方面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TIM与体元栅格表达和应用三维GIS场数据,完善了GIS三维数据模型体系,实现了空/天、地表、地下全空间的一体化表达、模拟与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属性数学的工程测量职业技能鉴定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巧云 《四川测绘》2004,27(1):42-44
探讨了工程测量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并建立了鉴定的指标体系,将属性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技能鉴定评价中,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9.
数字土地信息中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数字土地信息属性数据质量的检验、度量和分析的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属性数据缺陷率度量数学模型 ,基于该统计模型 ,以某工业开发区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例 ,探讨了土地利用属性数据的质量抽样方案、质量度量和质量分析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0.
研究了地震资料的特征参数与储层参数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相互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可以横向预测目的层的储层参数,实现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联合预测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