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335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683篇
海洋学   29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2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本文介绍了苏门答腊岛上两个成矿带(即铜-金矿成矿带和锡矿成矿带)的矿产分布,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本研究课题在巴东地区岩石化学资料,本文总结了铜-金矿成矿带含矿母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浆岩成因和源区。同时,将其锡矿成矿带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大地构造环境与其相邻地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苏门答腊地体的铜-金矿成矿带的含矿母岩为SI-型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ACM)火山弧构造环境,其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板片局部熔融叠加上弱的地幔楔熔融-混染作用(MASH)。而东苏门答腊地体‘锡岛’和"暹缅马苏"地体的锡矿带含矿母岩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其形成构造环境为碰撞带的弧后盆地和陆内裂谷,物质源区来自地壳重熔和岩浆分异。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该两地体具有共同的深部岩浆源区。  相似文献   
202.
地表种类的城市化对城市区域的热力结构和局地环流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利用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和MODIS地表覆盖资料,使用耦合城市冠层模式(UCM)的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3年8月8日福州地区的一次极端高温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地表利用变化对福州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对福州城市区域局地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利用的城市化使得午后城市热岛现象更加明显而夜间热岛效应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地表利用城市化后,中心城区的近地面风速减小,但城区与山区以及城区与海洋之间的局地热力环流明显加强,促进了山谷风和海陆风环流的发展;同时地表加热效应增强,促进了垂直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3.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石家庄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鹏  陈静  侯晓玮  高祺  赵强 《气象》2013,39(10):1304-1313
以石家庄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区域自动站数据、MODIS 1B以及Landsat7 E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从气温和地表温度两个角度考虑,分析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热岛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1)石家庄城市热岛强度随时间逐年增加且呈继续上升趋势,与城市化进程呈同步变化趋势;(2)采用同一时次气温和地表温度资料分别研究石家庄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夏、秋季白天和四季晚上石家庄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春、冬季白天有时出现“冷岛”效应;(3)与白天相比,在晚上气温和地表温度两者的相关性较好,其相关系数可达0.80;(4)选用Landsat7 ETM+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研究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发现地表温度随着植被指数NDVI的增大而减小,两者之间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R2=0.72。  相似文献   
204.
采用城市化的多项要素指标,系统考察了太原1980-2009年期间城市化的发展对其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关系,发现城市化的发展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和加剧的主要原因.认为:①近30年,太原市郊区的增温率为0.51℃/10a,市区的增温率为0.90℃/10a,热岛强度的增温率为0.39℃/10a,热岛效应不断增强;②各类城市发展指数与城市热岛效应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③太原城郊温差和总人口对数呈线性相关关系,其长期变化相关系数为0.81;④太原城郊温差和城市房屋建筑面积对数呈线性关系,其长期变化相关系数为0.85.  相似文献   
205.
调查了硇洲岛底栖海藻的种类组成、垂直分布特点和区系性质。硇洲岛的海藻计有43属67种,其中包括40种经济海藻。马尾藻属等在潮下带构成环岛的海底林带。其区系性质属亚热带。并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现有的海藻资源,开展经济海藻的人工养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6.
The role of Coriolis in sandbank formation due to a headland/island syste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idal flow past a headland was modelled and the resulting sandbank formation due to bedload transport by eddy systems was examine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Coriolis. The headland configuration was extended to the more complex case of a headland with a detached island and the role of Coriolis in sandbank formation was again examined. In the headland case, the contribution of Coriolis resulted in the expected change in bed level at the centre of the residual eddies (positive contribution for the cyclonic eddy and negative change for the anticyclonic eddy). In the headland/island case, the role of Coriolis in the resulting bed level change was a function of eddy shedding from the island, defined by the island wake parameter. When eddy shedding occurred, the inclusion of Coriolis had a large magnitude effect on creating flood/ebb sandbank asymmetry. When eddies remained attached to the island, Coriolis had a minor role in the magnitude of this asymmetry.  相似文献   
207.
南沙群岛珊瑚礁砾洲地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沙群岛永暑礁、西门礁和安达礁3个砾洲的现场调查,基于理论最低潮面和平均海面分别计算了砾洲的可能分布范围和平均出露范围,获得了砾洲的地形地貌特征。3个砾洲均为向西北凸出的弧形,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永暑礁和西门礁砾洲周边地势较高,中部相对低洼,分布有多条砾脊,边缘向海侧主砾脊高度最大,内部多条较低的次砾脊相交于主砾脊并汇聚于砾洲东部;安达礁砾洲则中部凸起地势较高,周边较低,无多重砾脊分布。推断砾洲的发育由最初珊瑚枝块堆积于中部形成凸起,逐渐向北东和南西两侧以砾脊形式扩展,最终形成砾洲由内向外的洼地-砾脊-砾滩的地貌分带模式。砾洲的地形地貌特征表明,南沙群岛砾洲的发育主要受北东-南西向水动力条件季节性交替的控制,反映了南海海区盛行季风的影响。南沙群岛珊瑚礁砾洲的地貌特征为深入研究南海珊瑚礁灰沙岛地貌发育演化及动力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8.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是我国东部环太平洋区与西部古地中海区间的交接过渡地带,也是我国地质结构最为复杂的一个区域。作者根据1981—1985年在当地考察资料,将本区分出5条具洋壳性质的强变形构造带,2块具陆壳性质的地块,它们相间并列。文章论述了各条块的发育特征及区域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9.
本文将冷岛视为一个负的扰动加热源,即冷源,用小扰动方法求出了冷岛效应的分析解,给出了解例,并与热岛效应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10.
成都市城市热岛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6年夏季、1987年冬季市区观测资料和郊区气象站气候资料,分析了成都市热岛特征、热岛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及绿化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