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40篇
地质学   1030篇
海洋学   22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深圳市东湖矿泉水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圳市东湖矿泉水是自然界十分稀少的锶—锌—偏硅酸碳酸复合型矿泉水,通过对矿泉水赋存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并结合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东湖矿泉水形成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是构造作用和变质作用;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深部碳酸盐类岩石受热硅化变质而产生大量CO2气体,使得各种化学元素在含有大量CO2的地下水的溶滤作用下不断迁移和富集而形成该区地下水中良好的元素组合。在其特征成分中,偏硅酸来自裂隙渗透水的溶滤和岩浆期后热液水的作用,微量元素锶主要来源于钾长石、钙长石,锌则主要来自岩浆活动以及岩脉中的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铁镁硅酸盐矿物;并认为目前矿泉水含水层仍处于良好的地质环境保护下。  相似文献   
42.
Velocity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by an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ADV) in a rectangular laboratory ?ume having a gravel bed are presented. The velocity pro?les are measured in six verticals of the channel cross‐section having an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4 to 38·5 cm) from the ?ume wall. The experimental runs are carried out for ?ve different be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arser elements, and for the two conditions of small‐ and large‐scale roughness. For both hydraulic conditions,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s are ?rst used to tes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an pro?le and of the logarithmic pro?le corrected by a divergence functio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n, for each value of the depth sediment ratio h/d84, the non‐dimensional friction factor parameter is calculated by integration of the measured velocity distributions in the different verticals of the cross‐section. Finally a semi‐logarithmic ?ow resistance equation is empirically deduced.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3.
Several Triassic and earliest Jurassic sedimentary units from the Colorado Plateau region have distributions of virtual geomagnetic poles (VGPs) that are highly elongate along the path of apparent polar wander (APW). This suggests that the remanent magnetizations measured in these units were acquired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possibly approaching 35 m.y., and are not precisely coeval with the stratigraphic age of the rock. Comparison with other paleomagnetic studies shows that the observed elongation is not a general attribute of the age of the rock, nor is it related to paleolatitude. The rocks that yield elongate VGP distributions are dominantly red to brown mudstones, and it is possible that their remanence is dominated by a slowly acquired chemic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s suggested by Larson et al. [J. Geophys. Res. 87 (1982) 1081] and other authors. However, several superficially similar units from the Colorado Plateau have nearly circular VGP distributions. The process by which remanence is acquired in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 merit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44.
前驱地震波的试验研究及波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含预置裂纹的有机玻璃试样在加载实验过程中,大破裂之前出现的长周期、小振幅低频事件,并与大地震前可能出现的同类现象(即前驱地震波)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波形记录和频谱分析得出:前驱地震波是地壳介质的长周期波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前兆特征,具有短临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45.
热液中二氧化硅与成矿元素锡络合作用的实验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液中二氧化硅与成矿元素锡络合作用的实验标定*樊文苓陈紫新王声远田弋夫(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550002)关键词锡石溶解度二氧化硅的络合作用迁移形式前人对锡在流体中迁移形式的实验研究和热力学计算表明,锡(Ⅱ)的多种氯络合物是高温...  相似文献   
46.
对窑街寺湾沟-炭洞沟红层孢粉和地层层序及时代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对比研究。在该剖面中划分出2个孢粉组合:①双束松粉属-无口器粉属-杉粉属-栎粉属-瘤面海金砂孢属组合,时代为早渐新世;②双束松粉属-拟桦粉属-栎粉属-藜粉属-瘤面海金沙孢属组合,属中渐新世。研究表明:窑街寺湾沟-炭洞沟红层剖面的层位位于朱儿庄剖面之上,整个窑街地区的红层剖面属始新统-中渐新统;窑街地区始新世孢粉组合与中国东、西部地区孢粉组合相似,均发育以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为主的亚热带型落叶阔叶林,气候炎热;始新世晚期至早渐新世则演变为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植被,气候温暖湿润;中渐新世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较温暖湿润。区域对比分析表明,从渐新世早期中国东、西部植被开始出现差异并逐渐加大,该时期也许是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47.
滇、川、黔成矿区的铅锌矿源层(岩)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矿源层(岩)及其成矿作用,具多矿源层(岩)、多容矿层和多遮挡层共存的特点。矿源层(岩)改造成矿分海西晚期改造生成贫铅锌矿床和燕山期改造生成铅锌富矿床两个旋回,改造成矿的3个主因是:多条继承、发展了基底构造的深一道断层系统,峨眉山玄武岩浆上涌产生的高热能、喷气、矿质和广泛、多中心循环的热卤水,铅锌矿床为沉积─改造─后成成矿。  相似文献   
48.
在中国北部边疆西起天山东端的北山,东至大兴安岭北段的4200km地域内,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第四系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源之一。本文首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区第四纪堆积物的分布和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文中依据不同地貌单元、地层岩性及气候条件诸因素将本区第四系地下水划分为枝状沟谷砂砾石层孔隙水、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两种主要类型,并着重对有重要供水意义的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的分布、埋藏条件、富水性及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9.
赣东北地区前震旦系地层金的原生富集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奚舣  周新民 《江西地质》1997,11(1):46-51
在分析变质岩的含金性及地球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认为与金成矿有关的主要元素均源自前震旦系。指出了金的原生富集趋势和存在的矿源层。为在该区寻找金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50.
傅学海  马筱英 《江苏地质》1997,21(2):120-123
简要地归纳了江苏省煤层气的成矿地质环境,分析了成煤区地质构造特征、煤层及围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地区煤层气资源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