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599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635篇
地质学   1829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长江中下游东段庐枞、怀宁、繁昌、铜陵和宁芜地区的中基性岩属于碱性系列 ,具有高的U ,Th含量和Th/Pb ,U/Pb比值 ,分别平均为 2 .82× 10 -6,9.5 6× 10 -6和 0 .6 35 ,0 .184。样品的初始铅同位素 (130Ma)组成为 :(2 0 6Pb/ 2 0 4Pb) i=17.6 5~ 18.6 0 ,(2 0 7Pb/ 2 0 4Pb) i=15 .4 2~ 15 .5 0 ,(2 0 8Pb/ 2 0 4Pb) i=37.6 7~ 38.0 4。形成中基性岩的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 ,具有EMⅠ和EMⅡ ,且以EMⅡ为主的特征。和长江中下游西段黄石地区以及大别地块西南部玄武岩的比较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地幔高的Th/Pb和U/Pb比值可能和俯冲板片析出流体的交代有关。晚中生代时期 ,华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Ⅰ特征为主 ,华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Ⅱ特征为主 ,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区域性分布与印支期扬子板块深俯冲事件密切相关。虽然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因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表现了亏损特征 ,但残留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Pb同位素中仍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80.
板块下的构造及地幔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最新的全球地幔地震层析资料揭示了岩石圈板片可以俯冲到核幔边界,超地幔羽可以从核幔边界上升到地壳上部形成热点。在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地震层析图像不仅显示了岩石圈板片的超深俯冲,还保存了拆沉的岩石圈“化石”残片的重要信息。从地幔深部所获取的新资料为全地幔“单层对流“的新模式提供了依据。在介绍上述全球构造研究新动向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研究岩石圈板块必须了解板块下的构造,探索岩石圈板块的驱动力应该从“岩石圈动力学”升华到“地幔动力学”,并提出了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