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81.
我国南海4个青蛤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个形态性状比较我国南海4个野生青蛤群体间的形态变异。聚类分析表明,湛江群体和汕头群体的形态较接近,海口群体的趋异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2、3的贡献率分别为26.441%、21.104%、15.884%,累计贡献率为63.428%。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4群体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51.4%~71.4%,判别分析准确率P2为60%~75.8%,4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64.3%。Mantel-test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南海青蛤不同地理群体的欧式距离与地理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4227,P=0.3910)。  相似文献   
182.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塔里木河下游31团、库孜来克、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及依干不及麻断面河岸胡杨群落特征及胡杨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塔里木河下游河岸胡杨群落物种组成简单,共发现12种植物,分属10科12属,其中乔木1种,灌木和草本植分别为4种和7种。六断面胡杨群落物种数分别为9、8、4、5、4和2种,其中共有种为胡杨和多枝柽柳。②下游胡杨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31团至依干不及麻断面Simpson指数和Shanon-wiener指数呈下降趋势。③下游胡杨种群平均密度为606 ind.hm-1,平均胸高断面积为20.01m2.hm-1。胡杨种群胸径以7.5~32.5 cm个体为主,小于7.5 cm及大于32.5 cm个体较少,种群呈现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④输水能促进胡杨种群的更新,并主要以根蘖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83.
The results of seismogeochemical monitoring of subsurface gases associated with ground-waters from deep artesian wells in Matsuyama, Japan, are presented. The weekly collections of bubble-gas samples from the two borehole wells and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s of their He/Ar, H2/Ar, N2/Ar, and CH4/Ar ratios for the recent nineteen month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bubble-gas CH4/Ar ratios at the two s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seismic activity in this area. Positive anomalies of the CH4/Ar ratio were accompanied by five earthquakes with relatively large magnitudes and/or relatively small epicentral distances among thirty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 The anomalous increases in the CH4/Ar ratio had evidently begun prior to the respective earthquakes.The occurrence of the geochemical anomaly appears to depend strongly upon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distance, because the earthquakes that accompanied the anomalies and those that did not can be reasonably distinguished in the plot of magnitude vs. distance. Similar anomalies can be also seen in the variations of He/Ar and N2/Ar ratios, but their magnitudes are much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CH4/Ar ratio. These feature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seismogeochemical phenomena.  相似文献   
184.
水-气平衡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水CO2分压(partial pressure,pCO2)的测定。该方法采用水-气平衡器,使海水与平衡器上部顶空中的空气进行CO2交换,达到平衡后测定该顶空空气中CO2的浓度,再换算成海水pCO2。水-气平衡器是海水pCO2测量仪器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所获得的pCO2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水-气平衡器的平衡原理、平衡器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归纳了现有的4种用于海水pCO2测量的水-气平衡器即喷淋式、鼓泡式、层流式及混合式平衡器的结构与特点,着重介绍了两种新型的水 气平衡器即基于射流器的鼓泡式平衡器和基于球形降膜的层流式平衡器,比较了不同水-气平衡器的尺寸、运行参数及时间常数,分析了设计和应用水-气平衡器时需考虑的因素。本文可为使用水-气平衡器测定海水pCO2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5.
康满春  刘流  刘佳  肖尚斌 《湖泊科学》2024,36(2):339-352
冒泡排放是湖、库水体CH4排放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排放通量和占CH4总排放量比例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时空差异性,是当前水体CH4排放估算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目前关于湖、库水体CH4冒泡排放通量监测、时空分布规律、过程机制和模型模拟的系统梳理鲜有报道。本研究对比了目前水体CH4冒泡的监测方法技术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分析总结湖、库水体CH4冒泡排放及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梳理CH4气泡在沉积物-水体中的产生-成长-迁移-释放的过程、影响因素及模型,并提出了水体CH4冒泡过程模型框架。最后,本研究提出未来研究应基于湖、库水体分类、设备开发和改进来构建适应性的湖、库水体CH4冒泡排放监测标准体系,开发基于过程的CH4冒泡机理模型,为认识变化环境下湖、库水体CH4冒泡过程和准确估算CH4排放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6.
随机HOUGH变换在圆水准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CCD图像测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将被检圆水准器置于可微倾的工作台上,通过CCD图像系统获取圆水准器的数字图像,并采用随机Hough变换分别提取圆水准器的指标圆和水泡的圆心位置变化量,从而实时检测圆水准器的格值和灵敏度信息。  相似文献   
187.
条纹斑竹鲨5个地理群体的简单重复序列中间区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滢  郑利兵  王军 《海洋科学》2018,42(3):31-36
简单重复序列中间区域(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是一种微卫星类分子标记。为明确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中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作者利用ISSR技术对福建厦门(XM)、福建平潭(PT)、广东湛江(ZJ)、海南海口(HK)和台湾(TW)5个土著地理群体的条纹斑竹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分析。从56对ISSR引物中筛选出13对多态性引物,扩增共获得81个重复性的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57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0.37%。5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38.27%~58.02%,0.1353~0.2155和0.2032~0.3193。UPGMA聚类分析表明PT群体首先和XM群体聚类,再与TW群体聚类,最后与ZJ群体和HK群体形成的分支聚类,即形成了与地理距离远近相关的基因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