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覆盖区进行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特点及其基本工作方法技术,并从我省覆盖区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现状出发,提出下步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沿江地区(铜陵、池州、安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较发育,无论是开展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还是监测预警,都必须研究岩溶塌陷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掌握岩溶塌陷区盖层工程地质特征、下伏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以及盖层-岩溶组合关系。文章以安徽省沿江地区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和总结区内大量岩溶塌陷调查、勘查及监测资料,野外调查典型岩溶塌陷区的基础上,分析了典型岩溶塌陷区盖层工程地质特征、下伏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并进行概化处理,建立了岩溶塌陷的盖层-岩溶组合地质模型。研究表明:区内典型岩溶塌陷区的组合主要有7种类型,最易产生岩溶塌陷的组合为“第四系盖层为粉质黏土-砂砾卵石双层结构,下伏基岩岩溶发育中等以上”;岩溶塌陷致塌机理主要为潜蚀致塌,其次为真空吸蚀致塌、振动致塌。   相似文献   
13.
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及生储盖组合划分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以米级旋回层序为基本工作单元 ,米级旋回层序在长周期三级层序中的有序叠加形式为基础 ,在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地层中共识别出 2 5个三级层序 (沉积层序 ) ;以构造不整合面为准 ,又可进一步归为 4个二级层序 (构造层序 )。根据地层、沉积特征及构造地质涵义 ,把层序界面归纳为 4种类型 :构造不整合面、沉积不整合面、淹没不整合面以及它们的相关面 ,其中构造不整合面类似于类型 界面 ,沉积不整合面类似于类型 界面。晚古生代南盘江盆地存在两个明显的造礁期。于三级海平面上升阶段主要发育礁滩相灰岩构成的储层 ;而在与三级海平面下降相关的强迫型海退过程中则发育白云岩构成的储层。因此 ,可把南盘江盆地区域性的潜在生储盖组合拟定为 3个 :以孤立台地上泥盆系生物礁和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为主要勘探对象的下组合 ;以石炭系大埔组白云岩为主要勘探对象的中组合 ;以茅口组上部和长兴组生物礁及礁顶相白云岩、东吴运动不整合面为主要勘探对象的上组合  相似文献   
14.
南羌塘帕度错-昂达尔错地区,是羌塘盆地内最具油气资源潜力的地区之一.区内发育了从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群-上侏罗统索瓦组海相中生代地层,该套地层具备了良好的生油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通过对其生、储、盖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划分出3套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并确定了帕度错-昂达尔错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浅层天然气资源勘探难度的增大,进行深层天然气勘探已成必然趋势。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最大的沉积盆地。在盆地内广泛发育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下二叠统和三叠系-侏罗系等 3套优质烃源岩,以及多套优质储层和盖层,形成了 5套区域性储盖组合。因而,该盆地具有良好深层天然气形成、储集和保存的物质基础。再结合塔里木盆地目前勘探形势,指出该盆地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塔中隆起、巴楚隆起和塔西南坳陷具有广阔的深层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顾长存  刘汉龙  邢恩达  陈永辉  罗戌 《岩土力学》2006,27(10):1719-1722
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前人做了较多的理论工作,但理论解通常是在桩顶铺设砂垫层情况下推出的。在路堤荷载下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一般在桩顶设置盖板,针对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特殊情况,进行了理论模型简化,并且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和弹性理论,推导了设置盖板的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下桩土应力比公式,并通过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其结果可为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Extraction of mineral ores, and some project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commonly entail removal of large tracts of valuable topsoil called overburden. A potential mine overburden capping material from an Alfisol with different management histories was treated to assess its physical responses to phyto-organic amendments during storage. Although there were small inceases i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phyto-organic amendments did not greatly improv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fisol which had previously been cultivated for several years, as changes in stability and water retention were generally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owever, very substantial increases of stability (about 25%) and water retention about 40%) occurred in the same soil which had previously been under a long-term permanent pasture regime. As topsoils can quickly deteriorate when removed and stored, prior soil managemen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re topsoil is to be removed and replaced as a capping after operations such as ore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8.
陈曜岑 《物探与化探》1995,19(3):186-194
本文首先介绍盖层、盖层封堵品质的主要指标、盖层的分级评价及盖层封闭能力的影响因素,然后,用回归分析法找出盖层的地球物理特征与不同条件下的突破压力、渗透率、泥质含量及孔隙度等的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测井资料对盖层进行分级评价.文中以某油田为例,说明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和评价盖层封闭性能的可行性,并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泉州水源地山美水库和惠女水库的表层底泥和上覆水为研究对象,室内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生物沸石薄层覆盖削减水源水库氮负荷的效果及可行性,探讨了上覆水体溶解氧(DO)浓度对削减氮负荷的影响,分析了削减氮负荷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覆盖强度为1 kg/m~2的生物沸石覆盖(厚度约1 mm)对上覆水中总氮的削减率为58.89%~65.75%,对底泥中总氮的削减率为10.39%~13.08%,对底泥中铵态氮的削减率为32.35%~44.56%,对底泥中有机氮的削减率为8.41%~11.04%;对于以硝态氮为主要形态氮的上覆水体,DO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高效菌脱氮;可见,生物沸石薄层覆盖能有效削减水源水库氮负荷,利用生物沸石薄层覆盖技术削减水源水库氮负荷是可行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水源水库底泥生物沸石薄层覆盖修复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底泥覆盖对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控制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泛的发生与湖泊底部氧化还原条件和致黑致臭物充足供给直接相关.利用黄土和细沙对太湖湖泛易发区(月亮湾)底泥进行覆盖,模拟在湖泛可形成条件下,底泥-水体系及其界面主要物化性质与感官变化过程.结果表明:0.5 cm黄土和1.0 cm细沙的覆盖,从水色和嗅味半定量角度达到了对湖泛黑臭的控制,与对照组相比,覆盖组底泥间隙水中主要致黑物Fe2+浓度仅为对照组的1/3,主要致臭物甲硫醇和二甲基三硫醚等浓度则不到50%.进一步分析底部水体和底泥性质发现:经覆盖处理底部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提高近1倍,氧化还原电位基本处于250 m V以上水平,覆盖层1 cm左右表层氧化还原电位和p H均远高于对照底泥.以黄土为主的底泥覆盖,主要因阻隔了下层底泥中物质迁移供给和对厌氧微生物参与的控制,以及黄土本身性质对湖底物化环境的影响等,在藻体大量聚集和死亡的水柱环境中,较好地阻止了致黑致臭物的形成,从而较有效控制湖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