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371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31.
432.
目前隧道跨越溶洞的处理多以经验为主,处理后也无相应的评价方法,针对这一现状,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一典型双跨连拱隧道工程实例,在综合比较多种底部溶洞处理方案的基础上,在隧道底部采用拱梁结构跨越溶洞,探讨了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计算荷载的确定方法,提出了隧底拱梁结构的安全判定标准并对该工程实例的安全性进行了判断,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对保证隧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3.
电阻率成像法,是在普通电法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高密度的数据采集,形成一个高密度的、内容丰富的视电阻率剖面.通过地电数据分析、处理,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地质体的一些基本特征.本文对地电成像的原理、方法以及溶洞的形成机理作了简单阐述.卢氏县西虎岭风景区溶洞的探测与发现,对风景区的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以电阻率成像法的运用,使得解释工作更加方便与直观,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34.
灰岩溶洞区桩基处理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利用注浆法处理位于灰岩溶洞区桩基的成功经验,分析注浆加固桩基的基本原理,对其他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435.
根据黄土暗穴空间走向的不同,将黄土边坡桥基下伏暗穴对桥梁的危害归纳为倾倒破坏模式和滑塌破坏模式。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黄土边坡顺沟向桥基下伏暗穴对桥梁的致灾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后得出:黄土暗穴引起的桥梁变形以垂直下沉变形为主,水平方向的变形不明显;随着黄土暗穴的发展,其半径由0.2m逐步增大至0.5m、1.0m时,桥梁失稳主要表现为桥基下伏黄土暗穴周围的舌状塑性区沿45°方向放射性扩展,与桥基附近土体塑性破坏区相贯通导致桥梁不均匀沉降并向沟外侧倾倒破坏。同时,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桥梁安全时顺沟向桥基下伏黄土暗穴的临界埋深与其半径之间关系可用对数函数关系式表示,其相关系数反映拟合关系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36.
广西桂林大岩洞岩溶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对桂林岩溶区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洞穴土壤受到了有机氯农药的轻度污染,其中大气传输对有机氯农药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在17种有机氯农药中,以DDTs、HCHs和氯丹污染为主。在洞穴内部OCP总量为1.19~11.18 ng/g,远低于洞外土壤中的含量(11.41~23.62 ng/g)。在洞内土壤中,HCHs含量高于DDTs,在HCH四种同分异构体中,β-HCH占HCHs的比例远高于其他3种同分异构体。除β-HCH外,其他3种同分异构体的含量分布均匀,可能是由洞穴环境稳定、气候分带等因素造成的。在洞外土壤中,异构体百分比和示踪标志物比值表明周围可能有林丹扣三氯杀螨醇的新近输入。研究区六六六和滴滴涕主要来源于历史上使用的农药的残留。  相似文献   
437.
通过对恭城-栗木裂带中断层岩的研究,确立了一种新型断层角砾岩-断溶角砾岩的存在。断溶角砾岩兼具断层角砾岩和岩溶角砾岩的特点,是断裂和岩溶塌陷共同作用的产物。这种角砾岩的角砾分为断层角砾和溶洞崩塌角砾两种,角砾及胶结物中均发育有方解石e双晶等应力作用的产物,它形成于地下5-8km深的脆性变形环境中,并记录了断裂带的多期活动及运动方向和应变型式。对断溶角砾岩的研究有利于恢复恭城-栗木断裂带的形成及其演化历史。断溶角砾岩形成模式的提出揭示了研究区与断裂伴生的地下溶洞的分布形成、发展及灭亡的规律,这对于减少或防止因溶洞塌陷而带来的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8.
岩溶区土洞发育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岩溶区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活动 ,将对土层产生潜蚀作用及崩解作用 ,进而形成土洞。真空吸蚀作用 ,有利于土洞的发育扩大。地下水位的变化 ,将使土洞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 ,并有可能导致土洞周围土体产生塑性破坏 ,使土洞进一步扩大甚至塌陷.  相似文献   
439.
440.
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上升和气候的冷暖干湿波动是雷波地区金沙江河谷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两者间具有明显的耦合性,与河谷区的滑坡、岩溶洞穴发育关系密切相关。暖湿期发育滑坡和岩溶洞穴,干冷期河谷下切,形成陡坎及洞穴内的地下河流相堆积。频繁的间歇性新构造上升运动及气候冷暖波动导致多期滑坡和多层洞穴发育,但制约了洞穴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