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485篇
海洋学   214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2-dimensional fluids in swelling clay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interlayer pores of swelling 2:1 clays provide an ideal 2-dimension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o study confined fluid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interlayer fluid species in expanded clays, based primarily on the outcome of recent molecular modelling and neutron scattering studies. Counterion solvation is compared with that measured in bulk solutions, and at a local level the cation-oxygen coordination is found to be remarkably similar in these two environments. However, for the monovalent ions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first coordination shell from the clay surfaces increases with counterion radius. This gives rise to inner-sphere (surface) complexes in the case of potassium and caesium. In this context, the location of the negative clay surface charge (i.e. arising from octahedral or tetrahedral substitution) is also found to be of major importance. Divalent cations, such as calcium, eagerly solvate to form outer-sphere complexes. These complexes are able to pin adjacent clay layers together, and thereby prevent colloidal swelling. Confined water molecules form hydrogen bonds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 clays' surfaces. In this way their local environment relaxes to close to the bulk water structure within two molecular layers of the clay surface. Finally, we discuss the way in which the simple organic molecules methane, methanol and ethylene glycol behave in the interlayer region of hydrated clays. Quasi-elastic neutron scattering of isotopically labelled interlayer CH3OD and (CH2OD)2 in deuterated clay allows us to measure the diffusion of the CH3- and CH2-groups in both clay and liquid environments. We find that in both the one-layer methanol solvates and the two-layer glycol solvates the diffusion of the most mobile organic molecules is close to that in the bulk solution.  相似文献   
23.
含水矿物在真空下的释Ar机制:Ar-Ar热年代学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芳  穆治国 《地学前缘》2002,9(2):505-510
地质体的实际情况、激光显微探针束研究、XRD和SEM观测以及真空加热下Ar的释放特征都表明体积扩散不是含水矿物在真空加热中释放Ar的唯一机制。在低温下 ,Ar的释放主要受由缺陷引起的短程扩散和体积扩散共同作用的多途径扩散机制制约 ;而在高温下 ,由于含水矿物在真空中不够稳定 ,Ar的释放受到脱羟基、脱氢、氧化反应、分层作用等造成的晶体结构改变的强烈影响。含水矿物在高温下的氧化分解会导致矿物中原始Ar浓度梯度的均一化 ,因而无法得到真实的Ar分布剖面 ,也无法据此计算矿物的封闭温度 ,并进而可能影响到ArAr年龄坪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4.
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的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章对破坏性地震中可能发生的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灾害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研究,设定了几种有实际意义的数值分析模型,分别进行了结构地震破坏,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在一定泄漏和气象条件下的向周围空间扩散的动态仿真研究,给出了典型毒气扩散过程中可致人员死亡,严重危险和有感区域的范围的动态变化结果,作者认为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研究对大地震应急、城市和大型企业防灾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26.
氯化钠浮选剂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各类氯化钠浮选剂对氯化钠的浮选。并对各类浮选剂的浮选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7.
湍流混合动力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传统混合动力学机理基础上,通过宏观混合与微观混合时间量级的对比,提出了湍流条件下,涡流扩散主导宏观混合,分子扩散主导微观混合,而混合过程由宏观混合主导,欧拉数Eu可作为混合效果的控制指标,并通过3种不同容积反应器的混合搅拌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该指标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8.
对北大别黄土岭麻粒岩中石榴子石进行了详细的电子探针工作,并根据一颗石榴子石的成分环带,建立了扩散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最优化的方法,得到了极其缓慢的冷却速率0.1℃/a。从扩散动力学数值模拟的角度对大别山造山带的冷却速率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该结果表明,黄土岭麻粒岩在受麻粒岩相改造后经历的是一个极其缓慢、持续时间很长的冷却过程。  相似文献   
29.
王卫国  蒋维楣 《气象科学》1997,17(3):274-279
利用三维非静力能量闭合(E-ε)的边界层模式,以深圳海岸复杂地形进行了实际模拟。结果给出了该地区海陆风情形下气流和湍流孤变化特征。在海风发展盛期,气流方向由大面积的水域和内陆的位置决定,不规则海岸线对局地气流影响不大,夜间陆风时,不规则海岸线对局地气流影响较大,湍流能量高值颁在陆地上空的不稳定层内,水面上湍能很小。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上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0.
论边界层中的大气扩散PDF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大海  朱蓉  李宗恺 《气象学报》1997,55(6):670-680
基于大气扩散K理论,用作为风速脉动均方差和拉氏时间尺度函数的湍流交换系数,得到了直接利用风速脉动几率密度而不用扩散参数的大气扩散PDF模式。分别研究了对流边界层上升气流区与下降区垂直速度的统计特征,求得双正态PDF模式。在给定CBL自身参数如对流特征速度w*,顶高hi和源高度上的平均风速时,该模式计算出的无量纲浓度分布与室内外测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