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158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
通过对1975~1998年北京动物园动物发病率的统计分析,揭示了不同动物发病率的年变化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并分季节进行了发病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冬季兽类发病率、秋季禽类发病率与同期气象因子相关较好,总体看春、夏季动物发病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22.
陕西省区域环境地球化学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地壳元素分布特征与动植物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指导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借助已有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进行陕西省地球化学分区,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缺乏临界值、过剩值临界值,并将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陕南3个地球化学区,圈定了1个元素贫化区和2个元素富集区。提出应该在元素的缺乏和过剩的异常区内进行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定期检测。做到对地球化学疾病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对策,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3.
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贝壳丝状体黄斑病给育苗产业造成危害,但目前对健康状态下的菌群结构及其发病后变化仍缺乏认识。本研究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对健康和患病丝状体的细菌组成与变化进行比较。测序共产生1.6Gb配对末端序列,获得了第一个高通量的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细菌群落数据集。通过数据分析共识别出7,833种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比对确定为18个细菌门。相对于健康样本,黄斑病丝状体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主坐标分析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UPGMA)聚类均将健康和黄斑病丝状体分成不同的组,且健康组样本间的距离明显小于黄斑病组。上述结果说明,健康贝壳丝状体保持着相似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而患病后的丝状体则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健康样本和黄斑病样本组间差异显著的细菌属有39个,其中29个在健康样本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病患组样本。本研究从菌群生态角度分析了健康贝壳丝状体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病后菌群的变化及其对丝状体生长的潜在作用,为丝状体病害的检测和预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4.
污染地下水渗入大佛湾摩岩造像群,在石刻表面积聚可溶盐,加剧了石刻的侵蚀破坏,其中尤以泥质细粒长石砂岩风化剥落最为严重。研究渗水病害对石刻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李日邦  谭见安 《地理学报》1995,50(3):272-278
本文对云南省牟定县申平村单纯克山病病区和陕北榆林县蟒坑村单纯大骨节病病区的生态化学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两地生态化学环境仍处于低Se水平。申平村人群仍有潜在型克山病病例,蟒坑村人群的骨质病变则出现很高的X线阳性检出率,说明两地的致病因子仍然活跃,从生态系物质含Se量看出,蟒坑村的缺Se程度较申平村高。此外,单纯克山病病区申平村土壤,粮食,人发中的As明显高于蟒坑村和非病区。为此,从As与Se具有  相似文献   
26.
本文应用CT对42例脑血管病急性期病人进行检查,结果表明:CT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定性诊断中具有首选价值.尤其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实用,对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虽然不如MRI敏感,但应用CT动感观察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对无设备的单位更为重要,DSA对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型、脑血管狭窄的诊断较特异。  相似文献   
27.
环境氟与人体健康——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封公开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端生 《吉林地质》2002,21(3):99-105
总结了环境中的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呼吁人们不可忽视微量元素氟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摄入不足轻则臻龋齿,重则导臻大骨节病的发生;在全面认识氟的基础上,发现了卤素和人体健康有氟主骨,氯主心,溴主神和碘主智的重要关系。同时提出“元素丰欠皆致病”和“多祛少补乃原则”的地方病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地方病的防治提倡食疗和饮疗,最后建议地方病以摄入的元素多少来命名,因为它既能反映致病原因,又明确了治疗方法,医患皆知。  相似文献   
28.
兰州市心血管病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兰州市区三大医院 1996~ 2 0 0 0年病历资料和兰州观测站 1996~ 2 0 0 0年的压、温、湿资料以及天气图资料 ,对兰州市区心血管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 ,并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春季心血管病等级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29.
李端生 《吉林地质》2001,20(2):72-79
该文笔者多年研究大骨节病原始原因的一项新说。即病区外环境低氟。引起体内以低氟为中心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以骨骼系统为主的病变-大骨节病。防治该病,应向体外补氟。药疗这一进补方式故然必然,但最有效又生活化的办法是食疗。食疗又分氟盐防治和饮茶防治两种。而最适用且简便的方法是提倡患区人群适度饮茶,并且应从儿时做起。关于补氟和饮茶等防治大骨节病的实践,笔者已浓缩于下面四则拾趣之中……。  相似文献   
30.
纤粒矿物粉尘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兔肺泡巨噬细胞死亡率,用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乳酸脱氢酶(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来评价来自12个矿6床的6种矿物的12种结晶习性的矿物粉尘的细胞毒性,探讨其使巨噬细胞受损的机制。结果显示:沸石、硅灰石无细胞毒性,而其他的纤维状及片粒状矿物粉尘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说明矿物粉尘的细胞毒性与矿物粉尘的形态有一定关系,但主要由矿物粉尘的特性所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