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433篇
海洋学   128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4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集成土地利用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优化人口空间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随着RS和GIS技术的发展,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推陈出新,其中,土地利用数据、夜间灯光数据是人口空间化研究中普遍利用的数据源,但各有优、缺点:土地利用数据中的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能准确表示人口分布的空间范围,却不能反映其内部的人口密度差异特征;夜间灯光数据的强度信息能体现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但其像元溢出问题显著夸大人口分布范围,像元过饱和现象也影响着人口数据空间化结果的精度。本研究以中国大陆沿海区域为例,尝试集成土地利用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优化人口空间化方法,设计了基于精度阈值和动态样本的渐进回归与分区建模的方法,获得了中国沿海2000、2005、2010年1 km分辨率人口空间化数据。结果表明,优化模型显著提高了研究区整体的精度,尤其适用于人口空间结构内部差异较为显著的区域。  相似文献   
992.
Sedimentary records from the inner-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re uniqu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st-glacial palaeoclimate and sea-level changes. So far, the chronology of sediment succession from this region has mainly been based on radiocarbon dating, which might be problematic due to reworked deposition or old carbon contamination. In this study we tes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to a drilling core (ECS-DZ1) taken from the northern ESC. A total of 20 OSL samples and two radiocarb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58 m of this co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likely sufficient reset of OSL signal of fine-grained (4–11 μm) quartz before burial, and thus reliable chronology for the studied core sediments. For one sample, however, the extracted coarse-grained (100–200 μm) quartz overestimated the deposition age significantly, presumably resulting from partial bleaching prior to deposition. The fine-grained quartz ages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stratigraphical order,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se OSL ages are further validated by two selective robust 14C dates. Th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of core ECS-DZ1 reveals striking sedimentation-rate changes.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chronostratigraphical records, we infer that post-glacial deposition history (since ∼15 ka) of the study site is likely related to regional sea-level rise and delta-estu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as well as strengthened human activities and/or coastal currents.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海岸带环境地质图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海岸带环境地质图(1∶400万)在全面分析、系统总结我国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反映了我国海岸带区域性地质环境基本特征、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近岸海域水文条件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海岸带环境地质图编制的范围、主要内容及主要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994.
为建立适用于近岸海域水质的评价模型,依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构建了1个包含13种水质指标信息、共计400个假设采样站位的数据样本。通过计算其KMO统计量、球形检验及相关矩阵发现,各水质指标间存在较大相关性,故可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针对13个水质指标,仅前2个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是有效的,且它们可以代表原假设数据81.25%的信息。利用前2个主成分建立了可完全区分四类水质的自动分类图版,即水质评价模型。根据上述水质评价模型绘制了2010年雷州半岛近岸海域的水质类型专题图。分析表明,雷州半岛的湛江港湾、鉴江口海域及铁山港区为第四类水质,东海岛西南、鉴江口外海、徐闻东北角海域、流沙湾及江洪港海域为三类水质,其它区域为一、二类水质。本研究较好地反应了雷州半岛近岸海域水质分布状况,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及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匀光遥感的6000年来盐城海岸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彦彦  丁贤荣  程立刚  张晶 《地理学报》2010,65(9):1130-1136
本文研究盐城串场河一线至黄海60 km宽的海积平原海岸演变过程。对1975 年的MSS影像,进行遥感匀光处理、阈值分割等影像解译,获取了盐城海积平原古海岸演变解译图,即“斑马条纹”二值图;对19 个实测底质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海积平原呈现砂质(粗颗粒) 与淤泥质(细颗粒) 沉积相间平行的分布规律,而这一空间交替分布特征与解译图上“斑马条纹”的二值条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同时,搜集整理了近几十年来的盐城古海岸调查资料与研究成果,发现前人历史岸线的空间分布与“斑马条纹”整体趋势相同。综上所述,“斑马条纹”应为盐城海岸演变标志,解译出砂冈10 条,冈间低地10 条,形成了对盐城海积平原地貌沉积及海岸演变过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96.
河北省滨海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滨海旅游在全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有哪些因素在推动河北省滨海旅游的发展,这些因素以何种组织关联构成一个动力系统,是确定河北省滨海旅游未来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河北省滨海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其滨海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该省滨海旅游发展动力因子进行量化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提取的主因子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河北省滨海旅游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从城市的微观空间入手,以大连星海湾地区为实证对象,通过深入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该区创新性地开拓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地区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可喜成就。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应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以期为该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8.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在科学建立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耦合协调度总体呈递增趋势,水资源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逐渐减小,向高水平耦合阶段过渡;在空间序列上,6个城市呈现高水平高度协调耦合、高水平中度协调耦合和磨合时期中度协调耦合3种类型。同时,该区域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度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化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辽宁沿海地区完成带状空间格局演变后,其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城市化水平不均衡、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城市化滞后工业化、城市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从城市化响应视角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复兴和区域发展,提出中心城市化推进、城市体系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构建四种适合带内城市化发展的响应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新生滨海湿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新生湿地内,根据植被分布状况,由黄河岸边至海滩方向布设了两条平行样带,研究土壤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和B分布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滨海湿地表层0~30 cm土壤中B、Mn、Fe、Cu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0.94 mg/kg、439.87 mg/kg,22.25 g/kg、27.48mg/kg和46.39 mg/kg.从黄河岸边至近海光滩区,土壤中5种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总体上呈逐渐增加趋势,在剖面上表现为波动变化规律.不同植被群落土壤中,5种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之间及其与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总硫含量和土壤含盐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新生滨海湿地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和总硫含量是影响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