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55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934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71篇
海洋学   23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干露和冷藏对坛紫菜及杂藻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工养殖的坛紫菜叶状体及与其有生长竞争关系的5种大型杂藻——肠浒苔、条浒苔、孔石莼、真江蓠、水云以及卵形藻等进行干露和冷藏实验.结果表明,坛紫菜叶状体干露至含水率10%~15%后直接培养,其成活率在99%以上,增重率与未经干露组的相比无显著差异;大型杂藻干露后含水率低于25%时则全部死亡;坛紫菜叶状体含水率为10%~15%时,在低温-20℃冷藏30d后进行培养,成活率达99%~100%,当含水率低于10%时,其成活率低于30%;坛紫菜叶状体含水率高于或低于10%~15%时进行低温冷藏,均会影响其成活率及冷藏后培养时的藻体增重率;与坛紫菜叶状体冷藏相同天数的大型杂藻,其死亡率达到100%;干露和冷藏可以有效地杀死与坛紫菜叶状体有竞争关系的杂藻,并且可以应用于生产以提高坛紫菜产量.  相似文献   
992.
中国东南近海秋末冬初一次强冷空气大风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气象传真和欧洲格点报资料对我国近海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强冷空气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合NWW3海浪模式资料探讨了浪高的演变过程,揭示了该冷空气天气过程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我国东南周边海域海况影响的规律和特征,为冷空气形势下的海洋预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利用FNL再分析资料,结合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卫星资料和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对2018年9月16-17日长三角地区一次典型的秋季台风倒槽大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大暴雨是在远距离台风倒槽、低空急流和高空槽共同影响下,由冷暖空气持续交汇激发的4个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造成.第一阶段长江口区强暴雨发生在3号云团快速增强期...  相似文献   
994.
黑龙江省玉米干旱与低温冷害复合逆境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中水分亏缺指数(KCWDI)、≥10℃积温距平(H)指标,分别对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低温冷害进行判识,规定同一站、同一年内干旱、冷害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复合发生,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数理统计方法构建KCWDI和H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储冷对井治理深部矿井热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炭开采不断向深部发展,随之而来的热害问题也愈加严重。采用地层储冷技术,利用换能系统及储冷对井,治理井下热害。本文以夹河矿的地质条件、热力学及水力学参数为设计依据,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储冷对井储冷期顶板下40 m等温线和制冷期I-I剖面等温线,从理论上证明了储冷对井用于储冷和制冷的可行性。另外,储冷期末停采停灌期,储冷对井冷水体温度上升曲线分析表明,储冷对井所在储冷含水层具有良好的储冷效果。   相似文献   
996.
转录组分析发现DEAD-box RNA解旋酶家族参与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本文对4个低温显著差异表达基因LlDEAD12,LlDEAD32,LlDEAD43和LlDEAD65的生物信息学特性、组织特异性以及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红榄李幼苗中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lDEAD12、LlDEAD32、LlDEAD43和LlDEAD65均属于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具有多个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且不含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LlDEAD12和LlDEAD32分别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而LlDEAD43和LlDEAD65则定位于线粒体上。通过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LlDEAD12、LlDEAD32和LlDEAD43分别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和石榴(Punica granatum)的DEAD-box RNA解旋酶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发现,LlDEAD12和LlDEAD32在叶中高表达,LlD...  相似文献   
997.
广西区是我国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输电的重要通道, 2015年1月26日—2月8日期间广西区北部桂林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范围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连续覆冰事件, 其最大覆冰厚度可达24.83 mm。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线路覆冰观测资料, 从天气形势、温湿垂直层结、局地气象要素以及大气环流指数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此次电线覆冰的天气学成因。结果表明, 东亚大槽偏强, 阻塞高压引导脊前偏北气流南下, 冷空气入境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暖湿气流汇合, 在北方寒潮与南方水汽的共同作用下, 地处高海拔的输电线塔杆易出现覆冰。冷暖气团在桂林北部山区上空相互对峙形成准静止锋时出现两种覆冰变化特征: 当冷空气强盛且水汽充沛时, 过冷却雨滴冻结或者雾滴凝华形成电线积冰; 而在暖气团主导下电线覆冰则自然融化。准静止锋的锋区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线的覆冰增长过程, 特别地, 冷暖空气的交替主导是电线反复积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在富含甲烷水合物的海相冷泉沉积物中, 古菌厌氧甲烷氧化作用(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AOM)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普遍认为, AOM是由嗜甲烷古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共同调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16S rRNA基因分析表明, 包括AEME-1、AEME-2和AEME-3在内的多种甲烷古菌参与了AOM的过程, 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缺氧带。AOM过程与全球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从深海底部冷泉区向上渗漏的甲烷气体, 绝大部分在穿透缺氧带沉积层过程中被甲烷氧化古菌所消耗, 有效减少了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甲烷气体向大气的释放。对AOM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 在认识冷泉系统碳酸盐的形成机理、控制强温室气体甲烷从海底的渗漏和开发可燃冰新能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Lawsonite eclogites are crucial to decipher material recycling along a cold geotherm into the deep Earth and orogenic geodynamics at convergent margins. However, their tectono‐metamorphic role and record especially at ultrahigh‐pressure (UHP) conditions are poorly known due to rare exposure in orogenic belts. In a ~4 km long cross‐section in Muzhaerte, China, at the western termination of the HP‐UHP metamorphic belt of western Tianshan, metabasite blocks contain omphacite and lawsonite inclusions in porphyroblastic garnet, although matrix assemblag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overprinting at shallower structural levels. Two types of lawsonite eclogites occur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ection and a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inclusion assemblages in garnet: Type 1 (UHP) with the peak equilibrium assemblage garnet+omphacite±jadeite+lawsonite+rutile+coesite±chlorite±glaucophane and Type 2 (HP) with the assemblage garnet+omphacite±diopside+lawsonite+titanite+quartz±actinolite±chlorite+glaucophane. Pristine coesite and lawsonite and their pseudomorphs in Type 1 are present in the mantle domains of zoned garnet, indicative of a coesite‐lawsonite eclogite facies. Regardless of grain size and zoning profiles, garnet with Type 1 inclusions systematically shows higher Mg and lower Ca contents than Type 2 (prp4–25grs13–24 and prp1–8grs20–45 respectively). Phase equilibria modelling indicates that the low‐Ca garnet core and mantle of Type 1 formed at UHP conditions and that there was a major difference in peak pressures (i.e., maximum return depth) between the two types (2.8–3.2 GPa at 480–590°C and 1.3–1.85 GPa at 390–500°C respectively). Scattered exposures of Type 1 lawsonite eclogite is scatteredly exposed in the north of the Muzhaerte section with a structural thickness of ~1 km, whereas Type 2 occurs throughout the rest of the section. We conclude from this regular distribution that they were derived from two contrasting units that formed along two different geothermal systems (150–200°C/GPa for the northern UHP unit and 200–300°C/GPa for the southern HP unit), with subsequent stacking of UHP and HP slices at a kilometre scale.  相似文献   
1000.
为深入研究羽状流地震响应特征以及羽状流气含量反演,利用实际羽状流地震偏移剖面中单道和多道地震数据,首先进行地震波时域波形特征分析以及地震波场频谱特征分析,羽状流时域波形呈现出散射波动特征,其频谱较宽,表现出开叉较多的散射波频谱特征.然后通过已有气含量与振幅属性关系模型反演气含量,提取羽状流地震频谱参量.最后进行羽状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