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28篇
测绘学   133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563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微地震监测数据海量,给数据的长距离实时无线传输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且还占用很多磁盘空间。笔者首先采用自适应阈值的STA/LTA算法,选取合适的特征函数,从海量的监测数据中自动快速准确地识别微地震有效信号;然后准确确定有效信号的起止时间,完整地截取有效信号的波形数据,去除大量冗余数据,使得数据减少为原来的20%以下;最后再采用STEIM2算法对截取后的有效信号进行压缩,使监测数据的压缩比达到10∶1。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通过去除冗余数据和无损压缩,大幅减少微地震监测数据的传输量,使得最终的数据仅为原数据的10%,从而减少了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长距离无线实时传输困难,同时也减少数据存储所需要的磁盘空间,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2.
JBIG在压缩灰度或彩色图像时,需要将图像分解为多个位面,编解码效率低而且难以利用位面之间的相关性.文章提出了RBMA方法,首先将像素值转换为引用值,然后使用多重算术编码压缩引用值,避免了位面分解.实验表明,RBMA方法与JBIG相比不仅成倍提高了编解码效率,而且提高了约40%的压缩比.GIF以一维的形式编码像素,在处理相同颜色区域时存在字典条目长度增长缓慢的问题.本文提出的LZWB方法将具有相同颜色的区域特殊编码,只输出色块的颜色、色块宽度与高度.实验表明,LZWB提高了约20%的压缩比,解码速度约为GIF的3.7倍.  相似文献   
73.
In recently developed laser-driven shockless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an ablatively driven shock in a primary target is transformed into a ramp compression wave in a secondary target via unloading followed by stagnation across an intermediate vacuum gap. Current limitations on the achievable peak longitudinal stresses are limited by the ability of shaping the temporal profile of the ramp compression pulse. We report on new techniques using graded density reservoirs for shaping the loading profile and extending these techniques to high peak pressures.  相似文献   
74.
75.
深部矿井开采极易诱发矿柱型岩爆,矿柱型岩爆严重威胁着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为探究矿柱型岩爆破坏机制和前兆信息,选用自贡红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采用主动超声和被动声发射对破裂过程进行监测,联合主动超声与被动声发射监测数据对波速进行层析成像反演,分析试样破裂过程中波速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岩试样在加载过程中速度模型呈现高度非均质性,在加载过程中会出现低速区,且声发射事件集中出现在低速区内部;P波速度离散度可反映全局波速变化特征,在峰值附近变化剧烈,随荷载增加P波速度离散度持续增大;声发射事件在峰前、峰后定位结果相差较大,峰前阶段声发射事件随机分布,峰后阶段声发射事件定位结果集中。此外,研究发现选用均质速度模型进行声发射事件定位会增大定位误差,试样最终失稳前b值的降低表明试样大尺度裂纹活动加剧,导致岩石非均质性增大,也间接证明了采用非均质速度模型进行声发射震源定位的必要性。该研究结果可用于现场矿柱稳定性监测,定期反演获得矿柱波速变化为矿柱型岩爆提供先兆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76.
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建立孔隙压缩敏感性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缺乏砂岩不同尺度孔隙结构改变对渗透率演化规律的认识。从细观孔隙层面来看,不同尺度孔隙在应力作用下闭合程度差异明显,考虑不同尺度下孔隙压缩敏感性对准确预测渗透率演化至关重要。因此,利用多场耦合核磁共振试验平台开展了砂岩渗流-应力耦合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力作用下砂岩渗透率以及孔径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将孔径分成大孔(>1μm)、中孔(0.1~lμm)、小孔(<0.1μm)3类,计算了砂岩不同尺度孔隙压缩系数及其转化因子,提出了考虑不同尺度孔隙压缩敏感性的砂岩渗透率计算公式。结果发现:砂岩不同尺度孔隙的压缩性差异明显,大尺度孔隙的压缩敏感性更强;考虑不同尺度孔隙压缩敏感性的渗透率公式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7.
在低发射功率条件下,相控阵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了增加探测距离和提高分辨率,需要采用脉冲压缩技术.由于采用相控阵技术,波束扫描过程中,在平面阵非法线方向上会产生波束展宽,引起波束内功率下降,需要在计算雷达气象方程时弥补功率下降的误差.平面相控阵天气雷达在探测远距离目标时,使用宽脉冲发射,经脉冲压缩处理以提高分辨率,因此需要建立适用的雷达气象方程.首先讨论了脉冲压缩低峰值功率的平面相控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结构、线性调频脉冲压缩的距离(多普勒测量)、调频波形的耦合问题以及目标距离的测量;然后给出了适用于脉冲压缩的平面相控阵雷达气象方程,此方程同时也适用于一维线性阵的脉冲压缩的天气雷达.  相似文献   
78.
本文着重指出了在今后处理大面积CCD图象数据过程中,所将面临的数据存贮困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不丢失天文信息的压缩CCD图象数据的方法,对银纬b=-60°的一个天区的试验表明,压缩后的图象数据仅为原图象数据的1/30左右,并且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图象再现及再处理。在压缩数据过程中,我们在剑桥APM底片扫描机参数化施密特照相底片的基础上,重新安排了CCD图象上天体的对应参数,并视天体的大小及形状,有效地提取保存了天体周围矩阵信息.  相似文献   
79.
海量栅格数据的简化与压缩是近年来三维GIS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研究瓦片金字塔技术的前提下,基于线性四叉树结构,采用重采样、分层分块的方法构建了海量栅格数据的瓦片金字塔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实现了一个Web3DGIS平台。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平台能够满足海量地形及影像数据的实时三维可视化要求。  相似文献   
80.
Corrections of density effects resulting from air-parcel expansion/compression are important in interpreting eddy covariance fluxes of water vapor and CO2 when open-path systems are used. To account for these effects, mean vertical velocity and perturbation of the density of dry air are two critical parameters in treating those physical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density variations. Based on various underlying assumptions, different studies have obtained different formulas for the mean vertical velocity and perturbation of the density of dry air, leading to a number of approaches to correct density effects. In this study, we re-examine physical processes related to different assumptions that are made to formulate the density effects. Specifically, we re-examine the assumptions of a zero dry air flux and a zero moist air flux in the surface layer, used for treating density varia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orrecting density effects. It is found that physical processes in relation to the assumption of a zero dry air flux account for the influence of dry air expansion/compression on density variations. Meanwhile, physical processes in relation to the assumption of a zero moist air flux account for the influence of moist air expansion/compression on density variations. In this study, we also re-examine mixing ratio issu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ssumption of a zero dry air flux favors the use of the mixing ratio relative to dry air, while the assumption of a zero moist air flux favors the use of the mixing ratio relative to the total moist air. Additionally, we compare different formula for the mean vertical velocity, generated by air-parcel expansion/compression, and for density effect corrections using eddy covariance data measured over three boreal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