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6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Mixing depth structure and its evolution have been diagnosed from radar wind profiler data in the Chamonix and the Maurienne valleys (France) during summer 2003. The behaviour of refractive index structure parameter C n 2 peaks coupled with the vertical velocity variance σ w 2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height of the mixed layer. Tethersonde vertical profile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lower layers of the atmosphere in the range of approximately 400–500 m above ground level. The tethersonde device was especially useful to study the reversal of the valley wind system during the morning transition period. Specific features such as wind reversal and the convective mixed layer up to approximately the altitude of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were documented. The wind reversal was observed to be much more sudden in the Maurienne valley than in the Chamonix valley  相似文献   
102.
深圳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风廓线雷达的历史、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的基本原理以及深圳市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的数据存贮格式、风廓线雷达产品的显示等内容;并给出了几种典型风场在风廓线上的反映及对一次冷空气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3.
在TWP3风廓线雷达各种故障中,发射机故障率高居榜首。基于TWP3风廓线雷达发射机工作原理和关键点信号特性,结合故障统计数据,将发射机常见故障归纳为6类典型故障。通过分析典型故障,研究出一套故障诊断流程,并结合3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发射机典型故障诊断流程可以快速、准确诊断发射机故障,具有思路清晰、操作规范、基层雷达站技术人员容易掌握的特点,可有效缩短发射机故障修复时间,提高TWP3风廓线雷达技术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04.
面向资料同化风廓线雷达水平风产品质量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娟 《气象》2015,41(12):1494-1502
为了实现我国风廓线雷达资料能尽快应用到业务数值预报同化系统,以改善数值预报模式初始场,文章对风廓线雷达水平风产品质量特点进行分析,为质量控制和同化应用提供依据。通过该类资料与数值预报背景场的对比并结合探空和降水等资料,分析了风廓线雷达水平风产品数值预报应用的质量特点并明确了质量控制需要关注的问题。分析的风廓线雷达水平风产品的数据来源是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MDSS),分析资料时间时段为2012年5月1—31日。结果显示:针对资料同化应用,小时平均采样风优于实时采样风;现有风廓线雷达水平风产品包含大量超过有效探测高度的数据,这些数据相对数值预报背景场偏差异常偏大;在各自设定有效探测高度范围内的资料,PA型号雷达水平风产品相对数值预报背景场偏差最小,PB型号次之,LC型号最大;在设定有效探测高度范围内的资料相对数值预报背景场基本无偏,偏差在一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量达到89%以上,二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达到97%以上,三倍标准差数据达到98%以上;降水是影响资料质量的重要原因,应用时需针对降水进行细致分析与质控。  相似文献   
105.
风廓线雷达探测过程中电磁波传输会受到各类杂波的干扰,其中,地物是主要来源。从功率谱数据上看,地物杂波主要集中在零频附近,且幅度较高,不加以抑制会影响气象回波的识别。针对目前常用的小波阈值滤波法在处理近零频回波被杂波覆盖时效果不佳的情况,该文结合风廓线雷达特点,提出一种根据小波分解高频系数自适应确定阈值的方法,并通过模拟数据与风廓线雷达实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即便信号靠近零频,且被杂波覆盖,该方法也能快速准确识别信号回波。同时,该算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增加谱峰识别准确率,可为改善风廓线雷达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宽带多卜勒测流仪(BBADCP)信号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二进制相应编码测流声纳(BBADCP)信号的相关和频谱特性,讨论了有关参数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7.
This study uses three acoustic instruments (different in their operating frequencies, 13, 3.5, and 6–10 kHz, and deployment type, hull-mounted, surface-towed and deep-towed) to investigate and characterize the acoustic response of seafloor NE of Oman in a frequency-independent manner. High-resolution control was achieved by having selected areas of our acoustic transects ground-truthed by sampling and/or sea-floor photography. On the regional scale, the greatest degree of change in backscatter amplitude was correlated with major changes of seabed morphology and lithology. However, small-scale roughness had the biggest effect on amplitude on the local scale, i.e. within each area of specific seafloor type.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seafloor reflection amplitude changes are far more easily detected by deep-towed instrument than by surface-towed or hull-mounted systems. Whilst there a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ioturbation types and density along the transects, the suite of instruments deployed was not able to pick up the effect of the bioturbation on acoustic signals.  相似文献   
108.
湍流剖面仪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开发了采集海洋湍流数据的一种新型湍流剖面仪。应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系统运动特性,并设计开发了原理样机,包括:微尺度流信号放大处理电路,并扩展了FLA SH存储器(K 9f2808U 0C)保存测量结果,及RS232传输协议的数据通信电路设计。此系统可获得海洋垂直剖面2 mm尺度的剪切流速度数据。湖试实验结果表明此湍流剖面测量仪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微结构流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9.
设计基于GRAPES_Meso的不同试验模拟2014年3月28日-4月8日的广东前汛期降水过程,评估风廓线资料对同化和预报的影响。对资料同化后分析增量的分析表明:相比同化时仅使用自动气象站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对1000 hPa到850 hPa纬向风增量均有贡献,在850 hPa,700 hPa高度以上贡献迅速减小。应用3个试验的预报结果计算探空站、风廓线雷达站预报值与观测值的11 d均方根误差发现,同化加入风廓线雷达资料对各预报要素的改善在850 hPa高度最明显,其中风速预报误差显著降低,为0.7 m·s-1。此外,风廓线雷达资料对700 hPa风速预报有一定改善,而在925 hPa高度模拟效果反而降低。通过对2014年3月30日12:00(世界时)的个例分析发现,同化加入风廓线雷达资料的风速预报均方根误差在大雨级别以上的降水落区更大,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基于风廓线雷达的广东登陆台风边界层高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菲  邓华  李旭 《大气科学》2017,41(5):949-959
针对8个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利用经过数据质量控制的风廓线雷达连续、高时空分辨率的风场观测数据,对热带气旋边界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气旋边界层中切向风速大值区垂直范围越大、风速越强、持续时间越久,则热带气旋强度越大、登陆后强度维持时间越久。眼区外入流层厚度越大,入流层气流越强,热带气旋登陆后强度维持时间则越久。风廓线雷达信噪比垂直梯度对大气湍流信息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对于入流层高度在2000 m以下的热带气旋,其入流层顶所在高度与信噪比梯度最大值所在高度相近,对于入流层较为深厚的热带气旋,用信噪比垂直梯度确定的边界层高度虽接近入流层顶高,但仍有一定差距。不同特点的热带气旋其边界层高度并不相同,对于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的热带气旋边界层高度在500~1000 m;登陆后强度持续时间短的热带气旋,其边界层高度约1000~2000 m;登陆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热带气旋,其边界层高度在2000 m之上,最高可达5000~7000 m。这些结果加深了对登陆台风边界层高度演变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