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248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非均质土柱中溶质迁移的连续时间随机游走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均质介质中溶质迁移往往出现非费克现象,传统的对流弥散方程(ADE)则难以较好地描述这种现象.采用连续时间的随机游走理论(CTRW)研究1250cm长一维非均质土柱中溶质运移问题,探讨CTRW模型中参数及非费克迁移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β值的大小与介质的非均质特征有关,非均质性越强,β值越小,但β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ADE的弥散系数则具有随尺度增大而增大的现象.对于介质非均质性较强和非费克现象较明显的溶质穿透曲线,尤其是在拖尾部分,与ADE相比,CTRW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922.
王文龙  王禹  李永哲  殷琨  高科 《探矿工程》2006,33(2):54-56,62
新疆白干湖钨锡矿区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普通小口径金刚石岩心钻探方法效率低、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后采用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样)钻进技术在本矿区进行生产试验。试验证明,后者在各项技术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前者,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后者在生产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23.
不同地区自然及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注重其区域性,即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协调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限制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达到人地关系的真正和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分析日照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采用图件叠加的方法进行初步功能分区,然后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一步细分,同时对不同功能区制定相应空间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924.
为了进一步理解人工引雷上行正先导的传播过程及相关的爆发式电磁辐射脉冲,本文分析了2014年8月23日山东沾化人工触发闪电实验(SHATLE)中获得的三次上行正先导通道含有明显向下传播过程的个例。结果表明,在初始连续电流阶段观测到的爆发式磁场脉冲极性反转现象与正先导头部发展方向相对于观测位置投影方向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推断,爆发式磁场脉冲是由正先导头部较小空间尺度放电过程辐射出的,就本文分析的个例而言,爆发式磁场脉冲辐射源的放电尺度约为2 m,放电强度的最大值达到2.49 kA。爆发式磁场脉冲的辐射机制不同于人工引雷先导始发阶段初始脉冲电流产生的磁场脉冲的辐射机制,可能与正先导通道头部的梯级形式发展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925.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whether 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 (RS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of watermelon. Samples of watermelon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s were treated by RSD in laboratory tests and pot experiments in August 2015 and from December 10, 2016 to April 10, 2017. The soil samples for the laboratory test were divided into 16 groups, and each group comprised three parallel samples of 100 g (dry soil weight). Except for the original and control (CK) samples, the 14 other groups of soil sample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1% or 3% alfalfa powder, 1% or 3% ammonia (NH3) water, and 1% or 3% acetic acid. The soil samples were placed inside size-five self-styled plastic bags and incubated in a constant-temperature biochemical incubator at 35°C for 14 days after blending, flooding, and sealing. Seven groups of soil samples were designed for the pot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Each group consisted of 30 parallel samples of 3 kg (dry soil weight). These samples were incubated outdoors for 4 months after mixing with alfalfa powder and/or NH3 and/or acetic aci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blending, flooding, and sealing. Watermelon seedlings were planted in the air-dried soil samples from May to July in 201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 of the soil samples treated by RSD were elevated except for those samples with acetic acid. In additi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soil samples treated by RSD were effectively adjusted. The presence of soil-borne pathogenic 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 was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p < 0.05) in soil samples treated by RSD, and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 of watermelons planted in these samples were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ose planted in the CK and flooded CK soil samples. Therefore,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of watermelon can be controlled by RSD.  相似文献   
926.
及时准确掌握农作物种植制度时空分布信息,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合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序遥感影像质量的不断提高,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从研究框架、遥感特征参数以及数据产品等角度,分析了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 前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框架,主要包括耕地复种指数和农作物制图等相关内容,其问题在于需要高质量耕地分布数据支撑以及易将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撂荒地误判为农作物等;② 于红边和短波红外的新型多维度光谱指数,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大尺度农作物时序遥感制图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需要应对不同作物光谱差异细微、同种作物在不同区域和年份存在明显类内异质性的挑战;③ 尺度中高分辨率耕地复种指数产品不断丰富,但其时效性和时空连续性有待加强;④ 欧美少数国家外,目前农作物分布数据产品覆盖的作物类型有限,我国大尺度农作物种植制度数据产品欠缺,特别是复杂多熟制农业区。随着多源遥感数据时空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云计算平台性能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① 新研究框架,建立直接提取耕作区、农作物种植模式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框架;② 一步加强新型多维度遥感指数及其物候特征指标设计,拓展农作物种植制度监测的遥感特征参数;③ 立作物种植制度变化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多年信息连续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927.
针对GNSS坐标时间序列插补中数据插值经验正交函数(data interpolat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DINEOF)算法受低相关度站点影响、连续长空缺插值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相关数据插值经验正交函数(coefficient data interpolat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CDINEOF)算法。首先计算目标站点与其周围站点数据的相关度,然后筛选出相关度较高的数据构建观测矩阵,最后采用DINEOF算法对观测矩阵中的缺失数据进行插补。通过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新方法的可行性,并与DINEOF算法和多项式插值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当观测数据存在连续长空缺时,CDINEOF算法的插值效果优于DINEOF算法和多项式插值法。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CDINEOF算法在保留方差最大化方面效果最好,与DINEOF算法和多项式插值法相比分别提升了11.8%和6.7%。  相似文献   
928.
针对长江中下游持续性降水的研究多为个例诊断,很少从合成的角度考虑,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89站的1961~2011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合成分析的方法,统计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持续性降水事件,并合成分析了其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持续性异常降水事件发生了50次,主要集中在6月和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事件平均每2~3年发生一次。厄尔尼诺次年多有持续性异常降水发生;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性异常事件发生时,总伴有环流场的异常调整,低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南北经向风在长江流域交汇,高层上,南亚高压东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强的辐散中心,为异常降水提供了重要条件。水汽来源主要是索马里越赤道气流途径暖湿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我国南海北部,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929.
结合青海CORS建设及服务发展现状,针对CORS在线服务系统进行开发设计探讨,对CORS在线服务系统功能进行详细分析设计,提出系统构架方案,将系统划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并对系统各组成部分实现功能作较详细的阐述。最后,针对对用户数据使用、GPS数据预处理、坐标系统转换、高程系统转换等核心功能作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对软件实现方案与系统集成方法实现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930.
西南地区2次秋冬春季持续严重干旱气候成因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种资料从不同方面对2009/2010、2012/2013年西南地区秋冬春季持续严重干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2次季节连旱都受热带西太平洋、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青藏高原东部等地区环流异常、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异常、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以及北极涛动(AO)异常的影响。2009年和2012年秋冬季,西南地区均受较强的下沉运动控制,环流形势异常和热带印度洋海表异常增温,导致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偏弱,同时该地区水汽输送通量辐散偏强,动力因子和水汽条件都不利于降水;AO持续负位相是引起持续干旱的重要原因,它不仅使南支槽减弱变浅,西南水汽输送减少,还致使贝加尔湖脊系统偏弱,北方南下冷空气主体偏东,不利于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上空交汇。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并非2次干旱事件的直接原因,且对这2次干旱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2009/2010年的干旱发生在El Nino Modoki事件背景下,2012/2013年则受到弱的La Nina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