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384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376篇
地质学   687篇
海洋学   40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鉴于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行波效应规律尚缺乏系统研究,借助建筑结构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采用一致与非一致两种激励方式对165~1100m/s地震波速作用下长度为33~264m的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通过对比一致与非一致激励下的梁弯矩、剪力和轴力,详细讨论了其随波速、长度以及不同部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波速越慢,模型越长,行波效应越明显。框架梁弯矩的增大作用主要集中在264m模型第1层两端,减小作用表现在各模型第1层中部和第2、3层的梁上;剪力与弯矩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梁中存在拉力与压力,中部各梁的拉力和压力较两端的梁要大。  相似文献   
902.
Based on the solutions of the Green’s function for a saturated porous medium obtained by the authors,and using transformation of axisymmetric coordinates,Sommerfeld integrals and superposition of the influence field on a free surface,the authors have obtained displacement solutions of a saturated porous medium subjected to a torsional force in a half-space.The relationship curves of the displacement solutions and various parameters(permeability,frequency,etc.)under action of a unit of torque are also given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issner’s solutions,where a two-phase medium decays to a single-phase medium.The solution is useful in solving relevant dynamic problems of a twophase saturated medium in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903.
基于社会宏观与个体微观视角的入境旅游流驱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鹏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10):1501-1510
旅游流是现代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客观前提,也是旅游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入境旅游流作为一种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其驱动力研究有着复杂性和多面性的特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多从自身固有的专业背景出发研究旅游流的驱动力,归结起来可分为社会宏观视角与个体微观视角。在对社会宏观与个体微观两种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的错位性和互补性进行辨析后,本文构建了双重视野下的入境旅游流驱动模式。模式认为,从个体微观方面审视,旅游者受到的心理动机驱动主要有"核心吸引"、"设施环境"、"求知求异"和"健康社交";从社会宏观视角探究,旅游流受到的属性耦合驱动主要有"旅游资源"、"地区经济"、"交通区位"和"接待能力"。这一研究过程不仅考虑到了综合性因素,也探究了不同研究视角所存在的错位性特征,以期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04.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产值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CD函数模型测算出"十五"期间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而分析得到现阶段福建省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出"十一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发展建议,以期实现福建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5.
芜湖市城市扩展的遥感监测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芜湖市1979,1988和2001年的MSS/TM/ETM 遥感影像的动态监测,利用改进后的条件仿植被指数(NDBI)专题信息提取法与监督分类法相结合提取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利用叠加分析法对芜湖市建成区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城市扩展在时间上呈现扩展速度不断增加,空间上呈现扩展的方向性特征.分析了各个时期城市扩展模式,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得出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决策在宏观上影响着城市扩展的方向和强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6.
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公羽  李晶晶 《岩土力学》2012,33(4):961-970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是正确认识支护结构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根据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及Hoek拟合方程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巷道顶板径向位移沿巷道纵向剖面方向分布的曲线,建立了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描述巷道顶板径向位移与力学模型中的虚拟支护力的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力学模型的解析与分析,研究了围岩-支护在其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弹塑性变形阶段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原理给出了最新的认识。应用该研究成果,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支护作用效果的计算与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全过程解耦,可以对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进行实时地预测或再现。  相似文献   
907.
华南块体的现今构造运动与内部形变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运用华南块体及周围地区最新的GPS观测结果,研究了华南块体的现今构造运动。华南块体无论是相对于欧亚板块或相对于西伯利亚块体都存在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由GPS观测结果得到的华南块体相对于西伯利亚块体的现今旋转运动与由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方法得到的自晚新生代以来华南块体相对于西伯利亚的旋转运动相比,运动速率相同,但运动方向顺时针旋转了20.7°。  相似文献   
908.
通过断面物理模型试验,获得了圆形沉箱结构直立堤在各种工况组合下,承受水平波压力、底部浮托力的大量数据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有关圆形沉箱直立堤波浪力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09.
研究了涡激力作用导致顶张力立管基于双频激励的参量共振机理。随着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水,参量共振成为深海立管设计面临的挑战之一。立管系统一旦发生参量共振,将因应力过大或疲劳损伤而发生破坏,造成油气泄漏从而带来环境污染和重大经济损失。顶张力立管受涡激力作用产生横向运动,引起轴向张力波动,满足一定条件时,立管将发生参量共振。目前研究多以单频外激励探讨立管的马修不稳定性,而实际激励为多频叠加,因此双频外激励被提出并被应用于对立管参量稳定性的探讨。研究建立了顶张力立管非线性耦合的运动方程,并推导了多频激励马修方程,采用布勃诺夫-伽辽金法求解有阻尼马修方程,对比分析了单频和双频激励对顶张力立管参量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双频激励马修方程设计深海顶张力立管参量稳定性的应用。研究表明:涡激致顶张力立管产生轴向应力波动,进而导致立管系统发生参量共振的现象值得设计人员关注;此外,实际工程设计中激励函数的选取,对被研究系统参量稳定性特性以及阻尼特性的预测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910.
In many applications of seismic isolation, such as in high‐rise construction, lightweight construction, and structures with large height‐to‐width aspect ratios, significant tension forces can develop in bearings, raising concerns about the possible rupture of elastomeric bearings and the uplift of sliding bearings. In this paper, a novel tension‐resistant lead plug rubber bearing (TLRB) with improved tension‐resisting capabilities is developed an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assessed. This TLRB consists of a common lead plug rubber bearing (LRB) and several helical springs. After describing the theory underlying the behavior of the TLRB,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duced‐scale prototype bearing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extensiv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oading tests.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LRBs can improve the shear stiffness and tension resistance capacity even under significant tensile loads. A series of shaking table tests on scaled models of high‐rise buildings with different aspect ratio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TLRB and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base‐isolated high‐rise buildings. Three different cases were considered in the shaking table tests: a fixed base condition and the use of TLRB and LRB isolation systems. The results of the shaking table test show that (a) base‐isolated systems a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of high‐rise buildings; (b) an isolated structure's aspect ratio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its dynamic response; (c) TLRBs can endure large tensile stresses and avoid rupture on rubber bearings under strong earthquakes; and (d)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responses of the models show good agreement.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