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测绘学   951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410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05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数字地图合并的平差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平差的数字地图合并方法,采用平差原理以求得实体调整合并后的空间位置。实验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且较好地保持了原有实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2.
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由于应用的需要,已经有很多算法可以用来融合高分辨率的全色影像和低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本文阐述了小波变换的Mallat算法和a′Trous(多孔)算法,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灰度调制影像融合方法(MRAGM算法),以SPOT全色影像与TM多光谱影像融合为例,详细给出了算法和解算步骤,最后分别用三种方法对SPOT高分辨率全色影像和TM低分辨率多光谱影像进行了融合,并且对融合后的影像从定性和定量方面都进行了评价,可以得出MRAGM方法比Mallat算法和a′Trous(多孔)算法的融合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43.
王圆圆  李京 《遥感学报》2007,11(1):69-76
本文利用OM IS高光谱数据,研究了决策树算法(Decision Tree,DT)特征选择的特点以及特征选择对决策树分类结果的影响。设计了三种特征选择方法:SEP,MDLM和RELIEF,将它们与DT特征选择的结果以及特征选择后的分类精度(考虑了三种分类器:最大似然法、后向传播神经网络、最邻近法)进行对比,并分析了这三种特征选择方法对决策树结构和分类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DT是一种比较好的特征选择方法;经过特征选择后再生成的决策树比直接生成的决策树,用到更少的特征(平均减少了43.36%)、有更多的节点(平均增加了18.61%)和更高的分类精度(平均提高了0.35%),当样本数量少时,分类精度的提高幅度最大,而树的大小却基本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4.
融合形状和光谱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昕  张良培  李平湘 《遥感学报》2007,11(2):193-200
提出了一种像元形状指数及基于形状和光谱特征融合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形状和光谱是遥感影像纹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尤其在高分辨率影像中地物细节得到充分表达,相邻像元的关系及其共同表征的形状特性成为分类的重要因素。本文用像元及其邻域的关系来描述其空间结构,同时为了更全面地利用影像特征,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形状和光谱融合分类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计算简便且能有效表达高分辨率影像的地物特征,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5.
发展城市地质科技 构筑地质人才高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要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地质工作必须确保上海城市建设各项规划任务的顺利实现。通过总结经验,转变观念,及时把握机遇,发展城市地质科技,构筑地质人才高地,为新世纪上海城市建设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6.
为了评价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决策级数据融合方法对高光谱图像地物分类结果的影响,作者利用各分类器和主成分分量的优势,提出了两组地物分类结果的决策级融合策略,利用8种常用监督分类方法对高光谱原始图像和PCA变换后不同分量组合图分类得到的结果进行决策级融合,并应用覆盖黄河入海口新老河道交界处的CHRIS/PROBA高光谱图像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直接采用每类地物分类精度最高的、空穴和缝隙采用总体分类精度最高的融合策略,在综合考虑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的情形下,仅使用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按照分类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的融合分类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为87.82%。与8种监督分类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最大似然法相比,精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同时明显减少了错分现象,尤其是对于分布面积较小的翅碱蓬和柽柳,滩涂被误分为翅碱蓬、芦苇被误分为柽柳的现象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47.
传统扣件检查基本采用人工检查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人为干扰因素多、检查采样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传感器的轨道扣件损伤和松动检测方法,并开发了轨道扣件智能监测系统以实现扣件病害自动检测。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徐州市某地铁区间轨道扣件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率,为地铁轨道扣件检查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8.
本文针对LiDAR点云与无人机影像数据特征的优缺点,利用LiDAR点云与无人机DOM影像融合,将影像数据光谱信息赋给LiDAR点云数据,使其不仅具备精准的空间结构信息,还能得到清晰的纹理信息。为验证融合数据应用的可行性与数据提取的准确性,对融合前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地面点提取与DEM构建。试验表明:将无人机影像的光谱信息赋给LiDAR点云数据,可以实现LiDAR点云数据从四维度表达到七维度的拓展,融合后点云数据具有清晰的纹理信息,地物类型判读更加容易,地面点分离完整;通过DEM模型的对比分析,融合后点云数据构建的DEM模型表达更加接近真实地表。研究结果为多源点云数据的深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方法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9.
不动产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技术与方法的良性发展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土地利用率,还能为获取高精度的空间数据提供高效便捷的手段。针对传统全站仪与GPS RTK组合地籍测量作业效率低、人力财力耗费大的缺点,本文依托陕南某地的地籍和不动产权籍调查项目,提出了一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混合作业新方案。两种技术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数据采集精度,数据获取速度是传统作业速度4倍以上,界址点误差小于3 cm,满足对复杂空间权利的不动产权籍管理和登记需求。  相似文献   
150.
GPS-InSAR数据融合解算三维形变场模型易受观测值粗差影响,且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定权方法不具备抵御粗差能力,计算效率低下。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抗差垂直向方差分量估计的GPS-InSAR融合解算模型,利用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及抗差估计理论,通过对观测值最优化分类并进行选权迭代,精确分配权重,进而有效计算三维形变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抵御观测值粗差不利影响,提高三维形变场反演精度,提升逐点式计算的三维形变场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