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9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896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732篇
地球物理   559篇
地质学   1264篇
海洋学   1401篇
天文学   100篇
综合类   289篇
自然地理   27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Management of summer-spawning herring off Icel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温度和盐度骤变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行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视频记录分析的方法,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温度和盐度骤变条件下的运动行为、摄食行为及相关生理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由29℃骤降至18和23℃时,对虾的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明显下降,索饵时间显著增加(p<0.05);当温度由29℃骤升至36℃时,对虾的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显著升高(p<0.05),索饵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盐度由30骤降至5和10时,对虾表现出强烈的逃避行为,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在观察时间内没有发生摄食行为。  相似文献   
23.
对虾养殖水质与饵料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投喂不同厂家生产的对虾配合饵料致使水质因子变化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水体的pH、溶解氧及氨氮含量的变化和饵料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且影响到对虾的生存。而养殖水体的盐度、温度的变化和饵料的相关性不甚明显。文中还对配合饵料影响养殖水质因子变化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
本文根据CTD观测资料,分析了研究海区的温、盐、密度跃层的分布与变化,讨论了逆温逆盐层的分布区域,并从跃层角度出发,分析了深层水的涌升,黄海冷水团的上边界以及台湾暖流在东海北部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我国北黄海的烟威渔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优选因子场预报模式,对盐度的时空变化进行预报试验。文中对所采用的统计预报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对影响本海区盐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及预报结果作了初步分析。预报试验表明:预报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27‰,预报相对误差在18%左右,预报误差小于0.5‰的站数占总站数的85%,预报趋势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6.
A new metho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hromophoric colloidal organic matter in seawater has been applied to samples from the Baltic Sea, Kattegatt and Skagerrak seas. Size fractionation of the sample by Flow Field-Flow Fraction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fluorescent and UV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the individual size fractions result in a relative molar mass distribution (RMM)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The RMM distributions have been used to estimate number and weight average relative molar masses, and polydispersity indices. At least two sources of coloured organic matter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ratio of fluorescence to UV: the Baltic surface water and the Skagerrak deep water. The dominating processes were mixing and dilution, but processes such as photo bleaching of fluorescence are also believed to be important. The RMM distribution derived from UV detection (1150–1300 Dalt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linity while that derived for fluorescence (1500–1250 Dalt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alinity. The specific UV absorbance taken as a proxy of the aromaticity of the chromophoric organic material showed decreasing trend with both increasing salinity and increasing UV derived weight average relative molar mass. Increasing polydispersity of the colloidal material was also observed as a function of salinity.  相似文献   
27.
2000年8月长江口外海区冲淡水和羽状锋的观测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TD、多参数环境监测系统 YSI等仪器设备 ,于 2 0 0 0年 8月在长江口外海区对长江冲淡水结构、羽状锋等进行了现场观测。 2 0 0 0年 8月长江冲淡水出口门后 ,朝东北偏北流动 ,而当年 8月为长江径流量偏小的月份。通过动力分析指出了近口门段长江冲淡水分布类型与径流量的关系。长江冲淡水主流在近口门附近朝东北偏北扩展后 ,在科氏力作用下朝东南扩展 ,在转向区域为沿水下河谷北上的高盐台湾暖流水。高盐的台湾暖流水和长江冲淡水混合 ,生成口外羽状锋 ,强度大 ,阻挡了长江冲淡水向东扩展 ,并使冲淡水在当年径流量偏小情况下朝东北偏北运动。部分台湾暖流水在中下层能穿越长江口外而向北流动。羽状锋主要存在于长江口外 1 2 2 .6°E附近的 1 5m水层之上。在浙江沿岸、长江口外水下低谷西侧、吕泗近岸存在着上升流现象  相似文献   
28.
海水冷却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城市用水中约 5 0 %是工业冷却水。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海水冷却 ,是解决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资源危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海水冷却技术包括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和海水循环冷却技术 ,目前我国基本具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直流、循环 )冷却关键技术。寻求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加强有关行业、院所、企业的“强强联合”,适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海水冷却塔技术 ,加快产业化技术示范 ,是推进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9.
I~IOXThe half-lives of natural radioactive nuclides "'Ra, 226Ra and 228Ra are 3. 66 d, 5. 76 a,1600 a respectively, hence, the marine process with various time scales can be researched by taking these nuclides as tracers. Because these nuclides can be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m or theirdaughters' a,g, y-rays, they have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in oceanography research. Huang(1996), Huang et al. (1996 a,b) and Chen (1996) have given reviews on it.Since the contents of "'Ra, 226Ra and 228…  相似文献   
30.
低围压水平下砂的排水行为(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干样沉降法制备样品 ,选用静三轴仪对松砂和密砂样在 10 k Pa至 10 0 k Pa的低围压下的排水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实验结果作了橡皮膜校正 ,在围压为 10 k Pa的密砂实验中 ,轴向应力的校正值可达到 12 %。实验研究表明低围压下松砂的剪胀性非常明显 ,且存在剪应力极值 ;围压越低 ,松砂和密砂的剪应力极值越小 ,达到最大剪应力所对应的剪应变越小。同时还表明低围压范围内相对密度不同 ,砂的应力应变特性不同 ;此外 ,低围压下砂的内摩擦角高于高围压下的值 ,从而在工程上应重视低围压水平下砂土工程参数的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