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3篇
  免费   2012篇
  国内免费   754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499篇
地质学   3579篇
海洋学   506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2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斜坡地下水渗透力计算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分析了基岩山区斜坡区域地下水的渗流模式,指出斜坡堆积体中地下水的一般特征,根据这个特征建立了条分法中斜坡渗透力的简易计算方法,用于改进传统的剩余推力法和Sarma法。该方法不需要额外补充参数,易于工程勘察人员掌握。提出通过极限状态考察斜坡安全储备的思路,对三峡库区某滑坡在水库蓄水前后的稳定性和安全储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传统方法计算的稳定性系数过高,当库水位快速下降时滑坡稳定性减弱,地下水渗透力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2.
探地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对探地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分析雷达检测道路厚度结构的物理前提.将探地雷达的道路厚度检测技术与常规的钻孔取芯方法进行对比,并根据笔者在工作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说明探地雷达在公路厚度结构检测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论油气化探精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油气化探精查技术是在盆地有利聚集区(带)进行化探和石油地质详查的基础上,对圈闭进行含油气性评价并优选钻探目标的化探精细调查技术.它是包含样品采集、实验测试、信息提取和解释评价等为一体的系列技术.简述精查技术产生的背景,在论述化探精查技术及其在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展望该项新技术在西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文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中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主要因素,以规则平面框架对例对新旧规范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其间的重要变化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5.
邓韫 《华南地震》2003,23(1):51-56
根据1900~2000年中国大陆、台湾及全球地层记录及前人的研究,论证了地层周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形成机制。作者认为,是太阳活动、月球运动轨道及各行星运动轨道的周期性变化,通过磁力及万有引力改变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布,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最终致使地展出现周期性的活跃期及平静期。  相似文献   
106.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碎岩方法,近年来随着施工领域的拓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简要阐述了冲击旋转钻进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一些冲击器新品种及其相关的钻进新工艺,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7.
A new inelastic structural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by incorporating the force analogy method (FAM) with the predictive instantaneous optimal control (PIOC) algorithm. While PIOC is very effective in compensating for the time delay for elastic structures, the FAM is highly efficient in performing the inelastic analysis. Unlike conventional inelastic analysis methods of changing stiffness, the FAM analyzes structures by varying the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field, and therefore the state transition matrix needs to be computed only once. This greatly simplifies the computation and makes inelastic analysis readily applicable to the PIOC algorithm.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mpensates for the time delay that happens in practical control systems by predicting the inelastic structural response over a period that equals the magnitude of the time delay. A one‐story frame with both strain‐hardening and strain‐softening inelastic characteristics is analyzed using this algorithm.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algorithm is feasibile for any inelastic structures. While the control efficiency deteriorates with the increase in magnitude of the time delay, the PIOC maintains acceptable performance within a wide range of time delay magnitudes. Finally, a computer model of a six‐story moment‐resisting steel frame is analyzed to show that PIOC has good control results for real inelastic structures.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8.
非开挖导向钻进实际轨迹的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开挖导向钻进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钻进中,由于钻进在地下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到得钻进中当前点的顶角、方位角和孔深,通过均角全距法原理,可以近似地描绘出当前钻孔的空间实际轨迹,并确定钻头的位置。应用这一原理,同时运用VisualBasic语言和AutoCAD绘图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一套应用程序,可以直接绘制出当前钻孔轨迹,并可实现对钻孔轨迹的调控,从而保证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9.
马能霞 《地下水》2003,25(1):55-56
本文通过对钻机老化过程及规律的探讨,找出了一种方便而有效衡量钻机老化程度的数量指标,用以定量地度量钻机老化程度,为钻机发挥最佳经济效益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长效振弦式锚索测力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效振弦式锚索测力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技术性能和配套仪器,并对主要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成果作了论述:(1)弱激发电路解决频率不一致问题;(2)微小变形原则解决长期稳定性问题;(3)新数学模型提高了传感器准确度,二次仪表提高了传感器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