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01.
南海及邻域具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物源,为海洋固体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物质来源和堆积环境。为系统查明南海及邻域砂矿资源分布情况,本文通过对南海及邻域2606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试、碎屑矿物鉴定,以及重矿物的品位计算,分析了南海及邻域有用矿物砂矿资源以及建筑用砂资源分布特征并预测了远景区,总结了砂矿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南海及邻域具有远景的矿种主要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锐钛矿、独居石和石榴子石等;重矿物高品位矿点主要集中在南海东北陆架、菲律宾海盆、南部陆架,重矿物异常区主要位于周缘陆架浅水区以及越东外陆架浅水海域、菲律宾海盆。锆石品位异常区的范围最大,达到工业品位的面积也最大;其次是磁铁矿、钛铁矿、独居石的异常区;锐钛矿、金红石异常区的面积相当;石榴子石品位异常范围最小。根据砂矿的分布规律、大地构造背景、成矿条件以及成矿元素特征,圈定了24个有用重矿物砂矿成矿远景区和6个成矿带。沉积物中砂(0. 063~2 mm)含量大于50%的建筑用砂的远景区9个,主要分布于海南岛西南面到台湾海峡南部一线以北海域,其次为南海南部礼乐滩、万安滩、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其余海域极为罕见。基于南海砂矿资源分布特征,初步建立了近岸型、潮流砂脊型、古河道埋藏型、峡口型、陆架坡折带型等五种砂矿成矿模式,为海砂资源进一步勘查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2.
基于不同邻域系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储层岩相随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在油气储层随机模拟中马尔可夫链模型的不同方向的转移概率矩阵求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二维剖面中不同方向的转移概率矩阵求取方法,这种方法的提出使得不同阶次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邻域系统的转移概率矩阵的求取变得容易可行。随后,对不同邻域系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进行了储层岩相随机模拟试验。最后比较了不同邻域系统岩相模拟的结果并探讨了在储层研究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3.
采用在广州市13个保障房社区收集的一手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技术,分析了保障房社区居民情绪幸福感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区建成环境(住房条件、社区建设)和社区社会环境(社区社会网络和社区凝聚力)与情绪幸福感水平显著相关,但没有证据表明社区内的保障房比重与情绪幸福感相关。此外,居民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特征与其情绪幸福感显著相关。身体健康水平与情绪幸福感水平显著相关,且对于婚姻状况和住房条件与情绪幸福感的关系而言起到中介效应。因此,保障房的规划和建设要兼顾社会环境建设和物质环境建设,以提升保障房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204.
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研究与规划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活空间的构建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社区满意度研究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郊区快速发展和社区生活圈构建的背景下,论文基于对上海市郊区居民活动日志调查的一手数据,在Campbell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从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视角出发,聚焦社区客观建成环境、社区主观感知特征和社区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影响机理,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区感知情况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居民对社区的健康、便利、安全和美观情况的感知对社区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的正影响;社区的密度、可达性、设施等客观建成环境通过影响社区感知特征而间接地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对社区感知特征和社区满意度的影响甚微,影响郊区居民社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社区特征。  相似文献   
205.
地图网络数学定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拓扑学中网的数学定义,证明了收敛于xi∈A belong to X的网{xia)和收敛于xi的地图符号qgf(xi)的网{qgf(xi)a)的存在,推导了可表达坐标网、水网、道路网等多种地图网络的数学定义。  相似文献   
206.
一种适应局部密度变化的空间聚类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一种适应空间局部密度变化的空间聚类算法(简称ADBSC).在该算法中,首先提出一种新的空间局部密度度量方法,即k-空间近邻最大距离,而为了表达空间局部密度变化特征,引入距离变化率概念,用于度量邻近目标间空间局部密度变化情况.然后将所有空间邻近的距离变化率小于给定变化率阈值的空间目标标记为局部密度相等,再将空间邻近的局部密度相等的空间目标聚为一类,得到空间聚类结果.并给出ADBSC算法的详细描述和计算过程.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算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自动适应空间位置的局部密度变化,适应不同形态的空间簇,而且比DBSCAN算法更实用.  相似文献   
207.
Reviews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6):266-267
Abstract

Imtnigrazione e Multicultura nell'Italia di Oggi: il Territorio, i Problemi, la Didattica, Carlo Brusa, editor, Milan, Italy: Franco Angelli. 1997. ISBN 88-464- 0246-4. (paper).  相似文献   
208.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林1块100 m×100 m的大样地,利用其直径分布和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4种结构参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直径分布表明该林分是典型的异龄林直径结构;(2)青海云杉林地青海云杉为顶级群落且呈单种聚集,空间隔离程度为零度混交;(3)青海云杉直径大小比数和树高大小比数平均数均为0.49,生长上处于中庸状态,大小分化程度一般;(4)青海云杉林角尺度分布呈正态分布,其平均值为0.526,从林分水平分布格局上看,青海云杉分布是以团状分布的;(5)青海云杉开敞度大小为1.667,生长空间很充足。相关研究结果对于今后青海云杉林的合理经营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9.
A sample containing 1 026 stars of spectral types F, G, and K, mainly dwarfs, from the solar neighbourhood with available space velocities and metallicities is treated. The treatment compris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etallicity and velocity data and calculation of galactocentric orbits. Sample stars identified as members of the galactic halo are detached from the rest of the sample based on the values of their metallicities, velocity components and galactocentric orbits. In identifying halo stars a new, kinematical, criterion is proposed. Except one, these halo stars are the metal‐poorest ones in the sample. Besides, they have very high velocities with respect to LSR. On the other han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hin disc and thick one is done statistically based on LSR space velocities, membership probability (Schwarzschild distribution with assumed parameters) and galactocentric orbits. In the metallicity these two groups are not much different. For each of the three subsamples the mean motion and velocity ellipsoid are calculated. The elements of the velocity ellipsoids agree well with the value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especially for the thin disc. The fractions of the subsystems found for the present sample are: thin disc 93%, thick disc 6%, halo 1%. The sample stars established to be members of the thin disc are examined for existence of star streams. Traces of both, known and unknown, star streams are not found (© 2009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210.
朱钟正  苏伟 《遥感学报》2011,15(5):957-972
受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的影响,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时若仅利用光谱信息则分类精度的提高将会受到限制,而局部空间统计特征可以通过对地物空间聚集度的描述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影响。本文研究了局部空间统计在不同指数(Moran’s I, Getis-Ord Gi, Geary’s C)、邻域规则和间隔距离下,对高空间分辨率的SPOT 5影像分类精度的影响规律。首先,对波段1进行局部空间统计分析,运算结果作为纹理波段添加到原始的光谱波段中;然后,综合利用光谱波段和纹理波段进行监督分类;最后,选取测试样本进行分类的精度评价,并比较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分类精度,得到地物分类精度同参数之间的关系与规律。通过分析可以得出Getis-Ord Gi指数对于总体分类精度的提高最理想,总体分类精度从 87.74%提高到9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