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896篇
地质学   1133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四川高川茶园沟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高密度电阻率法用于四川省高川乡茶园沟滑坡地质勘察中,结合钻孔资料确定了滑坡体主滑动面的位置、基岩的埋深及含水程度,为滑坡治理提供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高密度电法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密度电法是浅层地球物理勘查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总结了高密度电法近十几年来的进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①对目前主流高密度电法仪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认为高密度电法仪正朝着多通道、多参数、多功能、大功率的趋势发展;②高密度电法工作环境已从地表测量发展到水上、水下和跨孔测量,并对后三种测量方式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高密度电法将实现全天候环境下的测量;③在对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方法和反演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四维反演的理论和应用实例进行了阐述,认为四维反演将在各类监测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分类总结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领域。结果表明:随着探测深度、观测精度的提高和观测形式的多样化,高密度电法应用领域将更加宽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广域视电阻率与卡尼亚视电阻率相比,能更好地表征地下介质的电性变化规律,一般常使用迭代法和逆插值法求解,这里使用这两种算法对E—Ex方式广域视电阻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算法所得广域视电阻率,都正确反映了地下介质的电性变化规律,逆插值的影响因素较少,计算过程稳定.其不足之处在于要求插值目标函数单调,迭代法步骤简单,并存在迭代发散的情况.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广域视电阻率公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94.
在EH4工作中,MN误差会导致视电阻率误差。有学者曾推导出MN长度误差引起的视电阻率相对误差公式,但公式的推导过程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偏差。MN方向偏差、MN长度误差及方向偏差同时存在对EH4视电阻率的影响,却未见报道。因此,这里对MN长度误差、MN方向偏差、MN长度误差及方向偏差同时存在引起的EH4视电阻率相对误差进行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EH4视电阻率误差随着MN误差的增大而增大;当存在MN长度误差时,MN长度误差为负的视电阻率相对误差比MN长度误差为正时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介绍了α径迹探测技术配合常规物探方法的找水效果。α径迹探测技术方法的原理、以及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分布特点、沉积作用及吸附作用、迁移方式。α径迹密度峰值与电测深低阻异常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96.
陈骄荷 《福建地质》2012,31(3):262-268
岩溶发育区的公路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容易形成地面塌陷,危及工程安全或正常使用,高密度电法是近年来在岩溶发育地区高速公路勘察中常用较有效的一种勘探方法。以工程实例探讨公路岩溶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广西某锡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建立了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结合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CSAMT法测量结果,推断了隐伏岩体顶界面及矿化富集规律。钻孔验证结果与物探推断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CSAMT法在本矿区深边部找矿的有效性,所建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本矿区成矿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大地电磁测深法阻抗相位的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利 《陕西地质》2012,30(2):56-61,67
从分析阻抗相位与视电阻率的关系入手,导出相位视电阻率的递推公式,对银额盆地实测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低频段视电阻率曲线的形态畸变校正,使视电阻率的残余静态效应得到了较好的压制,利用相位曲线的极值点准确地确定了白垩系低阻电性层的界面。  相似文献   
999.
张祥水 《安徽地质》2012,(3):208-211
运用常规电法勘探方法,对采集资料进行认真仔细研究,并通过电法异常综合解释,结合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同样能在贫水区寻找到好的水源,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对于以低渗透性基岩为处置围岩的核废物地质处置库来说,基岩中的裂隙网络是地下水进入处置库和放射性核素从处置库向外界环境迁移的主要通道。因此,研究基岩内裂隙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核废物的地质处置是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花岗岩为例通过野外试验,分析研究了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对处于不同状态条件下的基岩中裂隙网络进行三维原位识别的效果及能力。结果表明在以高阻值为主要电特性的基岩中,利用ERT对基岩中三维裂隙网络进行原位识别是可行的,并且裂隙的电阻率特征能较好的反映出裂隙的空间分布位置和形态,但对裂隙网络识别的效果与测线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