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3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68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6 毫秒
61.
利用从油藏中分离的芽孢杆菌HBS4在兼性厌氧情况下作用于剧毒物质亚硒酸钠,36 h后1~11mM的样品中均出现了大量红色颗粒沉淀物.生物显微镜观察发现,在很多细菌内部出现一颗到多颗红色的圆形颗粒,排列方式有单链、双链、弧线和无规则排列,并且在细胞周围释放有游离态的红色颗粒.XPS测试红色沉淀物发现四价硒全部还原为零价硒.实验还发现添加葡萄糖对单质硒的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exposure to elemental mercury (Hg0) vapor and methylmercury (MeHg) among mercury mine workers in an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China. Methods: Urine total mercury (THg) and hair THg and MeHg were measured in 26 mercury miners and smelters (i.e., exposed group), and 52 control subjects (unexposed group). Results: The mine workers showed high geometric mean THg concentrations in urine (258 ng/mL, 226 μg/g creatinine) and hair (20.0 μg/g). The urine Hg level of smelters, in particular, was extremely high (338 μg/g creatinine in urine). The highest urine THg reached 4580 μg/g creatinine. THg concentrations in urine and hair show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n the exposed group (r=0.62), indicating the adhesion of HgO vapor to hair. However, no suc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63.
通过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因子分析法和比值法分析提取出尉迟寺遗址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变信息。本区5050aBP以前的新石器时期为暖湿的气候环境;大汶口文化阶段气候总体偏干冷,存在数次波动;从大汶口至龙山文化期间,本区气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由干冷转向温湿,这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促进了龙山文化的繁荣。在5050aBP之前及4620aBP、4700aBP前后可能都发生过冷干事件。  相似文献   
64.
地质样品扫描质子探针元素分布图的本底值剔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简便、可靠的扫描质子探针元素分布图本底值剔除方法,编制了逐点本底计数值剔除计算程序。结合实际地质样品的扫描质子探针元素分布成图,对方法的有效性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成图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图像清晰、真实的优点。同时讨论了方法的误差和误差的减小途径。  相似文献   
65.
Although extensive areas of forests and grasslands are burned in the tropics, relatively little scientific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this phenomen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land area burned and estimate the charcoal (elemental or graphitic carbon) produced, I monitored agricultural burning in a 1145 km2 area in central Panama during the 1981 dry season. Over 10% of the land surface was burned in that year. Charco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aerosol were also measured and reached values of 3.1 gC/m3 during the peak in burning. Off-peak values of aerosol charcoal are less than 1 gC/m3. The high charcoal concentration reflects the massive amounts of vegetational burning occurring in the area.The charcoal advected by the air mass flowing over the area has been estimated using a box model. Assuming an average aerosol concentration of charcoal of 1 gC/m3 for a three-month burning period, a 2 km atmospheric mixed layer, a 14 km/h wind velocity to the south, and a 150 km wide zone across the western Gulf of Panama watershed, I estimate that, during the dry season, 9×109 g charcoal are mobilized by the troposphere. If 4.1×1012 g phytomass are annually burned in this region, then the charcoal emission factor to the troposphere is 2.2×10–3.  相似文献   
66.
Determinations of reactive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were performed by usual chemical derivatization methods of four humic acids isolated from soils and deltaic sediments. Statistical tests and calculations based on element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validity and limits of these techniques and allowed us to identify from 60 to 71% of the total humic oxygen. Oxygen budgets of humic acid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7.
除了继续发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装置在主、次量元素分析上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固有特点之外,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使分析范围扩展到痕量分析;开拓微区面分布的元素成像分析;进一步对传统分析因难的轻元素和中、重金属元素的探讨,开发新的高级次谱线分析方法;适应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分析要求,对薄膜分析的开拓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介绍商品化的分析装置方面的发展状况的同时,对无标样分析的基本参数法目前发展状况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8.
黔西晚二叠世煤地球化学性质变异及特殊组构的火山灰成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运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X)及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黔西晚二叠世煤地球化学性质变异及其特殊组构的火山灰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西部织金矿区9煤层中异常高含量的Fe(4.24%)、Cu(369.90μg/g)、U(49.6μg/g)、Mo(63.10μg/g)、Zn(33.97μg/g)等是来源于同沉积基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泽中所致;高含量的Fe、Cu并非以通常意义的煤中硫化物状态存在;除煤中有机质和陆源碎屑外,发现了由火山灰、有机质和陆源碎屑所形成的煤层中的特殊组构,暂定名为沉碳质火山胶凝物,它是一种有机—无机高度混合物质,根据沉碳质火山胶凝物的形态特征和物质组成,厘定出6种组构类型,分别是:网状组构、细屑组构、基质组构、孔腔组构、均质组构和碎屑组构。  相似文献   
69.
近四十年来山东南四湖环境演化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根据^137Cs放射性同位素比率获得了南四湖上级湖沉积岩芯(0~20cm)分辨率达1.4年过去约43年的连续沉积序列(1957~2000年)。利用ICP-AEs和HG-AFS获得了柱状沉积物中的主要元素含量。根据聚类分析和沉积原理与人类活动进程的对比,认为Cu、V、K、Ni、Be、Cr、Ti、Ba、Mg、Al、Fe、zn、Na、Co、Ca和Sr等元素的含量变化主要受流域侵蚀物质的变化控制;Hg、Pb、As和Mn则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受流域侵蚀物质来源控制的元素含量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7~1962年为上升阶段,1962~2000年为下降阶段,这与区域气候向干旱化方向渐变和历史记载资料一致。人为污染来源的元素如Hg、Pb和Mn在1982年后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这与该地区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且华东地区为最重要的煤田能源基地、城市扩展及区域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而As含量在1974~1982年间增加明显,这与该流域内当时农业上大量使用含As农药,残留物随农业退水进入湖泊水体有关;尔后含As农药使用量减少,沉积物中的As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0.
张涛  赵博  张德会  王斌  刘源 《世界地质》2015,34(3):639-645
基于"大多数矿石形成过程源于壳幔分异作用扩大"之认识,探讨了从地幔到地壳、从(上)地壳再到矿石堆积过程中的元素比值变化,发现元素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分异趋势并不同步。壳幔分异使(上)地壳成为大部分矿石和矿胎的储库,即大多数不相容元素强烈分配进入地壳,相应的元素比值(相容性)与巨型矿床堆积吨位指数(TAI)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线性相关程度。岩浆-热液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则依赖于浓集系数(矿石品位与克拉克值之比),后者与元素相容性之间的差异显著,反映成矿作用较之于成岩作用(即壳幔分异)更为复杂,浓集系数与TAI之间亦为线性相关。总之,元素形成巨型矿床的能力不仅与其克拉克值有关,还会受到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尤其是其在地球演化各个阶段的分异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