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47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福建省推覆构造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关玉祥  杨添水 《福建地质》1994,13(4):248-277
本文主要是根据“闽西南地区推覆构造与隐伏煤田预测研究”的主要成果来写的。在概述两次研究课题取得主要成果的同时,对福建省重大基础地质有关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文中重点是总结了福建省推覆构造发育的特征,将推覆构造划分为两大类(逆冲推覆构造,拆离构造)和五种类型(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和拆离(滑脱)构造、褶皱拆离构造),对各类型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组合特征和推覆构造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系统的总结,明确指出了燕山早期中深层次边冲推覆构造是福建省规模最大、对今后寻找隐伏矿产关系最密切和最重要的推覆构造,对研究我省的推覆构造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福建省的实际,从基础地质和找矿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2.
吉林省南部下元古界集安群地质特征与沉积期古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福润 《吉林地质》1991,10(2):31-41
根据集安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蚂蚁河组沉积期古环境为强氧化泻湖相;荒岔沟组沉积期为强还原的泻湖相、大东岔组沉积期为开阔正常浅海潮坪相。集安群从发生发展到结束古环境演化规律是:构造上,由优地槽向冒地槽演化,气候上由炎热向温湿演化;古地理环境从有障壁的局限海变为无障壁的开阔海;从咸化海向正常海,从泻湖相向潮坪相转化。  相似文献   
63.
山西寿阳—阳泉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石炭—二叠系是在海湾背景下发育的一套由滨海平原—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沉积组成的海退层系。主要沉积环境是三角洲平原,其上部为冲积平原包括网状河和辫状河;下部为海湾(或分支间湾)、潮下碳酸盐岩、潮间介壳滩、碎屑岩潮坪及滨海沼泽湿地等。三角洲为河控浅水三角洲。上述沉积环境,随海水退却在时空上具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64.
高抒 《第四纪研究》2007,27(5):750-755
以江苏中部海岸潮滩沉积为原型,提出了获取潮滩沉积记录中沉积层保存潜力信息的正演模拟方法。模拟结果显示,在沉积物供应恒定的条件下,随着潮滩的不断淤长,岸线淤进速率逐渐减小,潮滩滩面的沉积速率逐渐降低,而潮滩层序中的泥质沉积的厚度向海逐渐增厚。沉积层保存潜力的计算结果显示,潮滩上保存潜力在高潮位附近和潮下带的较低部位为最高,可达80 % 以上,潮间带下部存在着低值区,保存潜力低于20 % ,与前人在潮间带进行的现场观测结果相近。对研究方法经进一步细化(如考虑滩面坡度和粒度分布变化、波浪和风暴潮作用、潮沟摆动等因素),并与反演方法相结合,可望更好地解释沉积记录中的环境演化信息。  相似文献   
65.
苏北潮滩湿地不同生态带碳、氮、磷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苏北潮滩湿地不同生态带的表层以及柱状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和有机磷含量,并结合不同植被不同植株部位中碳、氮、磷的含量变化,分析了潮滩沉积物中碳、氮、磷的垂向和水平分布特征与规律,探讨了不同生态带以及潮滩植被对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富集作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苏北潮滩湿地各生态带对不同的测量指标有着不同的富集作用,互花米草滩的总有机碳、总氮和有机磷含量要远大于其他几个生态带,光滩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最高; 粒度效应是控制互花米草前缘地带以及互花米草滩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氮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盐蒿和芦苇滩中有机碳和氮的分布更多的是受粒度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 不同生态带表层沉积物中的C/N比值分布,大致可反映其有机物来源的差异,而不同生态带中柱状沉积物中的C/N比值相对接近,很难根据C/N比值大小来对不同生态带中的有机物来源进行判断,这可能是埋藏在柱状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更多的受到了早期成岩作用造成的。植被对潮滩湿地中碳、氮、磷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3种物质在互花米草、盐蒿和芦苇中的含量差别不是很大,因此潮滩植被对沉积物中上述3种物质的贡献差别主要是由不同植被的生物量和其所处环境的沉积动力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66.
灌河口潮滩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于文金  邹欣庆 《地球化学》2007,36(4):425-433
河口地区潮滩是重金属重要的"汇"。测定了灌河口(燕尾港)潮滩高中低滩的33个表面样粒度、重金属数据,研究了4根柱状样的重金属和粒度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富集指数法等评价指标,对灌河口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相互比较和印证。分析结果显示,灌河口潮滩重金属的分布主要受水动力影响,特别是受粘土分布的控制。Cd与粒径Ф值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只有0.099,而与粘土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Hg的变化趋势恰恰相反,其含量随着距离河口距离的加大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其他元素的变化趋势不明显。重金属元素Zn、Pb、Cu、Hg含量变化走势基本相同,用Li作归一化标准元素归一化后,所有重金属元素的归一化值变化波动范围均比重金属含量值明显收窄,波峰和波谷有后延的趋势。灌河口滩涂总体重金属环境尚可,但存在一定程度的Hg、Cu污染富集。柱状样Hg、Cu的地累积污染指数总体上均呈现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
A new coastal marine ecosystem model was developed, which was composed of pelagic and benthic ecosystems, and was applied to Mikawa Bay, Japan. This model deals with variations of biochemical and physical interactions among dissolved oxygen and C–N–P species (composition formed out of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lements) so that it resolves the flux dynamics of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oxygen elements. The 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 figured in this model is constructed for the purpose of simulating the estuarine lower trophic ecosystem, in areas where the sea was too deep for light to reach the sea-bottom. As a result of coupling the benthic with pelagic system, the effect of process of sedimentation and nutrient diffusion back to the pelagic system could be indicated. In addition, by implementing the tidal flat ecosystem model's calculation result, the integrated model can include the effect of water purification in tidal flats where the light can reach the sea-bottom, and where sea-weed, sea grass and benthic algae exist. In this study, the model indicates that oxygen-depleted water exists at the sea-bottom especially in summer mainly caused by an increase of oxygen consumption in the benthic system and a decrease of the vertical mixing water process. Furthermore, by comparing the case – with the tidal flat ecosystem model and the case without it, the effect of water purification of tidal flat estuaries was indicat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a short time scale, the tidal flat has the potential to restrict red tide (rapid increase of phytoplankton), and from the viewpoint of a long time scale, it restricts the sedimentation of detritus. Restricting the sedimentation prevents oxygen-depleted water occurring in the coastal marine system of Mikawa Bay.  相似文献   
68.
本文采用发酵法对菲尔德斯半岛南部近海水域表层中粪大肠菌群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在近岸表层海水中 ,粪大肠菌群检出数密度最大的 40个 /升 ,一般是 2 0个 /升 ,密度最小的小于 2 0个 /升 ,后者占多数站位。排污口潮间带 1月份粪大肠菌群检出数 40个 /升 ,3月份 2 80 0个 /升。粪大肠菌群的分布 ,离岸越近数量越高 ,同频繁的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由此看来菲尔德斯半岛南部近岸水体已受生活污水污染 ,尚属轻度污染。但排污口潮间带的污染趋势应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69.
Since the 1970s,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has found extensive applications in diverse research areas of geoscience[1]. In China, a lot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c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loess, lake and marine sediments for the purpose of paleoclima…  相似文献   
70.
设计了一种平三角形修正算法来修正TIN模型中可能出现的平三角形区域。该算法通过对由平三角形组成的区域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平区域采用交换边、增加点甚至不处理的修正方法,同时对由于等高线数据错误产生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去除约束型狄洛尼三角网中所有应修正的平三角形,并生成对地形描述更为精确的三角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