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544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需水量上升,水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水安全保障程度不足;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量稳定、水质较好的特点,可作为重要的应急备用水源。本文从地下水资源着手,系统梳理了大湾区水资源环境条件、地下水资源状况、特征和开发利用潜力,并提出了应急后备水源地建议,得到以下认识:(1)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2)湾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丘陵山区以HCO_3-Na型、HCO_3-Ca型及HCO_3-Na+Ca型为主,冲积平原及山间盆地以HCO_3+Cl-Na型及HCO_3+Cl-Na+Ca型为主,三角洲地区以Cl-Na型微咸-咸水为主;(3)西江、北江及东江干流构成湾区内地下水排泄的总渠道,各支流为地下水的局部排泄基准面,地下水动态变化具季节性特征;(4)地下水整体水质较好,Ⅰ-Ⅲ类水占比高达66.25%,从丘陵山区到三角洲平原,水质呈变差趋势,尤其在广州、江门、中山、东莞等城市周边水质较差,超标因子主要为氨氮、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等,三角洲地区发育大量"铁质水"和"氨氮水",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5)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东莞及中山等城市基本未开发利用地下水,在各类地下水中,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具有规模开采的开发利用潜力;(6)综合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将广花盆地等10处富水块段作为应急水源地备选,经初步计算每年可为大湾区提供约4.18亿m~3的应急水源保障。为应对突发性水质污染及极端干旱气候等大规模供水危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用水安全,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议加强大湾区的基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掌握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精准计算可用于应急备用开采的地下水储存量。  相似文献   
22.
地面大直径钻孔可作为井下被困人员的逃生通道,是矿山事故造成人员被困井下时重要的应急救援方案之一。而常规大直径工程孔以泥浆正循环、多级扩孔工艺为主成孔,无法满足救援要求。着眼于大直径孔救援逃生目的,阐明包括精准透巷、优化孔身结构、高效成孔和安全透巷等四项成孔工艺设计原则;以此为指导,针对覆盖层钻进、二开基岩层钻进、下套管及固井具体施工情况,分析了全套管钻进、导向孔下导管钻进及集束式潜孔锤扩孔钻进、浮力法下套管及内插法固井等技术;借用巷道围岩松动圈及塑性区成熟理论,视透巷钻进所破坏的塑性区岩体为潜在垮落体,进行顶板稳定校核,提出了安全透巷距离及位置等关键参数设计选取方法,为地面大直径应急救援钻孔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3.
单体式架构应用在突发事件预警辅助决策系统开发中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本文引入了微服务架构设计开发该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分析微服务架构在复杂系统中相对于传统单体式架构的应用优势,设计出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选用Spring Cloud微服务框架,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扩展,创建了基于该系统设计的注册中心与网关.系统采用二三维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展示平台,通过接入各行业静态、危险源动态监测数据,根据设定的模型进行数据融合、处理,辅助进行预警信息生成、发布及应急处置阶段的指挥决策.所设计方案在湖北省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辅助决策系统中得以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类系统使用微服务架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吴晓华  王凡勇  朱晓琳  王学森 《地下水》2007,29(5):29-32,49
阐述了济宁组群结构大城市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因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现有水源地的开采潜力分析,提出河里、双庙、石桥、大南铺-新驿和济宁城区水源地适宜作为应急供水水源,并采用不同方法计算了应急供水总量.当济宁市城区水源地无法供水时,在无新增供水水源的情况下,其它应急水源地的供水保证程度(按2010年规划需水量计算)为60%,可基本满足城市生活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25.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the Indian Ocean Tsunami of 26 December 2004 on the tourist island of Langkawi, Malaysia. In comparison with many other locations struck by the tsunami, the immediate 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in Langkawi were relatively minor. A detailed survey of the watermark and ground elevations was undertaken in the worst affected area between Sungei Kuala Teriang and Sungei Kuala Melaka. Here, the tsunami reached a maximum elevation of 4.29 m as it crossed the coast, with a maximum flow depth of 2.0 m and a very consistent run-up elevation relative to mean sea level of 300 ± 10 cm. The tsunami inundated inshore areas for 300 m and penetrated inland along creeks for 500–1000 m. Structural damage to buildings was confined to within 50–150 m of the shoreline where about 10% of the houses were completely destroyed and 60–70% suffered significant structural damage. Damage was particularly severe in areas where there was no engineered coastal protection, but while coastal revetments did provide enhanced protection for houses at the waterfront, the coastline in the study area appeared to be more heavily impacted than elsewhere in Langkawi because wave energy was focused on the area by offshore breakwaters built to protect the Langkawi port and airport. Emergency response after the tsunami was rapid and efficient but would have been improved if the local police station had not been rendered inoperative by the first wave, and if a mechanism had been in place to ensure that informal advance warnings transmitted between Phuket (Thailand), Langkawi and Penang (Malaysia) by tourist operators could have been more widely disseminated.  相似文献   
26.
局地自适应多级模式降水预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我国对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的实时业务定位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均定位误差均在20-30km,美国在同一海区的定位误差也在这一精度水平上。值得注意的是,计算业务定位误差的标准是各国确定的所谓“最佳位置”,然而,该“最佳位置”并不一定能代表实况。事实上,我国和美国的“最佳位置”是有差别的,平均达54.4km,且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过小地估计了业务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27.
郭容  杨正湘  汪成 《华南地震》2001,21(4):58-63
通过对常德市太阳山东西两则农村和集镇515栋房屋的32项建筑指标的调查,揭示了农村和集镇建筑抗震性能现状,分析了本区农村建筑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和地震时可能造成的破坏,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28.
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湖州台的近震监测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湖州地震台DD-1地震仪记录的1980—1990年期间Δ<500km的近震资料和仪器放大倍率,利用理论计算Δ—Mmin曲线,b值检验3种方法,对湖州台的近震监测能力进行了估算和评价,得出了该台对目标监测区域内的有效监测震级。最后对区域地震台站的近震监测能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王基华  金晓微 《地震研究》1992,15(2):205-209
本文介绍了自1987年5月开始观测以来,小汤山温泉溶解H_2、CH_4及电导率在地震活动期的变化特征,并对小汤山(以下统称为井)的映震能力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