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87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425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921.
针对"8·8"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应急测绘保障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探索利用多源多途径方法,快速获取九寨沟核心景区多源灾情地理信息数据,开展相关数据的融合应用。实践证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应急测绘保障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利用精度,而且可以快速提高应急保障数据的使用效率和用途。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还可为指挥决策等部门的灾情侦查、灾害调查、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内容丰富、多维支撑的决策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922.
杜萍  刘涛  李鼎凯  杨晓霞 《测绘学报》2019,48(6):747-755
当前,应急响应范式已经由“预测-应对”转变为“情景-应对”,应急地图作为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的重要内容,其制图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本文介绍了突发事件情景及地理场景的定义,指出地理场景是各情景要素存在或发生的物理空间,同时也是应急地图表达的对象;论述了应急场景快速制图的基本原理及该制图模式具有的4个主要特点;将传统的地图信息传输理论与新应急响应范式相结合,提出了应急场景快速制图模式下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中空间信息的传输过程,并分析了该过程中影响信息传输效率的地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空间认知。  相似文献   
923.
村镇应急公共设施选址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公共设施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和实践通常围绕城市展开,中国村镇地域广阔、环境复杂,传统方法规划的应急公共设施布局无法满足村镇的需求。因此,针对村镇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应急公共设施布局优化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 建立包括地理因素、交通条件、人口分布情况和危险源分布情况在内的应急设施适宜性用地指标体系,并避免在地质灾害、洪水等灾害高发区域建设;② 对仅需要承担应急服务的设施,建立集合覆盖模型和最大化覆盖模型两级选址模型进行分析,对需要承担公共服务和应急服务双重任务的设施,建立集合覆盖模型和p-中值模型进行分析;③ 以响应覆盖率、交叉响应率作为效率性评价指标,最大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作为公平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设施选址方案。本文以神农架林区松柏镇为研究区域,以消防设施和应急医疗救助中心分别作为两类典型应急公共设施进行布局,得到以下结论:① 应急设施适宜性用地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综合评价应急设施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② 对多选址方案进行对比,模型计算结果在效率性和公平性指标方面优于原选址方案,同时结合人口分布、实际用地情况和成本因素能够确定更为优化的布局方案,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24.
快速选择和分配应急医疗机构是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实时交通是影响城市医疗机构时空可达性的主要因素,医疗机构的资源数量和突发事件的救助需求是否匹配决定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本文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将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实时道路通行情况、医疗机构等级及其资源数量以及突发事件的救助需求作为选择指标,建立适合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需求的医疗机构选择模型,设计其算法流程并利用青岛市相关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及关键步骤的作用。本文提出的应急医疗机构选择模型及算法能够在推荐医疗机构的同时完成救治人员分配和路线规划,提高了应急医疗机构的选择效率,对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决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5.
基于Internet的WebGIS是目前地理信息发展的趋势之一,GIS与GPS的结合应用将在应急的WebGIS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以上两种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在GIS应急预案中特有的解决方案。借助于GPRS无线网络、Web Service服务及其Epoch IMS WebGIS平台做了具体的程序实现,开发完成了应急系统中常用模块。系统利用网格化管理理论,以GPS/GIS为基础,实现对应急GIS网络设施的巡查和指挥调度,提高巡查业务的工作效率。在高效、准确完成指挥调度应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已有数据,为客户提供一个全面的监控、调度、数据分析系统。从而为应急领域的系统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26.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城市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以青岛应急联动系统为例,论述了目前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中主要业务模式及流程,分析了青岛市应急联动系统的模块架构,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功能与决策支持功能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7.
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和城市功能的增强,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突发事件应靠科学的方法预防处理.建立起城市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对整个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预测事故危险性;对事故预防和及时的应急处理提供决策支持.在事故发生时通过本系统能够赢得宝贵的时间,减少事故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危害.用科学的手段防灾减灾,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城市重大事故的处理,保护国家公共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8.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危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事故灾害时有发生.因此,为应对城市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城市必须建立一种应急机制或综合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管道分析是GIS技术在城市应急管理模型中的具体应用,利用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对地下网管进行综合管理,可以将管线信息有序的存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更新和资源共享.本文以广州大学城管道数据为数据研究基础,结合国内外管网数据模型,在先前开发完成的广州大学城可视化平台基础上加入横断面分析、垂距分析和爆管分析三个分析模块,对管网模型进行了算法改进并编程进行了技术实现,这三个功能模块可以直观地让管理员清晰地了解地下管线的走向和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方便管理各种事务,防止和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灾害的影响范围.这三个功能可以应用于管道设计、铺设、维修等工作,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建设起着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9.
灾害紧急救援提出了对地理信息技术新的急迫要求:即动态GIS中的动态数据模型和"0"初始化计算问题,障碍空间路径规划问题、"安全岛"问题——障碍空间最大(小)间隙问题、与安全区的k阶邻近问题,本文给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和解算实例。  相似文献   
93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分析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自然灾害发生后,准确把握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应急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本文以台风"利奇马"为例,基于"新浪舆情通"系统搜集的相关微博、微信、论坛、网站等全网舆情数据,探究台风灾害全过程舆情信息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灾害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