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0篇
  免费   1117篇
  国内免费   985篇
测绘学   970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703篇
地质学   3812篇
海洋学   51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98篇
自然地理   58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81.
Scalar and vector intensity measures are developed for the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limit‐state capacities through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DA) by exploiting the elastic spectral shape of individual records. IDA is a powerful analysis method that involves subjecting a structural model to several ground motion records, each scaled to multiple levels of intensity (measured by the intensity measure or IM), thus producing curves of structural response parameterized by the IM on top of which limit‐states can be defined and corresponding capacities can be calculated. When traditional IMs are used, such as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or the first‐mode spectral acceleration, the IM‐values of the capacities can display large record‐to‐record variability, forcing the use of many records to achieve reliable results. By using single optimal spectral values as well as vectors and scalar combinations of them on three multistorey buildings significant dispersion reductions are realized. Furthermore, IDA is extended to vector IMs, resulting in intricate fractile IDA surfaces. The results reveal the most influential spectral regions/periods for each limit‐state and building, illustrating the evolution of such periods as the seismic intensity and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increase towards global collapse. The ordinates of the elastic spectrum and the spectral shape of each individual record are found to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they are shown to provid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highly efficient IM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2.
曾定帮  彭文祥 《岩土工程技术》2005,19(1):53-54,F003
介绍了东海大桥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对一些关键技术做了详细说明 ,还讨论了海上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设备的选择及所用的淡水泥浆的配制  相似文献   
183.
三峡水库区巫山新县域库岸综合治理工程范围内涉及到滑坡、泥石流、塌岸等多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综合运用了多种技术与结构措拖,工程的复杂性和典型性在整个三峡库区具有极强的代表意义。笔者对整个治理方案的布置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对治理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典型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合理化建议。结论认为,库岸综合治理工作,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结合城区总体布局及沿线市政工程建设,综合考虑,有机结合,做到治理和利用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改善新城建设用地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设计人员必须依照现场实际条件进行动态设计,确保工程方案合理、可靠、经济。文中讨论的问题和实践经检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4.
本文通过对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思考,总结并提出了在设计院信息化建设七个领域应用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5.
工程勘察设计信息集成化系统的实施状况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建设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备受工程设计企业关注,但推行情况却不甚理想。本文通过阐述信息集成化系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分析其应用状况,寻求推广受阻原因,提出了开发该系统的思路和改善其实施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6.
沙漠沙丘污水处理系统:原理、方法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沙丘系统(DDS)”是以地球化学工程学原理为指导的特殊水处理系统,它利用沙漠沙作为滤料,通过“机械过滤”、“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净化污染水,一方面可使沙丘变得湿润而不再移动,以固定移动沙漠;另一方面又能净化污染水,最终起到“以害克害、固沙治水、一举多得”的良好综合生态环境效应。DDS是绿色的水处理系统,所需的原料和生成物都属于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无二次污染的发生。在DDS设计中,要注意的主要因素应包括:滤料的种类、湿干时间比、微生物培养方式、滤料层厚度、进水水质、时间、温度和pH等。DDS可以把官厅水库水由V类和超V类处理成2~3类水,从而恢复官厅水库的饮用水功能。  相似文献   
187.
以深圳某建筑深基坑滑塌为例,在现场实物和相关资料调查的基础上,从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基坑滑塌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导致该基坑支护工程滑塌的主要原因是土钉和锚索抗拔力不足.最后针对目前深基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设计方案的审查、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土钉墙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8.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在高层住宅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某高层住宅楼工程为例,介绍了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经静荷载试验和建筑物沉降观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说明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可以成功地用于高层住宅楼的建筑中.  相似文献   
189.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的深圳汝南大厦在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钻进困难,必须重新选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结合场地特殊地质和环境条件在对人工挖孔桩、换填法、树根桩法、旋喷桩复合地基等8种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分析与优选的基础上,借助模糊决策理论进行方法优选验算,最终选定了人工挖孔桩加部分钻(冲)成孔灌注桩的方案.采用该方案在深圳市汝南大厦的施工实践表明其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0.
总结了探地雷达在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方法技术以及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新进展.在硬件方面,主要以改进天线性能为主要发展方向;在数据处理方面,主要研究提高信号信噪比及目的体定位方法;在应用方面,开展了精确测试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