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209篇
地质学   802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92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LI Hong-jun  CHI Shi-chun  LIN Gao 《岩土力学》2006,27(Z1):1063-1068
A simplified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aseismic stability of slope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shaking, in which the effect of dynamic shear strength and time-history stress on the yielding angular acceleration of sliding block is taken into account, is presented. The fundamental feature of this procedure is the dynamic shear strength.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s are perform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he computed sliding displacement for a given core dam, with either method of dynamic shear strength properly considered, is more rational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mputational results based on static shear strength.  相似文献   
22.
Inclined anchors are widely used in a var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blems to resist oblique loads, most relevant being in transmission towers and in rocks and dams for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breakout resistance of the inclined anchors in sand has been worked out using limit equilibrium approach. The breakout resistance has been calculated for different soil friction angles with varying relative depth ratio and anchor inclination. The break out factor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ith the inclination of the anchor. A comparison of predicted values of break out resistance of anchors by the proposed analysis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as reported by the other researchers showed reasonably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23.
从分析大湾铀矿田各矿床(点)的铀镭平衡系数变化特征出发,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比值特征分析铀镭迁移富集行为,指出了各矿床(点)氧化带的深度,以了解各铀矿床(点)潜在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24.
福建平潭虎潮山滑坡成因机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虎潮山滑坡位于平宏公路12k 704~12k 884段北侧山坡体上,是平潭海岛通往陆地的唯一公路通道。论文通过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了虎潮山坡体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提出改建公路超挖深切坡脚和持续长时间强降雨导致的孔隙水压力作用是边坡发生滑动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大范围卫星影像彩色镶嵌图的制作流程.对于大范围卫星影像彩色镶嵌图制作的技术难点(去云、拼接、调色),文章进行了重点介绍并提出技术解决办法.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制作了两幅全国彩色影像镶嵌图:一幅为红波段(B1)、绿波段(B4)和蓝波段(B3)构成的真彩色合成影像:一幅为红波段(B1).近红外波段(B2)和蓝波段(B3)构成的假彩色合成影像.两幅影像色彩精美,信息量丰富.  相似文献   
26.
对于变质岩 Sm-Nd 和 Rh-Sr 同位素年代学来说,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等时线矿物之间在一特定的变质事件过程中是否达到并在随后保持同位素平衡。矿物 O 同位素地质测温也是如此。由于许多情况下 Nd、Sr 和 O 在变质矿物中的扩散速率具有可比性,变质矿物之间 O 同位素平衡状况能够为矿物 Sm-Nd 和 Rb-Sr 内部等时线定年结果的有效性提供制约。为了验证其适用性,本文对大别造山带双河超高压榴辉岩和片麻岩 Sm-Nd 和 Rh-Sr 等时线矿物进行了 O 同位素地质测温。尽管Sm-Nd 等时线给出一致的三叠纪年龄(213~238Ma),同一样品 Rb-Sr 等时线却给出侏罗纪年龄(171~174Ma)。片麻岩、榴辉岩和榴闪岩矿物对 O 同位素测温得到600~720℃和420~550℃两组温度,分别对应于约225±5Ma 榴辉岩相变质和约 175±5Ma 角闪岩相退变质条件下停止同位素扩散交换的温度。同一样品三叠纪 Sm-Nd 等时线年龄的保存、侏罗纪 Rh-Sr 等时线年龄的出现以及有规律的 O 同位素温度,表明在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Sr 和 O 在含水矿物(如黑云母和角闪石)中的扩散速率在手标本尺度上比石榴石 Nd 和多硅白云母 Sr 的扩散速率快。在退变质作用过程中,等时线矿物之间的初始同位素比值均一化速率主要受扩散速率慢的矿物控制,而矿物等时线时钟的启动主要受具有高母/子体比值的矿物控制。只有当高母/子体比值矿物具有快的放射成因同位素扩散速率时,才能够应用合理的矿物等时线确定变质再造的时间。  相似文献   
27.
刘斌 《岩石学报》2005,21(5):1416-1424
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着烃-烃不混溶体系中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由于这些包裹体具有复杂的组成和相态,因此不混溶包裹体组合的判别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常常难以进行。根据烃-烃不混溶体系中两个端员组分流体包裹体室温下的相态特征和在温度-压力平面图上等容线交点显示的位置,划分成三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组合,本介绍了三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叙述了不混溶烃-烃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和判别方法,并且阐述均一化包裹体相态方程和气-液平衡常数原理和方法与此同时列举了自然界简单的三种类型不混溶烃-烃包裹体组合的测定、判别和计算的几个实例,利用相态方程和气-液平衡常数,不但精确地计算出包裹体均一压力,并且精确地计算出流体密度和体积等热力学参数。最后,利用均一成气相和液相的两种包裹体在 p-T 平面图上等容线交点同样计算出流体包裹体组合的捕获温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28.
为了确定采掘平衡的定量比例关系,按照开采准备程度,将水平开拓、采区准备和回采工作面的三类巷道圈定的各级别储量称为开拓矿产量、准备矿产量和回采矿产量,简称“三量”。用“三量”来反映采掘工程的经济技术指示、生产准备情况和采掘关系,以保证生产的正常接续,以此确定制硝系统的年生产规模、企业工业硝水浓度。  相似文献   
29.
针对大多滑坡体滑裂面的三维特征,将滑坡体离散为多条柱体,从分析作用干滑裂面上的力的静力平衡入手,通过引入一定的假定,分析作用在条柱上的作用和力矩平衡条件,应用Newton-Lapson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滑坡的稳定系数真值下限解。便于与三维极限分析的上限解一起,确定滑坡安全系数的范围。应用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小湾水电站坝前堆积体在坡角开挖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堆积体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30.
非海相沉积层序的成因和构型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东部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初步对非海相层序地层学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非海相沉积层序的形成要素,既有外旋回、又有自旋回,构造和气候因素很重要,强调了环境因素.沉积基准面在海上为海平面,在陆上为潜水面、湖平面、河流平衡剖面.相对基准面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可容纳空间的周期性变化,并由之形成了一系列旋回式的层序.大多数情况下内陆基准面的变化不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在全球最大海泛期有某种联系.湖盆小而沉积速率高,形成层序的频率高于海相.以沾化凹陷为依据,提出了5种层序构型特征:冲积-河湖型,(半)盐湖-淡水湖泊过渡型,海流-深湖型,半深湖-缓坡型,河流-冲积平原型.在盆地主要发育期,断阶式坡折对沉积体系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除低水位扇外,低水位楔是构成隐蔽圈闭或复合圈闭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