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271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24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太湖梅梁湾藻类生态模拟与蓝藻水华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根据目前对太湖梅梁湖生态环境的认知,建立该湖区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进行生态模拟,基于模拟结果对太湖富营养化中最严重的蓝藻水华治理与污染物排放控制和清淤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太湖污染物排放达标将极大改善富营养水平;但应结合经济分析和效益分析,通过组合各类污染物控制总量来达到最优治理效果,模拟分析表明,单一清淤工程对于富营养化中蓝藻水华治理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62.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多稳态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48,自引:11,他引:37  
李文朝 《湖泊科学》1997,9(2):97-104
在“八五”期间太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展和充实了浅水湖泊多稳态理论,简要介绍了多稳态概念模型,并将这一理论和模型贯穿于太湖富营养化防治研究中;总结了太湖各湖区的状态演化过程,提出保护东太湖生态环境和治理五里湖的策略及技术路线,并付诸于实验;证明了利多稳态理论和多稳态模型指导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
本文根据模糊水文学关于水体“清洁”与“污染”之间无明确界面,在识别过程中具有模糊性的论点,提出湖泊水环境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我国12个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状况进行排序,结果与实际相符,文中提出的评价模型,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环境领域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64.
五里湖富营养化过程中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文朝 《湖泊科学》1996,8(Z1):37-45
五里湖是太湖西北部一个小型浅水湖湾,是无锡市的饮用水源和主要风景游览区。50年代时,该湖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全湖以大型水生植物占优势。湖水清澈见底,水质为中营养水平,溶氧接近饱和,对外来的N、P污染冲击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底泥的氧化程度较高,磷和有机物含量仅为0.023%和0.75%。浮游藻类受到了大型水生植物的强烈抑制,年均数量为26.7×10~4个/L,以硅藻和隐藻为主;从春季至秋季,随着大型水生植物的增长,浮游藻类数量大幅度减少。浮游动物多达190种,年均数量为5660ind./L。大型底栖动物较多,以日本沼虾和螺、蚌类为主。鱼类资源十分丰富,63种鱼中以凶猛性鱼类占优势,并有较多的底栖性鱼类。 自50年代以来,大约有1/2的湖面被围垦,沿岸带生态条件被破坏,失去了最适合于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的浅水区。加之60年代后期在全湖放养草鱼,水生植被遭到彻底毁灭。外源污染加剧,引起了水质的严重富营养化。围垦和修建水闸隔断了五里湖与太湖间的通道,限制了两个水体间的水流交换,妨碍了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使得来自无锡市区的污水成了五里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加速了富营养化的进程。五里湖水质已达重富营养水平,透明度小于0.5m,缺氧较为严重。营养物在底泥中大量积累,TP和TOC含量分别增高了4.17倍和1.87倍。在春末  相似文献   
65.
底泥释磷及其对杭州西湖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韩伟明 《湖泊科学》1993,5(1):71-77
杭州西湖是一个小型浅水湖泊,底泥由上部藻骸腐泥和下部泥炭层构成,其显著特点是有机碳含量特别高,氮含量也相当高,而磷的富集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实验室和现场模拟研究,考察了pH值、温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及上覆水种类等环境因素对底泥释磷量和释磷速率的影响。上覆水pH值在6.5—7.0范围内底泥释磷量最低;在较高或较低pH值时,释磷量倍增。升高水温或降低上覆水溶解氧浓度均能加速释磷。实验室模拟西湖底泥最大释磷量为0.368μgP/g。夏季现场模拟平均释磷速率为1.02mg P/m~2·d;由此估算底泥释磷量达1.346tP/a,相当于年平均外部入湖磷负荷的36.4%。底泥释磷对西湖富营养化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在营养物供给量较大的实验条件下,鲢、鳙放养明显地改变了微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代谢和理化环境,以致实验后期鳙单养和鲢、鳙混养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微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密度的增长不完全由营养级联效应所致,但初级生产力的组间差异可大致依据营养级联假说来解释。实验结果认为,以提高鱼产量为目标的鲢、鳙高密度放养,对加速营养物来源丰富的天然水域的富营养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博斯腾湖水质现状(2010-2011年)及近50年来演变趋势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博斯腾湖(简称博湖)6个采样点周年(2010年6月-2011年6月)水质调查分析表明,博湖水质空间差异明显,但不同样点水质月变化无一致趋势.大湖区西北角水域水质最差;开都河入湖处水质月变化幅度大,水质相对较好;中东部水域水质处于中间水平.小湖区喇嘛湖水质最好,介于Ⅰ-Ⅲ级之间;北闸附近的湖沼湿地,水质差,多为Ⅴ类和劣Ⅴ...  相似文献   
68.
广东省高州水库春季蓝藻水华成因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高州水库为广东省茂名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2009年和2010年春季相继出现蓝藻水华,给居民饮水带来安全隐患.对高州水库2009年和2010年春季水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浮游藻类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4.08×107 cel1s/L和1.47 x 108cells/L,其中蓝藻所占比例分别为98.2%和98.7%,优...  相似文献   
69.
Ash Kumar Rai 《湖泊科学》1998,10(S1):181-201
Harnessing the natural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basis of natural econom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wise use of such resources is very important to sustain the balance between immediate benefits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cosystem. In Phewa, Begnas and Rupa lakes of Pokhara Valley, plankton feeding fish farming in net cage,enclosure and open water stock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example of natural resources utilisation which sustains a number of households in surrounding lakes for economic activities. These lakes are also used for drinking water, hydroelectricity, irrigation and recreation etc. Howe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trophic status of the lak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long term sustainable use of the lakes in harmony with human activities. Here, we present the trophic status of three lakes of Pokhara Valley and discuss the impacts of human and natural activities on the trophic status of the lake. The study shows that heavy rain fall in the valley during monsoon is one of the strongest natural forces which flush out the accumulated nutrients from the lakes and migrate the eutrophication processes. Recommendations for sustainable use of lake water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0.
Tolo Harbour has received massive discharges of municipal sewage,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cottage industrial effluents, via three river system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before the mid Eighties. The Harbour is almost land locked and poorly flushed. The soft sediment acted as a sink for nutrient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After a decade of efforts in establishing and enforcing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legislations and upgrad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the sediments have turned into sources of nutrients and exert a measurable oxygen demand upon the overlying waters. In vitro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sediments oxygen demand (SOD) was between 17.6 and 54.3 mgo2 · m-2 · h-1. The maximum rates of release of ortho-phosphate 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were 15.0 and 206.0 mg · m-2 · h-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