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4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627篇
地球物理   1331篇
地质学   1811篇
海洋学   1160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424篇
自然地理   56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41.
川滇地块的震源力学机制、运动速率和活动方式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 4 4 2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川滇次级地块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使用 771次 3级左右地震的滑动角λ参数统计确定震源断层的错动方式 ,并用中强地震P波初动解的N轴仰角的统计分布结果得到的震源断层错动或滑动型式去佐证。拟合中强地震的矩张量速率式 ,计算了川滇次级地块各地震构造区的年均滑动速率 ,并进行比较。根据 1980— 2 0 0 1年川青地块、雅江地块和滇中地块边界断裂带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定期复测结果 ,分析了水平和垂向年均形变速率。川滇地块间的运动是不均匀的。川青地块的运动方向为SEE。雅江地块压应力场优势方向为SSE ,相对川青地块的运动速率更大。滇中地块承袭雅江地块的运动方向 ,略偏东。密支那滇西地块压应力场有 2组优势方向 ,存在向NE方向的推挤和SSE方向的逃逸 ,活动速率大  相似文献   
142.
对上海佘山地震台伸缩仪的数字记录资料进行去趋势以及地壳形变速率的分析表明:伸缩仪EW向在200l年5~7月存在破年变趋势异常,并且该测项的形变速率在2001年3~8月存在高于正常背景值的异常。结合GPS资料、应力场、地震活动性的情况分析后认为,佘山台的形变速率异常可反映上海及邻区应力场的部分信息,该信息对地震活动具有一定前兆意义。因此,应用形变数字化资料计算地壳形变速率,可作为对地层活动以及日常地震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3.
影响任何一个地下废物处置场所长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进入地下废物贮置洞室内的渗流量的大小,预测地下洞室中的渗流量是困难的,特别是当地下废物贮置洞室位于非均质非饱和带中,三维数值模型用于研究地下非均质中非饱和流动及流入地下洞室中的渗流量,讨论了非均质模型与均质模型的比较以及数值剖分尺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入洞室中的渗漏率随着引入系统中入渗量的增加而增大,选用4个参数来衡量渗流场的非均质程度:(1)介质的平均渗透率K0;(2)Van Genuchten参数α;(3)渗透率空间分布相关尺度;(4)渗透率空间分布变化的标准差σ,根据一个随机实现的渗透率分布,通过改变平均渗透率来研究其对流入洞室中渗透量的影响,对一个固定的入渗率而言,流入洞室中的渗漏率将随着Van Genuchten参数α的减小而减小,模拟结果表明流入洞室的渗漏率与介质的平均渗透率相关,即随平均渗透率的增大,流入洞室的渗漏率亦增大,流入洞室的渗漏率还高度依赖于非均质渗透率场的空间分布相关长度与标准差,一个大的相关长度或高的标准差均能导致流入洞室的渗漏率增大。  相似文献   
144.
Individual based simulation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require the availability of growth models with adequate complexity. For this purpose a simple-to-use model (non-linear multiple regression approach) is presented describing somatic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Daphnia as a function of time, temperature and food quantity. The model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with published observations of somatic growth (r2 = 0.954, n = 88) and egg production (r2 = 0.898, n = 35). Temperature i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initial somatic growth and food concentration i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maximal body length and clutch size. An individual based simulation wa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simultaneous effects of food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opulation level. Evidently, both temperature and food supply affected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but at food concentrations above approximately 0.4 mg Cl−1 Scenedesmus acutus temperature appeared a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population growth.

Four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given to show the wid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1)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birth rate and somatic growth rate, (2) contribution of egg development time and delayed somatic growth to temperature-effects on population growth, (3) comparison of population birth rate in simulations with constant vs. decreasing size at maturity with declining food concentrations and (4) costs of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ue to its plausible behaviour over a broad range of temperature (2–20 °C) and food conditions (0.1–4 mg Cl−1) the model can be used as a module for more detailed simulations of Daphnia population dynamics under realist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5.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represents an early stage of back-arc rifting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normal faulting and microearthquakes.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and deep structure of fault was investigated to clarify active rifting in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where two parallel grabens are located. A network of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s (OBSs) that displayed the hypocenters of 105 earthquakes were observed for a period of 4 days in southern-graben (SG). Most of the microearthquakes occurred in a cluster about 7 km wide, which on a cross-section striking N45°E dips 48° to the southwest. Relocated hypocenters, which are recorded by a local seismic network, show scattered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southern-graben. There are no remarkable surface faults in the southern-graben.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calculation of hypocenter locations of 1996 earthquakes swarm recorded by a local seismic network suggests that the swarm is associated with normal faulting on the southern side of northern-graben (NG). Thus, the undeveloped southern-graben is located to the south of the developed northern-graben. Southward migration of rifting, which may be caused by migration of volcanism, could thus be occurring in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The extension rate computed for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from the fault model of the northern-graben is 4.6 cm/year, which is 59–102% of the extension rate (GPS measurements).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ity of extensional deformation is concentrated within the center of the northern-graben in the Okinawa Trough.  相似文献   
146.
对目前岩石“全曲线”测试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液伺服岩石压力试验机工作机理的角度,对目前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以下简称“全曲线”)测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全曲线”测试的2个问题,即如何测出“全曲线”;如何使测出的“全曲线”真实反映岩石的力学特性,并将其用到工程中。  相似文献   
147.
软土路基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及填土高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路基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及填土高度的关系和规律,并分析了原因,推导出计算路基沉降的公式,提出了判断填土速率快慢和填土高度变化大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8.
结合传输型对地观测小卫星一体化设计的特点,介绍了一种用于对地观测小卫星系统的锁相接收机的-构成及原理,并对系统的相位噪声性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对其相位噪声进行技术控制的方法。通过文中的分析与研究,消除了由于对地观测小卫星相位噪声所引起的系统误码率的恶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为下一步对地观测小卫星的发展与应用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9.
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活动性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往关于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性的主要文献所采用的地壳形变测量资料及其结论的科学性作了述评,认为得出的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明显或不明显的结论尚缺乏充分的依据,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该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性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0.
环电流区中性原子观测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双星计划中性原子(ENA)探测仪的研制提供可靠 的理论依据,并为未来中性原子探测数据的分析及研究做好准备,针对双星轨道初步模拟计 算了双星ENA探测仪对磁暴时中性原子的观测特性. 建立了磁暴主相期间环电流离子分布的 一 个近似理论模式,并模拟计算了极轨卫星在极区上空、赤道面以及其他位置上对不同强度磁 暴主相期间环电流区ENA空间角分布及能谱的观测结果. 研究表明,存在环电流区方向和南 北极区环电流粒子沉降带两个中性原子强度极大区域;磁暴越强烈,注入区高度越低,环电 流区观测到的ENA通量越高;处于有利位置的ENA探测器可分辨注入区内边界或注入前沿;EN A探测器能够分辨环电流带离子分布的不均匀性;由于离子交换截面的差异,H,O,He 3种E NA的能谱分布不同;在10~80keV能谱范围内通量较强,易于观测;环电流区H,O两种ENA 通 量较强,有利于观测;而环电流区He ENA通量很弱,不易于观测. 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双星 极轨卫星能够对环电流区ENA进行有效探测;低纬轨道上的ENA探测器也能够对环电流区ENA 进行一些观测;ENA探测器的研制应重视低、中能量范围ENA的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