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9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84篇
地质学   1592篇
海洋学   288篇
天文学   108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5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Apatite fission-track (AFT) thermochronological modeling as a diagnostic tool for periods of stability (peneplanation) and tectonic activity (orogeny) has been broadly used in tectonic studies of Central Asia in recent years. We discuss more than 100 AFT ages of samples from the Kyrgyz Tien Shan and Altai and compare them with AFT data from northern Kazakhstan. Geological, geomorphological, and AFT data indicate intense activity in the Late Cenozoic Eurasian continental interior. The impact from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on the northern Tien Shan, Altai, and northern Kazakhstan regions showed up at 11, 5, and 3 Ma, respectively, as a result of stress propagation into the continent, with the ensuing reactivation and mountain growth. We hypothesize that a distant effect of the Late Cenozoic India-Eurasia collision was to rejuvenate Paleozoic fault zones and to deform the Mesozoic sedimentary cover north of the collision front as far as the West Siberian Plate. The reactivation facilitated formation of tectonic oil and gas traps. The activity in northern Central Asia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Indian indentation into Eurasia appears to continue and may evolve to include uplift of southern West Siberian plate with uplift.  相似文献   
42.
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山西省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3.
在矿山发现和勘查过程中往往积累了大量地质、物探等资料,随着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和物探新处理方法的发展,利用这些方法对已有资料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可以提炼出新的有利找矿的信息,避免工作量的重复投入,可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研究以铜陵狮子山矿田为例,收集了其勘探阶段积累下来的地质钻探及物探资料,采用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二次处理,建立了冬瓜山铜矿的三维矿床模型.在可视化环境下,分析了矿体与各成矿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新处理方法对已有重磁资料再处理获取的信息,圈定出了寻找同类矿床的靶区一前冲靶区,并采用EH-4等物探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钻探验证表明,采用三维可视化、物探处理新方法对已有资料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不但可以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提供找矿信息,还能节约大量时间和资金.  相似文献   
44.
新疆罗布泊盐湖卤水资源综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罗布泊盐湖赋存有丰富的含钾硫酸镁亚型卤水,现已探明仅罗北凹地区段孔隙度储量2.67×109t(折合KCl),属特大型钾盐卤水矿藏,是生产硫酸钾的理想原料;此外,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钠、镁、锂、硼等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价值较大。本文针对罗布泊盐湖卤水资源,在有效利用盐湖钾资源同时,加快其他共生资源的综合开发进程,将新疆罗布泊盐湖资源开发建设推向持续、合理、有效、高值的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为国家西部经济开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5.
应用生烃动力学法研究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今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研究具有局限性.首先,没有对上二叠统Ⅰ-Ⅱ1型灰岩生油、Ⅲ型泥岩的生气史分开评价;其次,海相镜质组反射率通过拟合公式换算成镜质体反射率评价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局限性.针对上述不足,笔者通过热模拟实验,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标定出两类源岩生油、生气的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川东地区的埋藏史及热史,模拟出源岩有机质的成烃转化率曲线.研究表明:上二叠统灰岩、泥岩有机质在距今200 Ma和190 Ma分别进入了生油、生气门限,而在距今170 Ma和140 Ma生烃结束.  相似文献   
46.
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开发状况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象可以快速查明煤炭资源开发状况以及煤炭资源开发的合法性(界内开采、界外开采、越界开采)等,对煤矿安全生产及维护矿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中部某煤炭开采密集区为试验区,选择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从矿山铺助设施、道路、矿堆、矸石的特征出发,进行矿山开采状况遥感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为支撑实现采矿权数据、规划数据图层与遥感专题数据的叠加分析和相关分析,判断非法与越界矿山,评价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47.
煤层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气是一种廉价、洁净、高效的新型能源,其开发利用可以弥补常规天然气和燃油的不足,750m^3煤层气可顶替1t标准煤。煤层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减少了煤矿甲烷气体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其负面影响是在钻探、压裂、回注水和提纯过程中会造成煤层和煤层气中杂质气体和有毒有害物质富集,对大气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48.
从考古论证自商周以来玉器制品传入湖南,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已用于礼器了,制作已达到成熟阶段,到西汉时玉器用于装饰品已经达到十分精美的程度了,价值连城的“和氏壁”来自楚地有可能就是当今湖南。湖南宝玉石资源丰富多彩,有待开发发展。  相似文献   
49.
在山东省德州市首次探明国内稀有含碘饮用用天然矿泉水--“中华碘泉”,研究表明,矿泉水是在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构造背景和弱碱氧化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下,地下水与含水介南长期水-岩反应中经溶滤形成的,矿泉水水量丰富,水质优良,为含碘水苏打型矿泉水,但氟含量偏讥;为合理开发这一富足资源,可选用电渗析,倾析方法降低氟含量,并将其作为规模化含碘矿泉水生产的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50.
基于区域竞争力对比的新疆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由于资源赋存、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方而存在的地域差异,使不同区域在旅游业发展中有不同的业绩和发展潜力。以20纪90年代以来新疆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但旅游目的地地位明显下降为线索,对比研究了新疆的资源禀赋、开发程度、客源市场竞争态等,并调查分析了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游客旅游意愿和赴疆游的客源市场潜力。提出区位条件是新疆在现阶段不可抗拒和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客观因素,必须在现实基础条件下转变思维方式,宏观上以国内远程市场为目标,建立民俗-湖泊-冰川-草原-古迹-沙漠的旅游开发序位;中观上整合近域特殊地理单元内的同构旅游产品以打造品牌;微观上倡导“旅游体验”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和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