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2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atterns of residential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 and the socio‐economic profiles of major immigrant groups from Asia in Sydney at the 1991 Census, taken soon after the largest immigrant boom in Sydney's urban history, which occurred between 1986 and 1988. It makes use of detailed birthplace, language and religion cross‐tabulations by area and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as well as four‐digit occupational data from the Census. It then tests to what extent immigration flow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Asia have been linked to Sydney's emergence as a global city, and whether the disadvantage or advantage associated with the settlement of some communities is tied to restructuring, globalisation, language difficulties, residential concentration, or other factors.  相似文献   
322.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unitary authority level data from the 2001 census of population on the spatial (and, where available, temporal) patterns in proportions of Welsh speakers in Wales. In so doing we draw attention to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census as a source of information on the state of the Welsh language. Although a 2 per cent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Welsh speakers between 1991 and 2001 has been welcomed, several commentators have drawn attention to the change in the nature of the question asked at the 2001 census which may account for some of this increase. In this paper, we assess what is, and is not, possible to discern from the census, draw attention to other potentia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the language and make some preliminary recommendations for those agencies concerned with monitoring trends in the future, both with regard to the need for more detailed language use surveys and the nature of the question included in subsequent censuses that would permit a more useful comparis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trends.  相似文献   
323.
作者在本文中阐述了在Sun工作站上研制开发的油气藏综合解释系统(Express),它主要包括工区及数据管理、地震解释、测井解释和地质绘图等四部分。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功能以及运行环境。该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是油气藏工作者综合解释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24.
中国海图符号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图符号又称为海图语言,是制图者和用图者通过海图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的工具和桥梁,是连接符号学与海图制图学的有机知识整体。本文在分析海图符号的概念、特征与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海图符号的三个主要发展特点,即相对稳定性、国际性、变异性;指出了目前海图符号系统需要改进的几个问题。本文研究的主题对于设计与应用海图符号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25.
在GIS中对空间数据库的操作,难点在于采用统一的查询语言SQL对空间数据的操纵。该问题的实现需要对现有SQL语言进行扩展,使之能够识别和处理对空间数据进行操纵的语句。本文围绕分析空间查询语句结构的全过程,采用中间件对标准的SQL语言功能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以语法树生成原理实现标准SQL语句和扩展SQL语句的分析和进行功能分解的具体方法,展示了以中间件封装空间操作的SQL词法分析、SQL语法分析的具体实现,并给出了具体的算例。本文提出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空间查询语言,空间数据操纵语言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6.
广泛运用Web和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WGIS/DGIS)有利于共享的空间数据库组织之间和用户通过互连网进行数据交换。不过,这些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互操作性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直到最近出版的地理标记语言(GML)标准的出现,这一问题才得到了解决。GML是一个新的实施规范并提供中立的框架为定义地理空间应用模式和对象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文档。XML迅速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标准电子数据交换之间的Web应用程序,然而,传统的数据库查询语言,在其目前的形式下并不适合直接查询和更新XML库。由W3C提出的XQuery查询语言为XML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但它缺乏支持空间查询,本文主要研究具有空间查询的语言GML-QL。  相似文献   
327.
LONG Yi      ZHANG Ling      HU Lei-di      LV Guo-nian   《测绘学院学报》2008,(1)
自然语言及其语音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移动GIS智能化程度,完善其人性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移动GIS的系统构成与应用需要出发,初步阐述了在移动GIS环境中语音和自然语言的应用意义及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音与自然语言的多种应用模式,包括集中方式与分布方式,自然语言对话、人机交互应答及其混合方式,特定人与非特定人方式等,并概括分析了在移动GIS方案中采用各种语音应用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28.
大范围动态水面场景的实时三维仿真是虚拟海洋环境以及三维游戏中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由于水的动态性以及各种复杂的光照等效果,传统基于CPU的模拟很难达到实时交互的能力。近年来图形处理器(GPU)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出现可编程特性,这使得人们可以充分利用GPU上提供的运算器来设计算法完成一定的任务。基于此,针对目前实时水波模拟的瓶颈及提倡的"解放CPU"(Offload CPU)的思想,本文对水波模拟的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水波模拟方法,充分利用GPU的并行运算及浮点运算能力.加快水面模拟的速度。文章给出了一定网格大小下,数量不同的点波源模拟水面的效果,并给出了单纯利用CPU和基于GPU两种方法的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329.
CAPABILITIES OF MULTIMEDIA G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phraseMultimediaGIS(MMGIS)isacombinationoftwotermsmultimediaandGIS.Thetermmultimedia(MM)isdefinedas“Amultimediasystemisc...  相似文献   
330.
强跃  赵明阶  林军志  何建 《岩土力学》2013,34(7):2099-2103
为了研究岩体局部化现象,基于轴向压杆稳定实例,运用数理和力学知识,根据Drucker-Prager(简称D-P)准则,推导了基于分叉理论的通用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差分理论得出FLAC3D计算中岩体内发生分叉的判定条件,之后在自带的FISH编译语言的辅助下,在FLAC3D中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采用D-P本构关系,研究了岩体局部化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FLAC3D中以20 000步为间隔所得的不平衡力比率模型系统逐渐趋于稳定,不平衡力比率逐渐降低,局部化现象的规模逐渐扩大至稳定,清晰度逐渐增加,证实了分叉理论能够有效地分析研究岩体局部化现象。给出的岩体局部分叉判定条件和数值验证,较为科学合理地阐述了常用分叉判定条件的由来,为解释岩体局部化现象的机制和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对岩体局部化现象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