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205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地面上的矿物或污染物元素主要是随水系而运移的。因此,利用自然水系网信息来定量分析元素沿水系的迁移、分散,对于地质找矿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应用主概率权模拟模型产生自然水系网的基础上,提出了元素在水系网中运移的计算方法,结合所模拟出的水系网,具体分析了元素在其中的迁移、扩散情况,给出了正问题和反问题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正、反问题的求解具有一致性,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客观地反映各因素对目标问题的影响程度,本文首次提出了最佳因素权重概念。定义最佳因素权重为研究区域内系统质量处于极限状态时的各因素权重之组合。结合深港西部通道工程深圳湾公路大桥桥址比选方案,详细说明了本方法的研究思路及其确定方法。通过最佳因素权重方法,能客观地、定量地确定出多因素复杂系统中的最优场址。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7年1月-2002年6月兰州市某大型啤酒企业啤酒销售资料与同期兰州市气象要素资料,分析气象要素对啤酒销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啤酒销售量最显著的气象因子。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啤酒销售量的月及逐日预报方程。并提出啤酒指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张连云  冯桂利 《气象》1997,23(5):3-7
根据27架次粒子测量系统的探测资料,综合分析了影响山东春,秋季降水云系的微特征,计算了探测层以上云中积分含水量,并依据综合分析结果对山东春,秋季降水性层状云的人工引晶剂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修正地形影响的分布式降水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升堂  康绍忠 《水文》2004,24(6):6-9
降水量一直是进行水文分析计算的输入项,对其分布状况的模拟直接影响水文分析成果精度。降水中心位置及其中心降水量对暴雨分析尤为重要,而目前尚未见对降水中心位置方面的模型研究。在对目前国内外降水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天气系统降水如不受地形影响其降水量等值线在平面上的分布近似为一组同心椭圆这一原理,建立了一种能够模拟次降水过程的降水中心位置及其中心降水量的新型分布式降水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地形影响因素修正。由于模型建立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对流域未设站研究点的实时降水量估计,同时由于模型能够指明降水中心位置及其中心降水量,因此在流域暴雨分析和洪水预报中具有实用价值。模型经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体功能区约束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现状、污染物治理水平、空气质量,特别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约束等因素,构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指标体系,用改进的等比例分配方法对2015年国家SO2,NOx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区域分配。分配结果表明:SO2和NOx削减量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空气质量较差;削减比例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及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单位GDP能耗高、工业污染物去除率低、空气质量差;削减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和南部一些省份;削减比例较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和南部几个省份,这些地区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少,空气质量好于其他省份。  相似文献   
17.
The urban environment modifies the hydrologic cycle resulting in increased runoff rates, volumes, and peak flows. Green infrastructure, which uses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is a natural system approach used to mitigate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to stormwater runoff. Patterns of stormwater runoff from urban environments are complex, and it is unclear how efficiently green infrastructure will improve the urban water cycle. These challenges arise from issues of scale, the merits of BMPs depend on changes to small‐scale hydrologic processes aggregated up from the neighborhood to the urban watershed. Here, we use a hyper‐resolution (1 m), physically based hydrologic model of the urban hydrologic cycle with explicit inclus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This model represents the changes to hydrology at the BMP scale (~1 m) and represents each individual BMP explicitly to represent response over the urban watershed. Our study varies both the percentage of BMP emplacement and their spatial location for storm events of increasing intensity in an urban watershed. We develop a metric of effectiveness that indicate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that is seen between percent BMP emplacement and storm intensity. Results indicate that BMP effectiveness varies with spatial location and that type and emplacement within the urban watershed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overall percent.  相似文献   
18.
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融合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像融合技术是卫星影像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可以将全色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特点与多光谱影像的高光谱分辨率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融合后的影像更利于后续解译。由于融合处理方法的原理以及获取影像的传感器特性不同,不同的卫星影像适合于不同的融合方法。针对高分二号卫星影像的特点,本文采用Gram-Schmidt融合法、FIHS变换方法、HPF方法、Pansharp方法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HPF方法所得融合结果在光谱特性保持方法性能最优,而Pansharp方法融合结果在信息量的保持以及清晰度方面效果更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非岩溶区林地为对比,分析了桂林毛村岩溶区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碳酸酐酶(CA)活性的季度动态变化规律,发现以下主要结果:1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岩溶区弃耕地、草地、灌丛及林地微生物数量及CA活性逐渐升高,微生物总数从64.07×10~4cfu/g上升到178.23×10~4cfu/g,CA活性从0.77 U/g上升到1.82 U/g,岩溶区林地大于非岩溶区林地。2在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微生物组成均表现为细菌最多(平均值95.14%),放线菌次之(平均值2.79%),真菌数量最少(平均值1.75%)。而在非岩溶区表现为细菌最多(平均值90.95%),真菌次之(平均值5.32%),放线菌最少(平均值3.73%)。3微生物数量季节动态整体表现为春季至夏季逐渐上升,至秋季达到最高,冬季下降,微生物总数的增长依赖于细菌的倍数增长,真菌和放线菌影响较小。CA活性整体表现为夏季和冬季低于春季和秋季,秋季达到最大值。4 CA活性与细菌及微生物总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土壤CA主要来源于细菌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区域水资源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水权交易作为解决当今世界严峻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水权交易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对水生态和水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然而关于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尚未有系统的梳理。总结了水权交易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水权交易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的4个重点研究方面:可交易生态环境水权的研究、水权交易对水量、水生态、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未来应当加强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进一步提升水权交易对水质、地下水、退水、陆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明确不同交易类型的不同影响,还应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