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GIS领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一些与DEM相关的基本算法如Delaunay-三角网创建算法、矩形格网跟踪等高线算法等已逐渐趋向成熟。然而伴随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相关算法和软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DEM处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结合项目实践,研究分析目前常规处理算法的特点和缺点,提出新的改进方法。通过若干重大项目实际生产实践验证,优化后的算法在结果的正确性、稳定性上均有较大提升,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382.
运用SPSS和Arc GIS分析技术,从城市职能互补和水平联系两种关联机制入手,对中原经济区2004,2009,2014年城市之间相互关联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之间职能互补性不强,且城市潜在的职能互补性不断减弱,多数城市趋于综合化发展,九大职能部门中仅采掘业表现出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其他职能部门均趋于综合化发展;(2)水平联系格局以郑州和邯郸为中心,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大于其他两类区域(中原城市群以外主体区和中原经济区非主体区),呈现出"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3)从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3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相互关联格局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3.
利用城市居民在网络搜索中的百度指数分析城市网络联系格局,从百度指数网(http://index.baidu.com)上得到2011—2014年成渝城市群14个城市两两间的百度指数,建立14×14的多值矩阵并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采用Net Draw和优势流分析法研究成渝城市群网络联系格局。结果表明:(1)Net Draw分析表明成都和重庆在成渝城市群网络联系中为核心城市,其他城市为边缘城市。(2)从优势流分析看,成都为成渝城市群中的主导城市,重庆为次级主导城市,其他城市为从属城市。总体而言,成渝城市群形成了"一主一次多从"的网络联系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384.
彭必建 《地质与勘探》2016,52(2):307-315
护壁对于人工挖孔桩成孔过程中防止土体塌落及滑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施工中保障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的主要构件。针对人工挖孔桩的护壁设计问题,分灌注桩和空桩两种工况分别建立了力学分析模型,以护壁的抗拉强度和水平位移作为护壁失效的控制条件,结合桩间土受力模型,提出了预防窜孔问题的人工挖孔桩护壁设计方法。将本文提出的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并根据实际应用结果提出了施工建议。研究成果对人工挖孔桩护壁的设计与施工安全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5.
安徽宣城茶亭斑岩铜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金铜成因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型矿床。本文在矿相学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矿石组成矿物的成矿金属元素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以了解矿床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确定金与铜的成因联系。茶亭铜金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应用单矿物火试金法化学分析显示,第2阶段黄铁矿(Py II)和第3阶段黄铁矿(Py III)以及相应阶段的黄铜矿均富含金,各阶段石英及第3阶段硬石膏基本不含金。矿相学观察发现"可见金",金的嵌布形式主要为包裹金、粒间金,少量裂隙金。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这些"可见金"主要为银金矿,其次为自然金。"不可见金"以不均匀形式分布于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斑铜矿等硫化物矿物中,"不可见金"主要为纳米级自然金。金与铜的相关性以及金的赋存状态表明,金与铜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Simon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铜-铁硫化物中Au的溶解度更大,结合矿物共生组合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可以推测,茶亭铜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从较高温度到较低温度的演化过程,随着温度的降低部分Au从铜-铁硫化物中出溶并富集为"可见金",而另一部分金仍然以"不可见金"形式分散保存于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以及其它含铜硫化物矿物中。  相似文献   
386.
卜晔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1):115-117
详细介绍了在立井平面联系测量中连接三角形法一井定向的测量和解算方法,特别提出了不同连接三角形解算适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一井定向连接三角形法和瞄直法的使用范围和测量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87.
通过对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及可采煤层赋存情况的分析,对井田内含水层和隔水层进行了划分,并对各主要含、隔水层(组、段)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水位、水质、富水性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各含水层(组、段)之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研究了矿井的充水因素,指出在留设防水(砂)煤岩柱条件下,开采3~10煤层时,新生界第四含水层(组)为间接充水含水层,直接充水水源为二叠系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开采10煤层时,正常情况下太原组1灰距10煤底板较远,对开采10煤层无直接影响,但在由断层作用导致断层间距缩短或对口的部位有突水危险。此结果为矿井今后煤层开采过程中降低水害威胁、制定防治水对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88.
Height datu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geodetic network.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national land and sea elevation benchmarks and implementation of height datum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offshore islands are issues that need to be resolved in geomatics and marine sciences. Derived from basic definition of elevation datum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potential and normal height, the scientific theory and algorithm for transferring height datum from mainland to islands with geo-potential are elaborated. The accuracy of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is discussed using a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We also give criteria to choose virtual leveling routines and algorithm to give optimized results. One experiment in the China seas, among 26 tidal gauge stations in the sea coast of the mainland with known normal height, has confirmed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Further optimizations for improving accuracy of island elevation are also introduced. Distribution of quasi-geoid near Xisha Islands is also given with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389.
雷击建筑物的先导连接过程模拟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闪电先导与地物的相互作用,该文建立了一个闪电先导的二维模式以模拟雷击建筑物的先导连接过程。模拟得到梯级长度在13.8~51.5 m的范围内,下行先导的感应电荷为0.03×10~(-4)~1.2×10~(-4) C/m,梯级长度和感应电荷量均随着先导离地高度的下降而增加,模拟结果与观测值相吻合。下行先导最后一跳之前的转向并不明显,但最后一跳,下行先导向避雷针产生的上行先导偏转一定角度。模式模拟了下行先导与40 m宽度的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过程,得到建筑物拐角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半径,避雷针和拐角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在雷电防护设计中需要考虑拐角等复杂结构尖端对闪电的吸引作用,简单地采用理想情况(如地面孤立高耸尖端)下避雷针的吸引半径等参数进行复杂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会存在问题和隐患。  相似文献   
390.
为避免常规分类方法复杂的数学理论和繁琐的计算,提出了基于集对原理的洪水分类新方法——集对分析法(SPAM)。系统地给出了集对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步骤。建议方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洁,易操作,是一种有效的分类途径。以实测洪水过程为例,应用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法的分类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