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德春  姚仰平  邹博 《岩土力学》2007,28(10):2009-2016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用一个表达式统一描述各种材料在 平面及子午面上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非线性强度理论系统,使非线性强度理论从适用于某一类特定材料的单一非线性强度理论发展到可以适用于众多不同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完善了强度理论体系。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包含了一系列现有的和可能有的单一非线性强度理论,如Mises准则、SMP准则等。利用土、岩石和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验证了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适用于多种材料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42.
P-SV波展平变换的精确求解——以地震面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慧  陈晓非 《地震学报》2008,30(2):105-113
以地震面波问题为例,提出P——SV波展平变换的精确求解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近似求解方法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结果表明,展平变换指数m对最终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可选取任意值;在短波近似条件下,展平变换的近似解法是适当且合理的;展平变换的近似解法比精确解法的效率高一倍. 对于频率较低的问题,应采用精确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643.
李顺群  王英红  王学志 《岩土力学》2006,27(Z2):259-263
为了合理确定条形荷载下临塑荷载和塑性区的范围,在考虑侧压力系数不等于1的情况下,提出了两类方法。一类仍旧采用Mohr-Coulomb准则,但假设侧压力系数随倾角线性变化;另一类在假设侧压力系数随倾角线性变化的基础上采用3种不同的广义Mises准则。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第1类方法虽然合理减小了正应力,但仍没有考虑中主应力,结果导致得出的塑性区大于原Mohr-Coulomb准则法得出的结果;第2类方法得出的3种塑性区形状相似,其中基于外角外接Mohr-Coulomb等边不等角六锥体的广义Mises准则得出的临塑荷载与传统方法结果相似,但塑性区要小一些。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更合理地估算条形荷载下的塑性区和承载力。  相似文献   
644.
典型相关系数及其在短期气候 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典型相关系数,对场与场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由短期气候预测理论与实践以及线性方程组理论,提出了多因子场预测未来要素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5.
一种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硬化剪胀土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建立  郑颖人 《岩土力学》2000,21(4):360-362,366
分析弹塑性模型的特点之后,提出了一种以塑性功w^p和塑性剪应为εs^p作为硬化参量的双屈服面模型,它可以较好地反映硬化剪胀土的变形。模型符合广义塑性力学,可能方便地用于有限元计算。  相似文献   
646.
The classical variogram estimator proposed by Matheron can be written as a quadratic form of the observations. When data have an elliptically contoured distribution with constant mea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assical variogram estimator at two different lags is a function of the spatial design matrix, the covariance matrix, and the kurtosis. Several specific cases are studied closely. A subclass of elliptically contoured distributions with a particular family of covariance matrices is shown to possess exactly the same correlation structure for the classical variogram estimator as the multivariate independent Gaussian distribution. The consequences on variogram fitting by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47.
张莲海  马巍  杨成松  董晟 《冰川冻土》2013,35(6):1505-1518
冻胀融沉给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是科研人员及工程建设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土在冻结及融化过程中会产生水分迁移、冰水共存、固结和冻结缘等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涉及到冻结及融化过程中冰水相变、冰分凝和水分迁移等关键机制的研究. 目前,冰水相变、冰分凝和水分迁移等机制的研究已成为解决冻胀融沉问题的重点及难点. 冻融过程是建立在热力学基础上关于水分场、应力场及温度场的三场耦合过程,其数值模拟正处于由水-热耦合到水-热-力耦合的演化阶段. 而冻结缘参数的测试和确定是理论探索和数值模拟的关键. 近几十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探头及仪器设备被开发应用于冻结及融化过程的室内或者场地试验研究,以期揭示其内部的微结构特征及其热力学机理. 因此,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土在冻结及融化过程中的现象、机理、试验条件以及数值模拟等工作,将对土冻结及融化过程的认识及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8.
未来情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极端降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9个气象站点1961-2008年的日降水资料和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多模式数据结果,抽取逐年的最大日降水量序列样本,运用广义极值分布(GEV)和广义帕累托分布 (GPD)两种极值统计模型对样本进行拟合,遴选出描述流域最大日降水量分布规律的最优概率模型,推算重现期对应的降水量值,并预估该流域极端降水事件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研究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降水极值均符合GEV和GPD分布,但GPD模型更适合用于描述该流域降水极值分布;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用GPD分布拟合的降水极值优于使用GEV分布;A2情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将更频繁、更强烈,A1B情景下次之,B1情景下相对较小,表明未来高排放气候情景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比中、低排放情景大。  相似文献   
649.
杨光华  温勇  钟志辉 《岩土力学》2013,34(6):1521-1528
广义位势理论直接从数学原理出发建立本构模型,避开了传统塑性理论中塑性势函数等复杂概念,为研究岩土本构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广义位势理论中土的应力空间多重势面模型,对剑桥模型“能量方程假设”的数学原理进行分析,从数学角度上建立了一个改进的剑桥模型(即类剑桥模型),而修正剑桥模型等可作为其特例。利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试验数据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并与剑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类剑桥模型的参数确定方便、自由,计算结果与试验较一致,甚至优于修正剑桥模型;类剑桥模型所采用的数学原理更明确,且避免了确定塑性势函数和能量方程的困难及其所带来的误差,是一个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的模型。  相似文献   
650.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spatio-temporal scale on CPUE standardiz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spatio-temporal scale used in data collection and grouping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We used the Chinese squid-jigging fishery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as an example to evaluate 24 scenarios at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scales,with a combination of four levels of temporal scale(weekly,biweekly,monthly,and bimonthly)and six levels of spatial scale(longitude×latitude:0.5°×0.5°,0.5°×1°,0.5°×2°,1°×0.5°,1°×1°,and 1°×2°).We applied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and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to analyze the24 scenarios for CPUE standardization,and the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andardized CPUE among these scenarios were quantified.This study shows that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could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PUE.However,at a fine temporal scale(weekly)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yielded similar results for standardized CPUE.The choice of spatio-temporal scale used in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may create added uncertainty in fisheries stoc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To identify a cost-effective spatio-temporal scale for data collection,we recommend a similar study be undertaken to facilitate the design of effective monitor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