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1篇
  免费   806篇
  国内免费   1584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292篇
地球物理   915篇
地质学   3295篇
海洋学   653篇
天文学   402篇
综合类   179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了探讨柯石英的形成条件,利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地区太古代阜平群中的黑云母片麻岩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岩石变形实验。实验的温度为800 ℃,围压为0.2 GPa,应变量为10%,应变速率为10-5/s。实验结果表明,变形后样品中不同部位石英颗粒的激光拉曼光谱与标准的石英光谱相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挤压带中,石英颗粒的光谱出现了9个峰,而标准石英光谱为6个峰;在剪切带中,石英颗粒的谱线只有一个清晰的峰,在拉伸带中,石英颗粒的谱线无论峰的数目还是出现的位置都与标准石英光谱有着显著的区别,说明导致岩石变形的差应力对石英晶格结构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深水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连续刚构桥在深水中地震响应的特性.首先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深水桥梁的运动方程,简要阐述了该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应用该运动方程,对一座桥墩淹没水深168m的连续刚构桥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考察了在纵向、横向激励作用下桥墩的内力响应和位移响应特征,探讨了矩形空心截面桥墩内域水、外域水对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墩-水相互作用,桥墩的位移和内力响应均有明显增大,对于矩形空心墩,内域水和外域水的影响应同时计入.  相似文献   
993.
Hysteresi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llary pressure (Pc), wetting phase saturation (Sw) and nonwetting–wetting interfacial area per volume (anw) is investigated using multiphase lattice-Boltzmann simulations of drainage and imbibition in a glass bead porous system.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simulations, the PcSw and anwSw main hysteresis loops were compared to experimental data reported by Culligan et al. [Culligan KA, Wildenschild D, Christensen BS, Gray WG, Rivers ML, Tompson AB. Interfacial area measurements for unsaturated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 Water Resour Res 2004;40:W12413]. In general,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simulations are reliable and capture the important physical processes in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PcSw curves, anwSw curves and phase distributions (within the pores) show good agreement during drainage, but less satisfactory agreement during imbibition. Drainage and imbibition scanning curves were simulated in order to construct PcSwanw surfaces. The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 and mean absolute error (MAE) between drainage and imbibition surfaces was 0.10 mm−1 and 0.03 mm−1, respectively. This small difference indicates that hysteresis is virtually nonexistent in the PcSwanw relationship for the multiphase system studied here. Additionally, a surface was fit to the main loop (excluding scanning curves) of the drainage and imbibition PcSwanw data and compared to the surface fit to all of the dat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surfaces were small (RMSE = 0.05 mm−1 and MAE = 0.01 mm−1) indicating that the PcSwanw surface is adequately represented without the need for the scanning curve data,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amount of data required to construct the non-hysteretic PcSwanw surface for this data.  相似文献   
994.
Prospects of using case-free pressure-resistant instruments for geophysical work and marine research are brief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995.
996.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风设计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风设计理论框架,将风压强度划分为4个设计风压等级(弱风压、中风压、强风压及超强风压),将人体振动舒适度划分为6个等级(无振感、轻微振感、中等振感、烦恼、非常烦恼和无法忍受)、三种振动水平(与人的舒适感相关的振动水平、与人正常工作和操作有关的振动水平、与人的生理健康直接相关的振动水平)。结合不同类别建筑物的性能需求及人体振动舒适度的要求,将结构风振性能水准划分为4种状态(性能健康、性能亚健康、性能病态及性能丧失),将结构风振性能目标划分为5个等级(A、B、C、D、E)。提出了结构抗风概念设计与计算分析的一般原则,给出了结构性能抗风安全性评价及社会经济评价基本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地下储液罐抗爆炸地冲击作用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液罐的抗震性能虽然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其抗爆炸产生的地冲击作用的研究还十分罕见。本文通过建立流固耦合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爆炸地冲击作用下地下立式储液罐的动力特性,包括储液晃动波高、罐壁的应力和应变、底板的提离和浮放储液罐的“象足”变形产生原因及破坏机理等。研究结果表明,储液罐在爆炸地冲击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有明显区别,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储液罐抗震验算方法不适用于爆炸地冲击荷载。  相似文献   
998.
偏压、错台小间距隧道施工位移场动态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菊红  黄宏伟 《岩土力学》2009,30(4):1102-1108
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偏压、错台的浅埋小间距隧道在不同开挖顺序下的动态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位移场的分析,研究了其施工力学特性。由于两隧洞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行小间距隧道对围岩的扰动程度大于两独立隧道作用的叠加;相互影响对中间岩柱的作用最为明显,对洞周、地表影响相对较弱。两洞开挖顺序不同,最终位移场的分布规律相同,但量值上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给出了在偏压、错台情况下的两洞开挖的合理顺序。  相似文献   
999.
深部高应力软岩动压巷道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方新秋  何杰  何加省 《岩土力学》2009,30(6):1693-1698
为解决深部软岩高应力动压巷道维护的技术难题,针对孔庄矿-620软岩大巷处高应力区、受上方7335水采工作面、8331综采工作面采动以及断层影响的特征,分析其破坏状况和因素,模拟研究了采动影响前后大巷变形规律,掌握大巷应力状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区域,提出大巷加固思想,优化加固方案,确定了合理加固参数。研究成果表明,采用锚网索喷+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利用新型专利注浆锚杆,对大巷周围2 m范围注浆,能够有效控制大巷变形。进行井下工业性试验,通过注浆前后围岩力学性质对比、实摄及矿压观测手段检测,结果表明-620大巷变形破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饱和软黏土地基静压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义  刘俊伟  于秀霞 《岩土力学》2009,30(10):3005-3008
对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的静压管桩进行隔时复压试验发现,复压起动压桩力在沉桩25 d后的增长幅度达2.5倍以上,且前期增长较快而后期较慢。理论分析及试验对比证明,利用隔时复压起动压力作为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是合理的,而且可以观察到承载力短期内的变化,是进行承载力时效性研究的有效试验途径,分析后认为承载力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桩侧黏土抗剪强度的提高所致。通过修正得到黏土层桩侧单位面积侧阻力的增长曲线,回归分析得出3种不同的预测公式,对比发现基于对数函数的预测表达式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