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9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01.
介绍了采用动态差分GPS测量,对标校塔在自然条件下的摇摆变形进行监测的方法。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了风速为5 m/s左右、气温在20℃左右、湿度在60%左右的条件下,标校塔在94.43%的观测时间内其摇摆变形量小于坞内标校精度要求(即小于5 cm)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2.
基于2018年海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渤海海上船舶位置及密度、船舶速度等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船舶流量日、月和季节变化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 渔业船舶多活动于近岸海域,呈团聚状分布;商业船舶多聚集在公共航道区,整体呈带状分布;货船数量占商业船舶总量的78.58%,主要为中型货船,客船与油轮以中小型船舶所占比重相对较大。② 渤海船舶速度以中低速为主,尤其是渔业船舶;较高速度的船舶主要是大中型货船和客船。③ 渔业船舶活动时间和季节变化特征显著,秋季休渔期结束后以及白天工作时间段渔船活动较频繁;与渔业船舶相比,渤海商业船舶活动受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影响较小。分析发现,渤海交通流密度高,船舶会遇频繁,发生船舶碰撞以及重大污染事故的风险较大;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海上交通与渔业捕捞作业船舶之间存在较大的海域空间利用冲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沿岸社会经济发展与港口建设、海域管制等因素影响海上船舶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303.
雪龙船实时航迹图中的技术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成果,结合GI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于2004年11月首次实现了我国南极考察“雪龙”船航迹的网上实时跟踪服务。本文详细论述了“实时航迹图”的投影转换原理、图幅坐标与屏幕坐标的映射、航迹线剪裁、网上建立“实时航迹图”及利用可视化组件实现网上“实时航迹图”web应用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04.
水库水质监测是水库水质评价的重要依据,通常需要现场采水样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与分析。然而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库区无船、情况复杂等,只能获得沿岸水样,导致水质监测结果无法代表水库整体水质质量。本文针对水库的水样离岸采集,基于自研发的无人船系统,设计集成了采水泵,并利用无人船位点跟踪技术,实现了远距离定点遥控采水样功能。在青岛棘洪滩水库,利用该系统,设置了两个采样点(离岸50 m和离岸1300 m),并成功获取了水样。在实验室内,利用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设备,完成了所采集水样的水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无人船应用于水库水样离岸采集具有可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305.
对表层海洋动力学及其调控机制的认识对准确认识海洋自然变化过程及其未来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志愿观测船作为自动观测系统的载体和样品采集平台的优势使其在提升人类对于表层海洋的观测能力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志愿观测船的概念、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志愿观测船的诸多海洋观测项目的成功显示了,随着快速发展的传感器技术,志愿观测船能够以经济有效的方式显著地提升表层海洋现场观测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未来的海洋观测系统应该综合利用包括志愿观测船在内的多种海洋观测平台的优势。  相似文献   
306.
通过对2001年亚洲海国际声学实验(ASIAEX)得到的海洋环境噪声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了噪声场空间相关系数、功率谱密度和垂直指向性,分别研究了受到远距离和近距离船舶辐射噪声影响的海洋环境噪声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船舶距离较远(10 km)时其辐射噪声会导致500 Hz以下的海洋环境噪声的空间相关性提高,而对500 Hz以上噪声的空间相关性没有影响;船舶距离较近(≤10 km)时,船舶辐射噪声会导致500 Hz以下的海洋环境噪声相关系数振荡变化,噪声空间相关性曲线在噪声信号声程差相差四分之一波长时出现第一个零点,对500 Hz以上的海洋环境噪声则会引起噪声能量升高,噪声的空间相关性也相对提高.基于现有理论,分别讨论了远距离船舶和近距离船舶产生的噪声场声学特性,对两种噪声场的海洋环境噪声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07.
This work documents a detailed series of experiments performed in a wave flume on a thin walled prismatic hull form. The model consists of a rectangular opening located on the side. The length of the model is slightly smaller than the flume breadth to achieve two-dimensional (2D) behavior in the experiments. Forced oscillatory heave tests in calm water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varying the model-motion parameters and examining both intact and damaged conditions. Video recordings, measurements of the wave elevation inside the damaged compartment and of the force on the model were performed in all the experiments. The effect of damage opening in the model on hydrodynamic loads is examined by comparing with an intact sect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used to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added mass and damping coefficients in heave for a 2D damaged section. The presented results demonstrate occurrence of sloshing and piston mode resonances in the tes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hydrodynamics loads of a damaged ship. Detailed physical investigations are presented at these resonance frequencies for the damaged section. Effect of filling level in the damage compartment, damage-opening length and air compressibility in the airtight compartment is examined. Nonlinear effects are documented and appear dominant, especially, for lowest filling level where we have shallow-water depth conditions in the damaged compartment. Resonance phenomena that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local loads are identified for the shallow water condition. Air compressibility in the airtight compartment and floodwater act as a coupled system and influence inflow/outflow of floodwater in the compartment. 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local floodwater behavior in the damaged compartment.  相似文献   
308.
跨北极海缆以其铺设成本低、海缆传输距离短、信息传输速率高等优点成为多个国家优先选择的海缆线路。文章简要介绍了环北极国家和我国的北极海缆建设现状。探讨了海冰对工程地质勘察区域的限制、海冰对工程地质调查取样的影响、海雾对工程地质勘察进度的影响和北极地缘政治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制约。提出增强调查船舶破冰性能、加速勘察技术革新、提升海冰气象预报能力和深化国际合作等建议,以提升我国北极区域海上综合勘察能力。  相似文献   
309.
基于结构特征的SAR船只类型识别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晰  张杰  纪永刚  孟俊敏 《海洋学报》2010,32(1):146-152
1 引言 SAR是船只探测的有效手段,利用SAR影像不仅可以检测船只目标,而且还可以提取船只的长度、宽度以及航速、航向等信息.随着星载SAR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使基于星载SAR影像的船只类型识别成为可能.利用星载SAR可以检测出大面积范围内的船只和初步识别其类型.  相似文献   
310.
通过大连港外海上实验测量船舶含气泡尾迹表观光学特征(如离水辐亮度、遥感反射率),分析了尾迹气泡对极度混浊的Ⅱ类水体海水表观光学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无论在可见光还是近红外波段,尾迹气泡都增强了海水表观光学量,如"耘海"船尾迹遥感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相对背景海水提高了50%,在近红外波段相对提高了159%.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此种水体中,气泡使得尾迹海水水色变黄,而不是在Ⅰ类水体中使水色变绿.随着观测点在尾迹中的位置靠近目标船,气泡数密度不断增加,遥感反射率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