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7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568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83篇
地球物理   1551篇
地质学   1113篇
海洋学   608篇
天文学   582篇
综合类   323篇
自然地理   4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单环刺螠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单环刺中制得单一组分的纤溶活性纤溶酶,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单环刺体组织液经离心,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制得单一洗脱峰酶组分,经Native-PAGE电泳分析,SDS-PAGE电泳分析和飞行质谱分析,鉴定了酶制品纯度和相对分子量,进行了体外溶血栓试验.所得纯品UFEIa水解酪蛋白的比活力为442.0 U/mg,纯化倍数为12.1倍,回收率为27.0%.UFEIa为单一组分,相对分子量约23 800 Da.体外溶血栓实验表明此纤溶活性蛋白酶与蚓激酶相比具有很好的溶血栓活性.  相似文献   
942.
���������ϲ��α������Ĺ�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2006?????????????????????α??????????????????????????????????????????????????????????6???????????????????????????????????????????????????????л??????????????5??????????????????  相似文献   
943.
?????????????????????????????????????GPS????????????????????????????????????????4?????????????????????????????????????????????????????????????????????????壻??????????????????????????????????????????壻?齭???????????????????????????????????塣???????????????????????ζ?????????????????????????????????????????????κ??齭???????????????????????????????????????????????  相似文献   
944.
��³������ִ��������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56??1999??????????????????????????顢?????顢?????????????????????????????б??????е??????Щ???????????????4??????У?1956??1978????????????????????????????????ε????Ms7.4?????????????й??1978??1985???1990??1995?????????????????????????鶫??????Ms6.2 ??Ms6.1?????й??  相似文献   
945.
??????????32??????λ?????????????????20??????????????????????????????????????????????????????????????20????80??????????????????????????????????????????????2006???????????????2?????????????????????????Ρ??????????????????????????????????????????á?  相似文献   
946.
根据跨断层定点水准、基线观测资料和垂直形变的水准高程观测数据分析,黑孜尔断裂 F2定点水准的垂直位移量为 0. 14 mm/a,基线缩短量为 0. 48 mm/a,断层滑动角■≈37°,现今垂直形变速率为 0. 693 mm/a。结合地震活动和区域地质构造研究,认为黑孜尔断裂近期水平活动强度大于垂直运动强度,该区在未来1~3年内仍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947.
为了研究三峡坝库区的地壳稳定性,根据奥陶-侏罗纪地层中构造变形的实际观测资料,计算了秭归龙会观5.1级震区及其邻区新生代以来区域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结果表明:主压应力为北东东向,主张应力为北北西向;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新生代以来应力场基本一致;晚第三纪以来,该区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948.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Ⅰ.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总被引:88,自引:25,他引:63  
大陆碰撞与成矿作用是当代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与板块构造成矿作用研究相比,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研究则明显薄弱。文章以青藏高原主碰撞带为对象,研究了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与区域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初步建立了主碰撞造山成矿模型。研究表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始于65Ma,延续至41Ma,形成了以藏南前陆冲断带、冈底斯主碰撞构造-岩浆带和藏北陆内褶皱-逆冲带为特征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主体。伴随陆-陆碰撞,在冈底斯带相继发育①壳源白云母花岗岩-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组合(66-50Ma)、②+εNd花岗岩-辉长岩组合(52-47Ma)和③幔源玄武质次火山岩-辉绿岩脉组合(42Ma),以及大面积分布的巨厚(5000m)的林子宗火山岩系(65-43Ma),反映深部相继发生大陆碰撞和板片陡深俯冲(65-52Ma)→板片断离(52-42Ma)→板片低角度俯冲(〈40Ma)等重要过程。在主碰撞期,初步识别出4个重要的成矿事件:①与壳源花岗岩有关的Sn、稀有金属成矿事件,在藏东滇西形成腾冲Sn、稀有金属矿集区;②与壳/幔花岗岩有关的Cu-AuMo成矿事件,在冈底斯南缘形成长达百余公里的Cu-Au矿化带;③与碰撞造山有关的剪切带型Au成矿事件,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形成具有较大成矿潜力的A-u矿化带;④与挤压抬升有关的Cu-Au成矿事件,形成以雄村大型铜金矿为代表的斑岩型/浅成低温复合型Cu-Au矿床。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大陆主碰撞造山区域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949.
采用1980—2000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北半球冬季各月(12月、1月、2月)行星波的Eliassen-Palm(EP)通量及其散度,并按冬季不同月份分析平流层整层温度和纬向风场的十年际变化特征与行星波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的十年际变化在高纬度中下平流层12月呈明显增温趋势,1月转为较弱的冷却趋势,2月为明显的冷却趋势。纬向风在中高纬平流层12月呈明显的减速变化,1月减速区与加速区相间分布但强度均较弱,而2月为明显的加速趋势。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向热带对流层顶的传播减弱,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整层的传播明显加强;1月沿两支波导的传播趋势未变但均较弱;而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转为加强趋势,沿极地波导的传播转为减弱趋势。相应地,EP通量散度场的十年际变化形势沿两支波导在12月与2月相反,1月为过渡阶段。因此,北极平流层温度、纬向风、EP通量及其散度场的十年际变化在冬季内呈现一个从北半球环状模(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 NAM)的负极趋势向正极趋势逐月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50.
峨眉山玄武岩浆喷发对贵州西部区域成矿贡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晚二叠世之间大规模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是峨眉地幔热柱基性岩浆活动的高峰期.峨眉山玄武岩在贵州西部地区广泛分布,它不仅以矿源层形式参与钼、铜、铅、锌、金、锑、汞、铊等以地下水热液成矿作用为主的层控矿床的形成,而且它自身形成火山气液型矿床--玄武岩铜矿及伴生热液型铂、钯等矿化点;再者它是外生矿床--高砷煤、高氟煤、高硫煤、高汞煤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