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112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8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德国汉堡城市转型的产业-空间-制度协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著名的港口城市大多都经历过因港而兴又因港而衰,但再次因港而兴的城市并不多,汉堡则是港口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本文构建了德国汉堡城市转型的产业-空间-制度协同演化分析框架,研究揭示:汉堡城市转型紧紧围绕着港口功能和港口区域展开;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空间载体支撑和政策与协调机制保障;继承性地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实行可持续的空间开发计划、注重政策的系统性与协调性是城市转型成功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服务于我国大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2.
吉林省经济效率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吉林省2003~2013年经济效率差异和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经济发展总体效率相对较高,纯技术效率值较为稳定,规模效率值波动上升,处于规模收益持续递增阶段,规模效率始终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水平高于东部和西部;在分解效率方面,与综合效率大致相同,中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东部和西部;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不同城市投入的资源水平存在差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出由中部地区向东、西部扩张的空间格局。不同城市类型、城市规模对吉林省经济效率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政策、市场经济、工业基础和产业集聚、科技水平等驱动力共同作用于吉林省经济效率空间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143.
在对典型工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类型将工业企业划分为10类,通过RAGA-AHP评价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测算江苏省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度,剖析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电子类企业集约度最高,文体类企业用地集约度最低;企业类型、企业功能、企业所有制性质和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影响江苏省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其中,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用地集约度影响最大。因此,江苏省应制定基于不同类型企业的集约利用管理制度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度,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差别化管理,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非制造类企业,并引导国有集体企业转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4.
以日本东南海地震为情景,以日本丰田汽车及其关联企业为例,基于工厂个体数据及其部件供应的拓扑和空间网络,模拟灾害风险在产业网络中扩散转移过程,建立直接损失与间接功能损失的评估模型,为产业空间网络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结果表明:在东南海地震情景下,丰田汽车约48.1%的工厂将直接受损,其中生产设施损失约5587亿日元,厂房建筑损失约1980亿日元。由于关键工厂受损,将间接导致整个产业网络中断。在最长37日恢复情景下,将造成约9230亿日元的间接功能损失。地震灾害对丰田汽车产业网络影响显著,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减灾降险。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年尺度热异常数据提取工业热源的方法存在数量和空间精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使用VIIRS Active Fire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特征模板的BP神经网络工业热源提取方法。该方法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试验区,首先,根据工业热源空间聚集性特征,使用OPTICS算法划分热源对象;其次,根据热源的热辐射特征,构建工业热源与非工业热源温度特征模板;最后,以温度特征模板、热源统计特征等作为参数,使用BP神经网络提取工业热源对象。结果表明:① 本文提出的基于温度特征模板的BP神经网络算法的工业热源提取精度达到了96.31%,与时间滤波、逻辑回归方法相比较,工业热源提取精度分别提高了8.45%、7.53%;② 2015—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工业热源数量整体减少了27.46%;河北省工业热源对象数量和热异常点数量年均减少了8.06%和7.44%,相对于其他省市减少幅度最大;山东、天津的工业热源集中度分别提高了25.72%、86.64%,说明两地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取得较显著成效;③ 唐山、邯郸、吕梁和长治4个城市工业热源对象数量占试验区全部的31.37%,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热源主要分布城市;临汾、太原等7个城市工业热源聚集程度和能源消耗程度高于其他城市;北京、周口等11个城市工业热源聚集程度和能源消耗程度低于其他城市;④ 2020年1—5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热异常点数量相对于2019、2021年同期保持不变或增加,新冠疫情对试验区工业热源无显著影响;2020年1、2月武汉工业热异常点数量与2019、2021年同期相比数量减少了66.67%以上,2020年3—5月工业热异常点数量低于2019年同期,2020年1—5月新冠疫情对武汉市工业热源影响显著。该研究反映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热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能够为降低能耗和提高第二产业集中度等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6.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蛤的人工催产、浮游幼虫培育和稚贝水泥池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用阴干与流水结合的方法刺激亲贝能获得理想俏产效果。(2)在水温28.0~29.1℃,比重1.0160—1.0187,pH值8.2-8.4条件下,用亚心形扁藻作文蛤D幼的开口饵料和壳顶幼虫饵料,生长快(日增长高达24.5μm)、成活率高(72.3%)、浮游期短(仅5-6天)。(3)文蛤眼点功出水泥池无砂底附苗试验获得成功,且单位面积附苗量高达433.3万颗/m2。(4)室内水泥池铺砂培养文蛤稚贝,前期生长快,但当壳长达300μm后,稚贝分泌一种粘液,生长和成活受到影响。建议定期翻池洗苗,当壳长达500μm后尽早将苗移至池塘内砂滩培养。  相似文献   
147.
148.
Sydney Water has completed a risk assessment to assess the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aquatic organisms in creeks, rivers, estuaries and ocean waters affected by wet weather sewage overflows, stormwater an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discharges. The risk assessment methodology consists of a comparison of measured and predicted concentrations of chemicals with toxicity reference values. Estimates of receiving water chemical concentrations were derived using data from a 10-year period so that the variable rainfall pattern was represented. Computer models were used to simulate and predict wet weather discharges during this ten year period. Risks were validated by bioassays and bioassessments. Risks to aquatic life from wet weather discharges were attributed to 14 chemicals at one or more of the sites and stormwater was the predominate source of the chemicals. There were no risks to people engaged in water based activities. Noncarcinogenic risks from fish ingestion are predicted at three sites. Predicted cancer risks for most individual chemicals were relatively small. Carcinogenic risks were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dichlorobenzene, and arsenic. The predicted cancer risks also appear to be largely the result of stormwater rather than sewage overflow inputs and largely due to historical contamination by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t is expect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chemicals will decrease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49.
Germination inhibition of zoospores of the aquatic, brown algal macrophyte Ecklonia radiata wa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toxicity of sewage effluents under short to long term exposure and under modified salinity conditions. The rate of germination inhibition was determined for exposure times between 2 and 48 h in salinity modified and unmodified regimes and under reduced salinity conditions alon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ate of germination inhibition increased with duration of exposure to sewage effluents and to salinity reduction alone, and that response to the effluents may be enhanced under conditions of reduced salinity. Whilst the effect of primary treated effluent was primarily that of toxicity, secondary treated effluent effects appeared to be primarily that of reduced salinity although at a greater rate than would be expected for salinity reduction alone. The assay is suggested to provide a mechanism for monitoring sewage effluent quality and to monitor potential impacts of sewage effluent discharge on kelp communities in souther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50.
利用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先进行单胞藻(斜生栅藻 Scenedesmus obliquusTurp)的 培养,再接种田螺(Cipangopaludina sp)和短钝溞(Daphnia obtusa Kurz),对栅藻密度的经时变化, 短钝溞种群增长及水体中氮、磷、碳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作了测定与分析结果如下:(1)田螺组和 对照组中栅藻密度(N)经时变化的函数为:田螺组N=e(1.1136)t(1.7204);对照组N=e(1.4175)t(1.8099);(2)田 螺组短钝溞在静态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为: N= 0. 75e(0.476)t,(3)以短钝溞问收方式收获量的累加 值作为种群增长量(产出量),其数学模型为:N=e(0.2837)t(2.5537);(4)经栅藻、田螺、短钝溞培养后,生 活污水的氮、磷、碳含量分别下降了 80、 60%, 72. 40%, 45. 70%. 本研究既为枝角类集约化培养提供了某些生态学理论参数,也为污水调控及资源化提出一个 值得参考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