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麦秸秆加筋盐渍土重型击实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沛  柴寿喜  王晓燕  魏丽  李敏 《岩土力学》2011,32(2):448-452
为解决因滨海盐渍土的盐胀和溶陷而引起土的强度降低问题,可采用麦秸秆加筋的方法处理盐渍土,以提高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将盐渍土与一定长度和数量的防腐麦秸秆均匀拌和在一起,按照一定的碾压功将其碾压密实,此时土的含水率、麦秸秆的质量加筋率和加筋长度是影响加筋土重型击实效果的3个因素。试验结果揭示,(1)加筋土的最大干密度均小于盐渍土的,最优含水率变化不大。(2)与盐渍土一样,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加筋土的干密度先升后降。(3)随质量加筋率和加筋长度的增加,加筋土的最优含水率变化不明显,最大干密度持续下降,但降幅较小。(4)0.2%质量加筋率加筋土的干密度最大,0.3%质量加筋率的最小。(5)30 mm加筋长度加筋土的干密度最大,70 mm加筋长度的最小。建议按0.2%质量加筋率和30 mm加筋长度的防腐麦秸秆制备三轴压缩试样,以研究麦秸秆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剪强度和应力-应变特性。  相似文献   
32.
以强度增长率评价麦秸秆加筋盐渍土的加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柴寿喜  王晓燕  魏丽 《岩土力学》2011,32(4):1051-1056
采用麦秸秆与石灰共同加筋固化滨海盐渍土,可解决由于盐胀、溶陷和吸湿软化引起的土体强度下降问题。首先,制备盐渍土、石灰土、麦秸秆加筋盐渍土和麦秸秆加筋石灰土试样(整体均匀加筋、上部均匀加筋和下部均匀加筋);进而,进行? 50 mm试样、? 152 mm重型击实试样和? 102 mm轻型击实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 61.8 mm试样三轴压缩试验;最后,分析抗压强度增长率、主应力差比值和黏聚力增长率的变化规律,以评价麦秸秆的加筋效果。结果表明:① 麦秸秆加筋增强了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② 麦秸秆加筋提高了土的黏聚力,在试样下部加筋,加筋效果更好。③ 加筋石灰土的强度由麦秸秆和石灰共同承担,加筋石灰土的浸水稳定性来源于石灰的固化作用。④ 低围压时,加筋对土的侧向变形约束较强;高围压时,加筋和围压共同限制土的侧向变形。采用麦秸秆加筋是滨海盐渍土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3.
江苏省沿海区域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蓉蓉  逄勇  屈健  陈可  莫旭东  蒋咏 《海洋通报》2012,31(2):214-222
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海洋水体环境容量是实施海洋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以江苏省沿海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在内的沿海三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海排污口排污方式的不同,将沿海排污区域划分为沿岸区域和离岸区域两部分,分别建立了2种区域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结合近岸海域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和污染物通量计算模型对三市的沿海区域水环境容量、人海河流污染物通量分别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测算得到2007年沿海三市污染排放贡献率,并通过污染排放贡献率计算得到沿海三市最大允许人海量。结果表明,江苏省沿海区域COD的水环境容量为1 249 231 t/a,其中沿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968 921 t/a,离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280 310 t/a,沿海三市的COD排放贡献率为44%;江苏省沿海区域氨氮的水环境容量为73 658 t/a,其中沿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47 728t/a,离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25 930 t/a,沿海三市的氨氮排放贡献率为65%。该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沿海区域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4.
塔中—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颗粒滩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本文介绍了碳酸盐岩颗粒滩的定义和研究概况。通过镜下薄片分析将该地区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颗粒滩主要划分为3类,并明确了3类颗粒滩的微观沉积特征。颗粒滩主要类型为:内碎屑滩、生物碎屑滩和鲕粒滩,所含的主要颗粒类型分别是内碎屑(砂屑为主,含砾屑)、生物碎屑和鲕粒,多为亮晶胶结,反映了高能水动力环境,由于迁移作用颗粒时常会相互伴生。另外,也发现了在低能环境中发育的复鲕和中—高能水动力环境下的藻粒;藻粒常常会与内碎屑颗粒、生物碎屑颗粒伴生,规模不大,多形成于中—高能水动力环境下的碳酸盐岩潮坪环境或台缘缓坡带。通过连井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良里塔格组可以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主要以薄层退积为主,高位体系域以厚层加积为主。最后,本文结合颗粒滩的展布特征建立了该地区良里塔格组颗粒滩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35.
Various stakeholders contribute to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inshore fisheries of Pattani, southern Thailand. Taking the state, empowered by national legislation, as the main agent of enforcement, this paper uses an actor-oriented approach derived from political ecology to evaluate how key agents in state agencies at provincial and district levels translate Thai political and legal systems at the local level; more specifically, how cross-scalar institutional linkages and translations affect coas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the access of village-based, small-scale fishermen to coastal resources. The paper shows that trans-scalar interpretations have created a space of contestation and negotiation in resource governance at the local level that reveals intrastate tensions. Based on extensive fieldwork,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access to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t the local level is highly influenced or regulated by the unequal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actors at various levels.  相似文献   
36.
史长义 《物探与化探》2007,31(4):289-292
海洋是蓝色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洋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海洋开发和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探讨了开展近海地球化学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就开展近海地球化学调查的思路和设想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认为依托陆地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成功经验,利用现代海洋勘查技术,通过研究近海地球化学调查的方法与技术,开展中国近海海域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完全可行的,而且,还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37.
埃迪卡拉(震旦)系是元古代第2次大氧化事件(NOE)后形成的具有良好生储盖条件的碳酸盐岩沉积组合,已在四川盆地获得原生气藏勘探重大突破,但德阳—安岳台内裂陷及周缘区灯影组划分对比尚不统一,制约了对台缘带丘滩体横向分布特征的认识。基于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通过岩石学、电性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开展了灯影组地层层序重新厘定,在此基础上对灯影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重建,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建立了宁强胡家坝灯影组典型剖面,明确了灯影组分段岩性组合特征,指出高石131X、中江2、蓬探1井原划分的灯二段应归属灯四段,台缘带灯四段具有三分性,特征明显,并构建了等时地层格架。 (2)明确了等时地层格架内丘滩体迁移规律,即德阳—安岳台内裂陷东段灯四段台缘丘滩体垂直相带展布方向呈由东向西进积、平行相带方向呈由南向北迁移特征,灯四下亚段丘滩体发育于南部的川中古隆起一带,灯四中亚段丘滩体发育于中部太和区块,灯四上亚段丘滩体则发育于北部的宁强区块。(3)根据灯四下、中、上亚段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预测了德阳—安岳台内裂陷及周缘灯影组有利储集层展布,对指导天然气勘探具重要意义。川中古隆起、太和区块和宁强区块均位于震旦纪同一台缘带上,南部的川中古隆起已探明安岳万亿立方米大气田,中部的太和区块含气规模达万亿立方米的大气区已初步明朗,北部的宁强区块也具备形成万亿立方米大气区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8.
39.
简要介绍了长江下游“三沙”航道整治工程中为了掌握双锏沙横流和如皋沙中汊在刘海沙水道的汇流情况,在福姜沙左汊道→双锏沙→浏海沙水道间进行了表面流速流向观测,并对测量成果和航迹线图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为保持双锏沙的稳定、保证如皋沙群水道的长久贯通提出了一些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0.
连云港南部近岸带冲淤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取连云港南部近岸带南北不同岸滩 4个典型断面的样品点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出研究区控制泥沙交换和冲淤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为潮流作用和潮流波浪混合作用。据此 ,尝试建立冲淤变化的协方差数学模型 ,经过对计算结果显著性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研究区域的冲淤趋势为“整体冲淤平衡 ,局部略有冲刷” ,从北到南 ,依次出现淤积平衡、冲淤平衡、冲刷平衡三种较为稳定的自然冲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