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67篇
地质学   175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01.
张北地震在北京市激发的二维强地面运动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北县距离北京市约200多km,1998年1月的张北地震是近期北京周边地区发生的一次较强规模的地震,研究它在北京地区引起的强地面运动,有助于分析首都圈内的地震危害性,为地震减灾提供理论帮助.本文利用新的计算工具-局域离散波数法,模拟了张北地震激发的包括来自上地壳、moho面反射波、首播等在内的全波场在北京西部引起的2D强地面运动,分析了该区内第三纪、第四纪沉积地层对于地震的放大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薄的第四纪沉积盖层的地点放大效应比厚的第三纪盖层的大很多,说明介质物性是决定地点放大效应的根本原因;不同物性的沉积盖层,在R、Z分量上的放大作用不一样,体现了地点放大效应的复杂性,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602.
为深化洼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以云南石林县为例,在ArcGIS中基于DEM提取洼地分布及相关数据,并运用K函数(Ripley’s K)、核密度函数、缓冲区、空间叠加等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区洼地密度分布特征及地理环境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洼地在8 km尺度上为聚集分布模式,可划分为高密度(>6个?km-2)、中密度(5~6个?km-2)和低密度(<5个?km-2)三个区域。受多种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研究区洼地密度在不同海拔段、坡度、起伏度、地层岩石和断层缓冲区上均有差异性表现;同时,岩层节理、断层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洼地长轴的发育。研究区潜在水文连通性、面积—高程积分值两个指标与洼地密度呈现良好的一致性,但两个指标所反映的喀斯特洼地的地貌学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3.
已闭坑多年的凌源市虎头石煤矿矿区范围内要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为确保土地整理工程安全,对其进行地表沉陷稳定性评价。本文通过虎头石煤矿采空区的采深采厚比及采空区埋深与覆岩破坏高度大小判断地表变形是否连续,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地表移动变形计算,通过地表移动延续时间和地表移动变形分析和评价矿区采煤沉陷稳定性,为类似煤矿地表沉陷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4.
北方岩溶水系统的形成与相关河流的发育贯通相辅相成。不同的岩溶水系统模式表现出不同的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岩溶水径流带控制的岩溶水网络系统是北方岩溶水系统的基本特征。天然状态下,华北型煤田煤层顶板砂岩地下水系统与底板岩溶地下水系统有水力联系的区域,是矿井岩溶水涌(突)出的危险区。煤矿采掘工程打破了煤层顶、底板地下水系统水压力平衡,在压差作用下,承压岩溶水的"压裂"作用对构造煤系发育层段的疏通有着重要作用。承压岩溶水的释放或涌(突)出,是岩溶承压含水层弹性贮存量的释放,岩溶水运动属非稳定流。将断层等线形过水断面概化成环状井(孔)过水断面,则可用定降深非稳定流承压井流方程,预测可能的岩溶水涌(突)水流量及其变化规律。对流量函数Q(t)定积分,则可预测任意延续时间段的涌(突)水量。基于承压岩溶水弹性释放的非稳定流矿井岩溶水涌(突)水量预测方法,突破了岩溶水涌(突)水量无法预测的禁锢,对提升矿井岩溶水防治水平,解放华北型煤田下组煤有积极、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5.
周坚华  Y F ZHOU  周杰 《中国沙漠》2009,29(6):1186-1195
大气环流动力条件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沙尘暴分析预测模式,它以TOMS-EP卫星逐日大气气溶胶指数(Aerosol Index)数据提取区域气溶胶指数积分强度和以西风急流表征的大气环流动力条件,通过给出两者的相关性,来实现分析预测沙尘暴的目的。与此前有关沙尘暴预报的研究相比,有如下进展:①提出和试验了通过TOMS-EP数据提取大气环流动力条件的方法;②修正了区域气溶胶指数积分强度的定义和改善其提取精度;③提出和试验了表现扬沙强度的气溶胶指数积分强度与环流大气环流动力条件之间较稳定的统计相关形式,和试验分析了季节对这种相关关系的影响;④试验和分析了沙尘暴起尘的环流动力条件。本研究提出的模式/方法有可能为分析预报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和强度提供新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06.
单程波近似实际上是一种多次前向散射和单次后向散射近似.利用单程波近似来描述波传播可以极大地节省地震数值模拟的计算时间和内存,实现地震波长距离传播模拟和三维地震模拟快速计算.本文基于单程波近似和波动积分方程的分离变量逼近,从广义Lippmann-Schwinger波动积分方程推导出耦合反射/透射系数的单程波传播算子.该算子由两部分构成:分离变量Fourier单程波传播算子和薄板间的反射/透射系数表达.前者将常规的Fourier分裂步单程波传播算子(SSF)推广适应横向强速度变化介质和大角度传播波场.后者是利用垂直波数来表示反射/透射系数,自然耦合到波场传播的计算过程中,其为地质界面倾角的隐式表达,精确描述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能适应任意复杂的模型.通过两个数值算例和一个实际地质模型的计算,本文将该方法和边界元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算例给出的介质横向速度变化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相位和振幅方面与全波数值方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07.
608.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1999~2001年GPS观测获得的地壳水平运动速率场,通过对该地区进行块体划分,将该地区划分为9个块体,应用块体的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RELSM)估计了各个块体的旋转与应变参数,以及计算了该地区内143个GPS站点的应变参数,以此分析了该地区的应变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①阿拉善块体s较稳定,其旋转角为0.630×10-8,运动速率为0.688 mm/a,②相比其他块体,共和块体旋转角最大达到了6.589×10-8 ,运动速率达到了7.296 mm/a,③应变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祁连山断裂,海原断裂等,在这些地区最大剪应变率达到了7.5×10-8、面膨胀率达到了-2.5×10-8、主压应变达到了-6×10-8.  相似文献   
609.
面积高度积分的面积依赖与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积高度积分作为揭示区域构造相对活动性的指标,其面积依赖和空间分布两大特性会影响到它对构造活动的解释。以北天山10条河流流域作为研究区域,研究表明,在不同集流面积阈值下,天山北麓流域次集水盆地的平均面积高度积分与平均面积、平均高差都具有负相关关系。受北天山褶皱逆断裂构造带的影响,流域面积高度积分值的分布与构造带走向相一致,上游山地型次集水盆地面积高度积分值大于中游山麓丘陵型次集水盆地面积高度积分,揭示了面积高度积分存在空间分布依赖的特性。在大小不同观测尺度下,构造活动和基岩岩性差异对面积高度积分有着不同的影响。在玛纳斯河流域中,以不同集流阈值提取的不同面积大小的次集水盆地与各年代地层以及活动构造做GIS叠加分析,可以发现当集流阈值小于9km2时,面积高度积分值受到岩性与构造的双重影响,而当集流阈值大于20km2时,面积高度积分值主要反映构造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10.
马晓华  蔡袁强  徐长节 《岩土力学》2010,31(7):2164-2172
基于Biot动力方程,研究了饱和均质弹性半空间上弹性条形基础的摇摆振动问题。通过Fourier积分变换求解了饱和土的动力控制方程,然后结合基础底部为混合边界的条件得到了弹性条形基础的摇摆振动对偶积分方程,利用正交多项式将对偶积分方程转化为求解一组线性代数方程组,同时利用复合Simpson法则,得到了动力柔度系数的表达式,通过算例得出了不同参数时地基动力柔度系数随无量纲频率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