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颗粒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湿热蕴阻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银屑病湿热蕴阻证患者15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每组各50 例。对照1组采用外涂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照2组采用外涂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2组的基础上加服健脾祛湿颗粒,3组均治疗8周。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4 周、治疗8 周后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血清IL-17、IL-23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于治疗结束后第 4 周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48/50),高于对照1组的92.00%(46/50)及对照2组的82.00%(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及8周后,3组PASI、DLQI评分及血清IL-17、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同时间节点治疗组均优于对照1、2组(P<0.05)。治疗过程中,3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1、2组(P<0.05)。结论:健脾祛湿颗粒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湿热蕴阻证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PASI、DLQI评分以及血清IL-17、IL-23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亦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12.
介绍了我国首个基于CNGI的地理信息系统移植和建设情况,针对CNGI与IPv6的技术特点开展了新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研究,并以政府地理信息系统“地学之窗”为基础开发了GIS应用示范系统,为下一代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和应用建设奠定了一系列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13.
通过绿僵菌属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保守核苷酸区域设计简并性引物,采用RT-PCR及RACE-PCR技术成功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mpi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513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28 bp,共编码441氨基酸。BLAST分析发现该基因演绎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真菌同源性较高,蛋白结构分析表明MPI蛋白是较保守的蛋白磷酸酶结构特征,主要由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构成。  相似文献   
714.
基于源路由的IPv6网络瓶颈带宽定位和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瓶颈带宽是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现有的瓶颈测量工具只能定位和估计端到端路径的瓶颈带宽,无法定位和估计网络各处的瓶颈带宽,不能满足各种网络设计、管理及应用的需求。文中基于IPv6网络的源路由机制,设计能够定位和估计整个IPv6网络瓶颈带宽的算法和测量包序列,提出基于现代最优化原理的动态规划和分支定界算法,实现了测量工具Netneck。部署在1台探测主机的Netneck就可以定位和估计整个IPv6网络的瓶颈,能够满足全网瓶颈测量的需求。通过部署在CNGI-6PlanetLab平台的大量CERNET2 IPv6网络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和工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15.
Following the High-Resolution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HighResMIP) Tier 2 protocol under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 thre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wit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version f3-H(CAS FGOALS-f3-H), and a 101-year(1950–2050) global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 dataset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of the FGOALSf3-H model and numerical experiments design are brief...  相似文献   
716.
IRS - P6卫星LISS3图像数据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辐射精度、清晰度、信息量、信噪比、几何精度、地面分辨率6个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对LISS3与TM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ISS3图像在地面分辨率和信噪比方面有显著提高,几何精度(均方根误差为0.28)小于1/2个像元,在绿(0.52~0.59μm)、红(0.62~0.68μm)和近红外(0.77~0.86μm)波段其辐射精度、清晰度、信息量均高于TM图像,在短波红外波段(1.55~1.70μm)相应指标略低于TM图像。分析LISS3在短波红外波段图像质量指标降低的原因,提出增加LISS3第5波段宽度、新增波长2.2~2.5μm的短波红外波段以改进LISS3传感器的波段参数。  相似文献   
717.
Anthropogenic climate forcing will cause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to rise over the 21st century.However,regional sea level is expected to vary across ocean basins,superimposed by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internal climate variability.Here,we address the detection of dynamic sea level(DSL)changes by combining the perspectives of a single and a multimodel ensemble approach(the 50-member CanESM5 and a 27-model ensemble,respectively,all retrieved from the CMIP6 archive),under three CMIP6 projected scenarios:SSP1-2.6,SSP3-7.0 and SSP5-8.5.The ensemble analysis takes into account four key metrics:signal(S),noise(N),S/N ratio,and time of emergence(ToE).The results from both sets of ensembles agree in the fact that regions with higher S/N(associated with smaller uncertainties)also reflect earlier ToEs.The DSL signal is projected to emerge in the Southern Ocean,Southeast Pacific,Northwest Atlantic,and the Arctic.Results common for both sets of ensemble simulations show that while S progressive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ed projected emissions,N,in turn,does not vary substantially among the SSPs,suggesting that uncertainty arising from internal climate variability has little dependence on changes in the magnitude of external forcing.Projected changes are greater and quite similar for the scenarios SSP3-7.0 and SSP5-8.5 and considerably smaller for the SSP1-2.6,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policies towards lower emission scenarios and of keeping emissions below a certain threshold.  相似文献   
718.
实现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大力发展包括风能在内的清洁能源,然而气候变化给未来风资源利用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算法对16个CMIP6气候模式风速数据进行逐一订正,在此基础上预估21世纪30、60年代以及21世纪末这3个不同年代在低(SSP1-2.6)和高(SSP5-8.5)排放情景下中国风功率较当代的变化。结果表明,ANN算法使CMIP6气候模式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39.93%±9.57%),并使多模式集合平均与观测的相关系数从0.56增加到0.83,更好地再现了中国当代风速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在此基础上,预估的21世纪60年代(2050—2064年)风功率密度在两种情景下分别减少了(1.01±0.94) W·m-2(2.62%±2.27%)和(1.11±1.45) W·m-2(1.90%±2.51%)。时间上,春季作为风能密度最大的季节,两种排放情景下风功率分别减少了(1.16±1.14) W·m-2和(1.43±1.58) W·m-2。空间上,中国东南部风功率密度在SSP1-2.6情景下降(0.56±0.53) W·m-2,而SSP5-8.5情景下上升(0.40±0.29) W·m-2。近期(2025—2039年)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在两种情景下分别减少了(0.52±0.83) W·m-2和(0.54±1.02) W·m-2,而长期(2085—2099年)风功率密度分别减小了(0.98±1.17) W·m-2和(1.83±1.17) W·m-2。利用极度梯度提升(XGB)算法订正CMIP6数据的预估变化量级偏小但趋势一致,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幅度的增加,我国风功率降低的趋势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19.
对气溶胶气候效应开展分类评估并探讨诊断方法的合理性。人为气溶胶辐射效应对计算云辐射强迫的影响为0.38 W·m~(-2)。诊断评估气溶胶对云辐射强迫的影响需要排除这个偏差。两种基于不同试验设计诊断得出的半直接效应分别为0.21和0.09 W·m~(-2),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为气溶胶影响云辐射强迫的不同机制之间在模式模拟过程中不断地相互交织,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模式诊断得出的Twomey效应不仅包括Twomey效应本身,还包括Twomey效应引起的部分快速调整。总之,利用模式评估分析人为气溶胶气候效应需要注意审查试验设计和诊断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20.
对Cr6+胁迫条件下不同pH处理对菹草无菌苗元素、光合色素、活性氧、丙二醛、抗氧化酶、脯氨酸(Pro)及多胺(PAs)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探讨不同pH处理影响水生植物Cr6+毒害效应的机制.结果表明:(1)偏酸性pH处理加剧菹草对铬的蓄积,而pH为7.0时Cr6+胁迫所造成的矿质元素失衡有所减弱;(2)Cr6+胁迫下pH为6.0~8.0的处理延缓了菹草的失绿症状,促进了光合色素的合成;(3)Cr6+胁迫下菹草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pH为6.0和7.0的处理组诱导程度最小;(4)Cr6+胁迫下pH为6.0和7.0处理的菹草Pro含量显著提高;(5)pH为4.0和5.0的处理使腐胺(Put)含量显著提高,而pH为6.0和7.0的处理则促进亚精胺(Spd)含量及游离态(Spd+Spm)/Put比值上升,精胺(Spm)含量总体趋势为随pH值升高而逐步上升,仅在pH为4.0和5.0的处理组中低于Cr6+胁迫对照组.因此,pH条件可影响菹草对铬及营养元素的积累,抗氧化酶、Pro、PAs代谢等生理生化过程,导致铬毒性效应差异.在pH为6.0~7.0的范围内,菹草能调节抗氧化酶系统,较有效地清除体内活性氧,提高机体中Pro、PAs含量及游离态(Spd+Spm)/Put比值,减轻膜系统脂质过氧化,维持机体内矿质元素平衡,致使毒性效应达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