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4篇
  免费   1795篇
  国内免费   1780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1047篇
地球物理   3196篇
地质学   2064篇
海洋学   3043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365篇
自然地理   46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在普遍利用海洋观测站标准层的温度、盐度数据估算稳定层化海水浮性频率的传统算法中引入自然三次样条插植方法,不仅可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得以提高,而且还可方便地对观测深度范围内的任一水层进行插值,从而获得总体曲率最小的温度、盐度和浮性频率随深度的分布。本文以南海(13°30’N,118°30’E;9°30’N,lll°30’E)及北太平洋(40°00’N130°00’W)3个测站为例,说明了在浮性频率的传统算法中引入自然三次样条插值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2.
浙江海岸侵蚀现象普遍存在。基岩海岸海蚀地貌发育,因其组成物质抗冲蚀能力强,岸线后退不明显;砂砾质海岸普遍发生侵蚀,尤其是无计划的人工挖沙,造成沙滩减小或消失;淤泥质海岸大多处于缓慢的淤涨状态,但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和人为作用的影响,某些岸段发生侵蚀,特别是受到台风暴潮的影响,岸线在短时间内出现大规模后退和滩面下蚀。侵蚀岸段主要见于杭州湾北岸澉浦至金丝娘桥岸段,杭州湾南岸临山至西三岸段及瓯江口北岸盘石至黄华岸段。淤泥质海岸后缘为滨海平原,组成物质为粘土质粉砂,抗冲蚀能力弱,为防止和减轻海岸侵蚀,沿岸建造各类海岸工程(海塘、丁坝、导堤等),提高防潮抗浪能力,在朝滩种植大米草,互花米草,消浪促淤明显。另外,在海岸开发活动中,应加强海岸侵蚀监测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73.
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surface waves resulting from suddenly created disturbances over water surfaces is investigated. The initial boundary conditions defining the disturbance are given either by a velocity of the free surface, an initial elevation of the free surface or a pressure impulsively applied on the free surface. It is shown that the corresponding three forms of solutions are related by a simple time derivative. Linear solutions are obtained in the cases where the wave motion is assumed to be nondispersive, mildly dispersive and fully dispersive, as well as in the case where the motion is given by the method of stationary phase. Criteria are established to indicate the limit of validity of each method.  相似文献   
174.
Based on Iwan‘s wake oseillator model developed with the classical van der Pol equalion,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response of the vortex-induced vihration (VIV) of the riser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al flowing fluid and the exter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s derived. The effect of the intermal flowing fluid on the response of VIV of the riser i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al fluid velocity on the VIV of the riser is strong when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riser is close to the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In addition, the increase of the top tension can de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iser to the internal fluid velocity.  相似文献   
175.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基于能量平衡方程的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及其包含的物理过程(风生浪、底摩擦、白浪耗散、深度诱导波破碎、非线性波-波相作用等),并利用该模式对影响杭州湾-长江口沿岸海域的一次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式所需风场由藤田台风风场模型嵌入对应台风特征等压线,并对相应时段的NCAR/NCEPT资料、单站资料进行同化后提供;利用自嵌套的方式提供波谱边界条件;模式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海浪观测资料相符较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底摩擦、深度诱导波破碎、三波相互作用等物理过程联合对近岸台风浪的影响,初步认识了它们在近岸台风浪生成、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6.
海浪周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现场观测数据、实验室风浪槽观测数据和由文氏谱及JONSWAP谱生成的模拟数据,研究了有效周期与谱平均周期、谱峰周期与谱平均周期以及有效周期与谱峰周期的关系,通过数据拟合给出了相应的关系式.研究发现,有效周期与由谱的负阶矩计算的平均周期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并且有效周期与负2阶矩计算的平均周期几乎相等,均代表了海浪主导波对海浪平均周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7.
海坛海峡二维潮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坛海峡为南北狭长型海峡,海峡内潮波属于前进波.本文建立了平面二维浅水波数学方程,利用欧拉-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得到数值解,模型采用随时间变化的动边界技术,成功地模拟了海坛海峡的前进波特征,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同时计算了同潮时线和等振幅线,不同时刻的潮流场和潮流平均流速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北部湾口M2分潮高潮时间比南部湾口早约5~6min,等振幅线范围约为2.12~2.15m.海峡内流速分布呈南北强、中间弱的特点,最大流速1m/s左右.  相似文献   
178.
本文导得了1个研究内波分裂的射线型二维KdV方程。利用这一方程的一维退化方程进行了实验室尺度下孤立子型内波分裂的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深水区的初始内孤立波和实测的内孤立波(内潮)在通过陆坡区时都会产生分裂,并在陆架上(浅水区)生成一内孤立子波列。这表明在实际海洋条件下,深海区内潮的分裂是陆架上海洋内孤立子波包(或波列)生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9.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热带波动中30-60d大气低频振荡的云量变化最显著,北半球夏半年热带波动的天气压主要在10°N-0°,各半年在10°N-10°S,超过这个区域热带云量的港分布型式就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0.
本文研究了二层流体系统中波浪的衰减。上层为理想流体,下层为粘弹性Voigt体。导出了色散关系,计算了波浪衰减系数。对于粘性或弹性很大或很小的情况,导出了各种水深情况下近似的显式的衰减系数表示式。与精确的数值结果比较,近似程度很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