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Marc  Bouvy 《Marine Ecology》1988,9(2):109-122
Abstract. An intertidal mud sediment in the Kerguelen Archipelago was sampled weekly from January 1982 to March 1983.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for organic matter (carbon and nitrogen) and biological (bacteria, microphytobenthos, and mciofauna) parameters. The sediment is rich in organic matter, with a mean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130gC- m-2. Benthic living components yield low mean biomasscs in relation to the total organic pool. Besides some marine inputs, the main allochthonous source was identified as terrestrial inputs. Benthic activities seemed strongly governed by food availability and not by temperature. Obvious seasonal changes in bacterial abundances (direct counts), primary production, and mciofauna distributions were observed. Photosynthctic production reached high values (up to 2275 mg C-m-2-d-1), refl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dense microphytobenthos. Preliminary energy budgets for two seasons (spring and winter) 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both periods, the measured primary production can support the high mciofauna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2.
壳寡糖对虹鳟幼鱼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壳寡糖对虹鳟幼鱼肠道菌群的影响。以5 g左右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其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20 mg.kg-1(COS20组),40 mg.kg-1(COS40组),60 mg.kg-1(COS60组)的壳寡糖,另设1组不加壳寡糖的对照组(COS0组)。在养殖56 d后,对肠道菌群的数量、组成,利用壳寡糖作为惟一碳源的肠道细菌以及虹鳟幼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组虹鳟幼鱼肠内细菌的总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组的肠道优势菌有所变化:COS20组的为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COS40组的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而COS60组和COS0组的虽然均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但在比例上有差异,而且各实验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减少或消失了,说明壳寡糖对虹鳟幼鱼肠道菌群的组成产生了影响。另外,各实验组能够利用壳寡糖作为惟一碳源的菌株数量多于对照组,尤其是COS40组和COS60组,这种差异表明,能够利用壳寡糖作为惟一碳源的菌株数量受到壳寡糖及其浓度的影响。抗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壳寡糖能够提高虹鳟幼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3.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 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 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 会引起造成银鲳大规模死亡的出血病,但目前尚不清楚美人鱼发光杆菌感染后对银鲳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注射使银鲳感染PDD, 在24 h和72 h分别采集健康及患病银鲳的中肠和后肠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并结合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和数据分析, 研究PDD感染后不同时间银鲳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PDD感染后在银鲳肠道内大量增殖并占据优势, 引起银鲳体内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变化。PDD的侵入及在银鲳肠道中的增殖并占据优势, 导致银鲳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紊乱。PDD的过度生长与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失调密切相关, 显示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究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相互关系, 为银鲳养殖业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江西中部新元古代潭头群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中部在元古代神山群黑色千枚岩之上,早震旦世古家组砾岩或含砾千枚岩之下,有一套以火山碎屑岩夹酸性火山熔岩为主的地层。这套地层命名为潭头群,自下而上划分为田东组、火峡岭组、上施组,总厚达2000m。上部2个组产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时代大部分属于蓟县纪—震旦纪;下部田东组的熔岩测得锆石UPb年龄为(1027±36)Ma。根据上述情况,确认潭头群属于新元古代,时限为1050~740Ma之间。  相似文献   
25.
气象要素对肠道传染病的影响及预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晓云  刘彬贤  刘艳  张之伦  谢咏 《气象》2002,28(5):53-55
根据1980-1988年天津市肠道传染病发病资料与气象台同步观测资料,分析发病资料和气象资料的变化规律,并与前期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揭示出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导致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周期性规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天津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月预报方程,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6.
从近江牡蛎肠道中分离出21株菌,其中, 9株为革兰阳性菌, 12株革兰阴性菌。为寻找能分泌多种酶的有益微生物,研究了它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表明,有61 .9%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或淀粉酶(各有13株菌);有52. 4%的菌株能分泌脂肪酶(11株菌);有33. 3%的菌株能产纤维素酶(7株菌)。在这21株菌中,产4种酶的有5株菌,产3种酶的3株菌,产两种酶的5株菌,产1种酶的3株菌,不产酶的仅有5株菌。不产酶的菌株仅占细菌总数的23. 8%,而各种产酶菌则高达76. 2%,由此表明细菌在近江牡蛎对食饵消化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肠道及其养殖水体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组成。【方法】采用2216E平板涂布法研究海区养殖马氏珠母贝肠道与养殖水体的可培养菌群种类及丰度。【结果与结论】马氏珠母贝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的可培养细菌归属于2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3纲7目10科23属56种。属水平上,肠道中以弧菌属(74.7%)和假交替单胞菌属(18.7%)为主;养殖水体中α-变形菌纲的FJ943236_g属(40.7%)丰度最大,弧菌属(16.7%)相对肠道丰度较低。样品共有菌属为弧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发光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肠道特有菌属为希瓦氏菌属和盐单胞菌属;养殖水体特有菌属主要为FJ943236_g、鲁杰氏菌属和Nautella。在种水平上,7个种为二者共有;马氏珠母贝肠道和养殖水体特异性菌种分别为18个和31个。虽然门水平上马氏珠母贝肠道中可培养细菌群落与其养殖水体中的细菌群落大致相似,但在属、种水平上二者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合济川煎对肝郁气滞合并阳虚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模型组(48只),模型组采用冰水灌胃、限制饮水结合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制备肝郁气滞合并阳虚型IBS-C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P)组、黛力新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各组进行药物干预14 d。观察指标包括大鼠一般状态、糖水偏好率、旷场实验评分、内脏敏感性、小肠推进率、结肠黏膜HE染色及血清5-羟色胺( 5-HT) 、生长抑素(SS) 、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测定。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合济川煎能使模型大鼠的粪便粒数、粪便含水量、Bristol 分值、内脏敏感性、旷场试验评分、糖水偏好百分比、小肠推进率增加(P<0.01 或P<0.05),血清5-HT、SS含量降低(P<0.05),血清VIP含量升高(P<0.05);与PEG-EP组、黛力新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血清5-HT、SS均降低(P<0.05),VIP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鼠肝郁气滞合并阳虚型IBS-C模型制备成功,柴胡疏肝散合济川煎可改善模型大鼠肝郁和便秘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5-HT、SS含量和升高大鼠血清VI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小儿囊肿型肠重复畸形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重复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男8例,女3例,全部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其中肠外型9例,肠内型2例。肠外型CT表现为单房低密度囊性肿块,囊壁较厚,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其中5例表现为双层状“晕轮征”。肠内型CT表现为肠腔内附壁囊性肿块,轴位扫描表现为“双弧征”。结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
羽毛粉是一种潜在的饲料蛋白源。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羽毛粉,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有助于禽类废弃物的再利用。在动物消化、降解、吸收羽毛粉过程中,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添加羽毛粉的饲料对鱼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基于细菌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作者对比研究了以添加羽毛粉(包括水解、酸解、膨化处理或生羽毛粉实验组,添加量为5%)和不添加羽毛粉的饲料(即对照组,包括鱼粉和商业饲料两组)喂养黑鲷12周后,黑鲷肠道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羽毛粉的实验组中肠道细菌的丰富度、辛普森指数和香农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含酸解羽毛粉组的实验组,其细菌群落结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总体来看,黑鲷肠道细菌主要由厚壁菌门(57.3%)和变形菌门(36.3%)组成;实验组细菌群落中拟杆菌纲、梭菌纲、δ-变形菌纲、草酸杆菌科和青枯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的羽毛粉处理组之间也呈现出群落结构上的差异:与水解羽毛粉组相比,生羽毛粉组的变形菌门、γ-变形菌门、海洋螺菌目、盐单胞菌科和盐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与鱼粉组相比,生羽毛粉组中芽孢杆菌目在群落中的占比显著上升,而拟杆菌门、草酸杆菌科和青枯菌属的占比则显著下降,而且生羽毛粉组中厚壁菌门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比值(7.42)明显高于鱼粉组(0.97)和水解羽毛粉组(0.74)且均接近显著(P=0.057)。与鱼粉组相比,水解羽毛粉组中紫单胞菌科和回线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而盐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