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沿岸流流速垂向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沿岸流模型实验,测量沿岸流流速的垂向分布.采用Faria等(1996)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将水深分为上层和下层两部分:下层采用对数分布来表达沿岸流的垂向分布;上层考虑了波浪引起的自由表面的波动,使流速分布包括了修正的对数分布和质量输移速度两部分.对实验结果得到的相对粗糙度与sleath(1991)的经验公式结果进行了对比,也对摩阻流速结果与已有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42.
沿岸流中混合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在规则波作用下破波带内水平混合系数测量的物理模型实验。通过在沿岸流流场中投放墨水点源和采用CCD摄像机摄像,测量了点源扩散过程。利用水深平均二维扩散方程近似解析解得到了由实验结果计算混合系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扩散系数仅依赖于当地水深,与波浪参数(周期和波高)无关。沿岸流沿水深变化产生的离散作用导致顺流方向(纵向)混合系数远大于横流方向(横向)混合系数。横流方向混合系数中由波浪产生的扩散系数占总扩散系数约40%,其余为波浪破碎引起的湍流产生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743.
使用近岸波浪模型SWAN计算存在沿岸流和离岸流时的近岸波浪传播。先设离岸流u=0m/s,模拟均匀、非均匀沿岸流的流速和梯度对波高传播的影响;再设沿岸流v=0.5m/s,模拟均匀、非均匀离岸流的流速和梯度对波能高传播的影响。从模拟中得到,近岸波浪传播受沿岸流、离岸流的流速和梯度影响时,波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44.
白垩纪中期Orbitolinids在全球许多地区均有分布,其生存地区以环特提斯洋的滨浅海地带为主,当时它沿这一滨浅海区广泛扩散。在拉萨地块。该动物群大量分布于冈底斯南缘前盆地,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弧内盆地和藏北弧背盆地。沿拉萨地块这一构造单元东西两侧的延续地段,Orbitolinids发育于缅甸中-东部的Central Cenozoic带和Shan-Tanintharyi地块,以及克什米尔Ladakh一带,该动物群向北穿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羌塘盆地扩散。受东特提斯洋的阻隔,其分布范围向南没有跨越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印度板块当时可能已与非洲大陆分离并向北漂移,该动物群也没能从非洲大陆东侧越过海洋进入印度大陆,据Orbitolinids、介形虫和双壳类的分布,识别出以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为界的两个生物地理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