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2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85篇
海洋学   117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IWr~IOXThe Nansha Islands area of the mouth China Sea is located at the margin of the West Pacificwarm POOl. Its variations 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namely, the stability of the WestPacific warm afl, involve the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for instance, EI Nino events caused theglobal climatic anomaly in the recent years and evolution of East Asian mourn. Therefore thearea is of imPOrtance for the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Recently recovered deep-sea sediment coresfrom the are…  相似文献   
302.
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5年1月、3月、5月、8月和10月开展了5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表明,1月、3月和5月3个月份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均较为接近,优势群落的主要特征种为薄云母蛤和不倒翁虫;8月和10月的优势群落不明显,主要群落特征种有不倒翁虫、双形拟单指虫、寡鳃齿吻沙蚕、小头虫、中蚓虫属一种等。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5月的群落结构较稳定,1月、3月、8月和10月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扰动状态,其中8月的受扰动程度最大。BVSTEP分析表明亚硝酸盐是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各月份差异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盐度和氨氮分别是影响乐清湾3月和5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温对乐清湾大型底栖群落特征种时空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盐度、溶解氧、含氮营养盐和pH等。通过CCA排序图发现大部分群落特征种分布在含氮营养盐较低的水域,表明高浓度的含氮营养盐已经对乐清湾的大型底栖动物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03.
江苏盐城东台互花米草滩涂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对盐城东台互花米草盐滩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共发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8种,个体总数为2651个,且分布与互花米草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互花米草的生长影响了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组成,促进了物种个体数的增加,而对其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另外季节也是影响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组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04.
There are 3048 species offish occurring in the China Seas (CS), of which at least 2321 species are foun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belonging to 35 orders, 236 families and 822 genera. The fish species diversity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biogeography, biostatisties, fishing methods, etc. It is found that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biological fac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faunas, and there are two fish faunas in the SCS, one in the north and another in the center and south. This regional division is of value for sustainable fishery production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fishery resources.  相似文献   
305.
正20140962 Chen Fenning(Xi’a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Xi’an710054,China);Chen Ruiming Late Miocene-Early Pleistocene Ostracoda Fauna of Gyirong Basin,Southern Tibet(Acta Geologica Sinica,ISSN0001-5717,CN11-1951/P,87(6),2013,p.872-886,6illus.,56refs.)  相似文献   
306.
A new fossil‐bearing, Upper Carboniferous (lower Westphalian) locality in Doncaster, South Yorkshire, UK, is reported and an account of the fossils is presented. The diverse flora and fauna consists of plants, bivalves, arthropods (primarily xiphosurans), tentaculitids (microconchids), fish scales, shark egg capsules and coprolites. Fossils are preserved in siderite nodules and shales, and display excellent preservation and detail. Previous collecting of Carboniferous fossils in the Doncaster area has been minimal. The discovery of this locality addresses this deficit and is of further importance as such localities in the UK are diminishing in number with the cessation of coal‐mining and the reclamation of mine dumps, further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ce and recognition of the Edlington site.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07.
文章记述了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杨家山动物群的瞪羚(Gazella)化石,将临夏材料归为保德瞪羚(Gazella paotehensis)、高氏瞪羚相似种(G.cf.gaudryi)和瞪羚未定种(G.sp.).G.paotehensis为有效种,与G.gaudryi区别在于G.paotehensis两角心分散度大,表面发育较深纵沟;与G.dorcadoides区别在于G.paotehensis角心向后外方伸出角度较高,侧视倾斜度小,脑颅部从额项缝开始呈弧形向后下方弯曲.依据临夏的瞪羚化石组合推测杨家山动物群的生活环境可能为温带开阔草原,有灌木丛为典型食叶者食用.依据脑颅轮廓,G.paotehensis应归入短头型,验证了G.paotehensis可能是G.blacki祖先的观点.  相似文献   
308.
继2000年在南京汤山直立人地点葫芦洞附近的驼子洞堆积(32°03′17.1″N,119°01 ′57.6″E)中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后,2007年在驼子洞又进行了新的发掘工作,出土了不少新材料.根据对新材料的研究将若干种类的分类位置做了修订,其中将原来鉴定为短角丽牛相似种(Leptobos cf.L.brevicornis)的标本厘定为粗壮丽牛(Leptobos (Smertiobos) crassus).通过对驼子洞动物群性质的综合比较,发现驼子洞动物群的组成成分与安徽繁昌人字洞动物群和重庆巫山龙骨坡动物群最接近.驼子洞动物群的组成具有南、北方类型混合的特点,应该属于过渡型动物群,但以具北方特色的成员偏多,说明在早更新世期间有北方的部分种类向南扩散的事件,范围到达南京一带.这一扩散事件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驼子洞动物群指示在早更新世时期江宁一带的地貌特征与现在的差别不大,气候潮湿,但气温可能比现在的低.  相似文献   
309.
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地区太原组小有孔虫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11属22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有孔 虫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建立了两个小有孔虫化石组合带:IBradyina-Plectogyra 组合与IITetrataxisNodosaria-Palaeotextularia 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中华北其它地区的有孔虫进行对比,并结合前人对本区 类化石的研究结 果,确定了各组合带的地质时代: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第I组合带地质时代归为晚石炭世,第II组合带地质时代归为早二 叠世,其层位相当于山东地区太原组 类Pseudoschwagerina带之底。  相似文献   
310.
文海霞  石和  王道永 《地质通报》2011,30(1):179-183
广泛分布于云南思茅盆地的上三叠统歪古村组为一套含化石稀少的红色磨拉石沉积,1∶5万区调中在思茅盆地东南部的该组中采获了丰富的双壳类化石,共有21属52种。该双壳化石组合的发现对歪古村组沉积时期双壳动物群的面貌是一个补充。根据双壳化石群的时代属性,认为歪古村组应属卡尼—诺利期的沉积,并对图区晚三叠世沉积环境的演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