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118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Hair is a useful indicator of a person’s exposure to mercury. For this reason, hair samples from 94 fertile and 117 subfertile Hong Kong residents were compared over four separate age groups. A typical 30 year old Hong Kong male had a hair mercury concentration of approximately 3.3 mg/kg mercury while a 60 year old Hong Kong subfertile male had a hair mercury concentration of about 7.5 mg/kg. Most of this mercury comes from seafood consumption. Individuals consuming four or more meals of fish per week had a hair mercury of 4.07 mg/kg dry weight of hair while those consuming fish less frequently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2.56 mg/kg). Hong Kong residents that consumed no fish had only 1.21 mg/kg hair mercury. The relative risks of males with moderate and high levels of mercury in their hair were significant (p=0.062). Age corrected estimates of risk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with men with low levels of mercury in their hair, men with higher levels were twice as likely to be subfertile (relative risk, 1.95) and there was a dose–response trend that was highly significant (p < 0.0005). In light of these risks we concluded that the maximum permitted mercury level in food sold in Hong Kong should be lowered from 0.5 mg/kg wet weight to a level to be determined by risk analysis. In Japan, where fish mercury levels and fish consumption rates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Hong Kong, the maximum amount of mercury permitted in food for human consumption is 0.3 mg/kg wet weight.  相似文献   
342.
刚毛藻(Cladophora)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陈宇炜 《湖泊科学》2018,30(4):881-896
刚毛藻(Cladophora)在全球海洋及淡水中普遍存在,它为沿岸带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提供了生产力和微生存空间.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刚毛藻在沿岸带出现暴发现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刚毛藻的存在也影响了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被的恢复.本文从刚毛藻形态与种类鉴定、生长与分布影响因素、生长周期与种群动态、种间关系及生物去除等研究前沿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刚毛藻生态生理特征、有效控制和去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3.
孔石莼与2种海洋微藻的胞外滤液交叉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海洋大型海藻石莼(Ulva pertusaKjellm.)和海洋微藻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Kylin var.tsingtaoensis)、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Lebour)Balech)的滤液做了交叉培养研究,初步探索藻间的克生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下,2种微藻滤液对石莼生长的影响均有显著的差异。不同温度处理的石莼滤液对青岛大扁藻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对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可以推测:石莼对亚历山大藻的抑制作用很可能是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来完成的;而石莼对青岛大扁藻的抑制作用和两种微藻对石莼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分泌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来实现的,至于其它的方式和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4.
本研究利用1990年、2006年、2010年和2016年11月在南麂列岛、北龙-北麂列岛和洞头列岛的调查结果和历史资料,分析了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变化及生态位.结果显示:4次调查数据中主要优势种有15种,前4位优势种分别为日本笠藤壶、条纹隔贻贝、疣荔枝螺和小结节滨螺;30 a来日本笠藤壶有逐渐被条...  相似文献   
345.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n-pond Raceway, IPR)模式下太湖鲂鲌(翘嘴鲌(♀)×三角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传统池塘养殖作为对照组,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IPR养殖模式下太湖鲂鲌肠道的菌群结构及环境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IPR模式下太湖鲂鲌肠道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门分类水平,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成为绝对优势菌,所占丰度为92.47%;对照组的优势菌由梭杆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组成,三者所占的丰度分别为34.45%、33.30%和21.30%。在养殖水环境中,两种养殖模式的微生物群落数均大于肠道样本,且二者优势菌不同;IPR水环境的优势菌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36.53%),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4.67%);对照组水体中的优势菌为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分别占细菌总数的38.99%和28.15%。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Chao1指数高于肠道样本,IPR养殖对象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低。本研究结果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太湖鲂鲌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应注意该模式下养殖对象的肠道健康,加强养殖管理。  相似文献   
346.
石磊  陈乐一  李玉双 《地理研究》2020,39(4):853-864
厘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多样化的空间相互作用,对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理论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以中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收入水平城市间的同群效应,从新的视角解释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高收入城市通过正向同群效应对邻近中等收入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带动作用,通过负向同群效应对邻近陷阱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中国城市之间未完全发挥自上而下的辐射带动作用;中等收入城市对高收入城市的经济增长、陷阱城市对中等收入城市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同群效应,中国城市之间存在着自下而上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同等收入水平城市间的经济增长通过正向同群效应相互促进。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同群效应的产生更多是源于分权体制下的“标尺竞争”,其中学习和竞争机制在不同收入水平城市内部的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异质性。最后,从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构建新型城市合作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47.
本研究对成年雄性孔鳐(Okamejei kenojei)的生殖系统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孔鳐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精巢、附睾、输精管、储精囊、间质腺、鳍脚腺和鳍脚组成。其中孔鳐的精巢中的精小囊,按照成熟度依次由中心向小叶外周辐射状排列,其精子发育成熟过程根据精巢支持细胞的位置、精小囊的大小和精小囊中的生精细胞所处的状态可划分为7个时期:精巢支持细胞未迁移期、精巢支持细胞迁移期、精巢支持细胞定植早期、精巢支持细胞定植晚期、精子变形期、精子迁移期、精子聚拢期。变态成熟的精子最终每59~64根精子组成精子束进入附睾。精子束在附睾中经历“游离-聚拢-游离”3个过程后,最终储存在储精囊中。鳍脚是孔鳐的外生殖器,主要有鳍扇、扇盾等结构组成,它与储精囊相连,是将精液输送至体外的器官。  相似文献   
348.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分布于粤西沿海的斗嫁蜮Cellana grata(Gould)的精子发生和雄性性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斗嫁蜮精子发生经历雄性性细胞的增殖、生长、成熟、变态等阶段.依据精子发生过程中生精细胞形态的变化,精子发生过程可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细胞期和精子形成期等5期。雄性性腺组织主要由滤泡构成,滤泡为生殖细胞增殖、生长、成熟、变态的场所,滤泡腔中的精子经生殖输送管向外输送。显微观察与分析表明:(1)精子发生中,生长期不明显,初级精母细胞较精原细胞小;(2)生精细胞及核的大小随发育逐渐变小,核嗜碱性逐渐增强;(3)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变态期长,易观察到变态过程中的不同形态的精细胞;(4)成熟精子为鞭毛型,头部短杆状,约0.5×(3~4)μm,尾部细长呈鞭毛状;(5)生长-成熟期的雄性性腺由形态较规则的(多边形)滤泡构成,滤泡界限清晰;(6)雄性滤泡壁由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精细胞依次排列,较原始的生精细胞呈嗜酸性,靠近滤泡膜分布,而发育晚期的生精细胞呈嗜碱性,渐离滤泡膜分布,成熟精子群集并呈涡旋状分布于腔中;(7)成熟雄性性腺可伸入足部或肝组织中;在肝组织切片中,可观察到结构不同的4个级别的生殖输送管;8)斗嫁蜮雌雄异体,但存在雌雄同体、性转化现象。还对斗嫁蜮精子发生与成熟过程及雌雄同体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9.
利用冬奥张家口赛〖JP3〗区云顶和古杨树两个赛场的地面加密站网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ERA5的0.25°×0.25°〖JP〗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从降雪时空分布特征、高低空环流形势配置等对2019年和2020年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张家口赛区的降雪过程进行天气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降雪天气的环流背景主要归纳为3个类型,分别是低涡气旋型、冷锋型和西北气流型。不同天气模型下降雪量时空分布具有典型特点,低涡气旋型过程平均降雪量最大,降雪持续时间长,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雪量多16.9%;冷锋型过程平均降雪量次之,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雪量多44.4%;西北气流型过程平均降雪量最少,持续时间短,但是两个赛场差异最大,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雪量多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