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29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滨海植物广泛分布于海岸带,形成了红树林、盐沼及海草床等湿地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海岸带减灾作用。不同滨海植物的结构和刚柔特性不同,植物群密度及其分布的海洋水动力环境也有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海岸带减灾特性。前人就不同植物类型的海岸带减灾特性开展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本文系统地整理了滨海植物的海岸带减灾事例,从现场观测、水槽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模型等方面概述了植物群的消浪、阻流、促淤、防冲等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滨海植物海岸带减灾功能的一般评价方法,分析了各方面研究的不足及后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2.
红树林是最典型的滨海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种间类型的精确识别对于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碳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是开展红树林种间类型识别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遥感红树林分类方法多是基于像元开展的,分类结果“椒盐”现象严重且精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本研究以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为例,基于Sentinel-2 MSI影像,在传统遥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图像分割技术,分别构建了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型的分类精度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模型对比结果表明:(1)图像分割技术的引入能有效改善分类结果的“椒盐”现象,提升红树林种间类型的识别精度,基于像元使用SVM和RF分类算法总体分类精度分别可达78.82%(Kappa=0.75)和82.94%(Kappa=0.82),面向对象的SVM和RF模型分类总体精度分别可达81.5%(Kappa=0.78)和92.67%(Kappa=0.88),相较于以像元为分类对象的模型而言,后者精度分别提高了2.68%和7.43%;(2)从4个模...  相似文献   
463.
无人机遥感与XGBoost的红树林物种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人机遥感数据会衍生大量的光谱、纹理与结构特征,如何提取优势特征是提高红树林物种分类效率和精度的关键问题.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获取的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和LiDAR点云数据,本研究旨在利用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的“特征重要性”属性筛选出适合红树林物种分类的8类优势特征: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单一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