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427篇
测绘学   236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780篇
海洋学   20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2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71.
公路隧道型钢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路隧道常采用复合式衬砌,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对于软弱围岩段,采用型钢拱架(或格栅拱架)+注浆+锚喷网联合初期支护形式,型钢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实现支护动态设计的关键。对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型钢喷射混凝土安全性评价数值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围岩最终沉降量、水平收敛值,作为围岩力学参数反演的依据;其次,采用反演的力学参数,通过地层-结构法数值计算型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内力;最后,采用型钢混凝土安全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和评价初期支护安全性。研究发现,型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能发挥型钢强支护作用,而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混凝土起主要支撑作用,型钢间距对提高初期支护安全系数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2.
极震区的地震动与潜在震源区内重大工程安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潜在震源区是未来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震源所在地区 ,区内的地震属近场或直下型 ,其地震破坏和地震动特征相应于已发生地震的极震区。近期国内外诸多强烈地震的实际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表明 ,直下型地震不仅地震峰值加速度大 ,且竖向和水平峰值加速度比值也有别于远场地震的统计关系。文中从极震区岩土体破坏、地震动特点及地震地质灾害等方面对潜在震源区内的重大工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3.
本文阐述了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CDSN)产出的地震观测数据如何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 DMC)进行光盘数据的安全备份。对数字地震观测数据的重要性和地震数据备份存储的特殊性;刻录盘的选择,备份数据的容量、速度的选取以及刻录盘的标识、存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74.
湖南郴州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在该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矿业活动所引发的安全、环境问题又严重制约着该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危及人的健康生命安全。怎样才能既使矿业经济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又将矿业活动所引发的安全隐患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作者认为:地质科学与矿业开发有效结合起来,将更有利于矿山安全生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75.
以某港码头岸坡设计为例,利用极限平衡法和塑性极限分析法对边坡安全系数进行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改进了港口地区岸坡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分析证明了十字板剪切强度指标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76.
北京"12·7"降雪过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对2001年12月7日一次引发北京交通堵塞的降雪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各种资料,包括北京325 m气象塔获取的特殊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这次降雪过程属于较为常见的"回流天气"型.但由于该系统的信息较弱,给预报增加了难度.对于改进预报的可能性作了一些探讨,并对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77.
基于城际轨道交通流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城市区域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功能多中心是城市区域最为重要和本质的特征以及最为关键的演化阶段。以流动空间和城市网络理论为基础,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的研究可以从城际功能联系展开,通过定量测度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具有实践与理论意义的成果。以珠三角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城际轨道流为功能联系的数据基础,对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功能多中心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基于城际轨道交通流功能联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高的功能多中心性,在世界上典型的城市区域中处于中上水平;对于东西两翼多中心度的测度与分析发现,东西两翼城市间缺乏有效的城际轨道交通功能联系,对于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度进入离心发展阶段。随着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功能多中心将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978.
结合3个工程实例,对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为今后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活断层探测提供参考。浅层人工地震法和高密度电法以其观测结果直观、高效、方便、经济等特点成为活断层物理探测手段首选。两种手段对于探测环境以及精度要求可以优势互补,在活断层探测结果的判断方面可以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979.
China is a country of high seismicity with many hydropower resources. Recently,a series of high arch dams have either been completed or are being constructed in seismic regions,of which most are concrete dams. The evaluation of seismic safety often becomes a critical problem in dam design. In this paper,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ajor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seismic aspects of large concrete dams,conducted mainly at the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IWHR) during the past 60 years,is presented. The dam site-specific ground motion input,improved response analysis,dynamic model test verification,field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s,dynamic behavior of dam concrete,and seismic monitoring and observation are described. Methods to prevent collapse of high concrete dams under maximum credible earthquak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80.
本文将海平面上升作为上海地面沉降防治策略研究的一个考虑因素,主要通过分析对比黄浦江外滩防汛墙沉降监测结果与工程沿线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结果,以及海平面上升对防汛墙防御能力的影响,得到区域地面沉降对防汛墙沉降作用明显、地面沉降叠加了海平面上升因素将进一步降低城市防洪(潮)排涝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海平面上升因素下的未来地面沉降防治策略,包括重大市政工程地面沉降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实施地面沉降分区管控、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建立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